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培育抗稻瘟病和抗褐飛虱多基因聚合的水稻恢復系
發(fā)布時間:2021-10-18 16:51
以R022為輪回親本、GD7為供體親本,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培育出聚合有Pi1、Pi2、Bph14、Bph15基因的恢復系R650,抗性鑒定結(jié)果表明,R650對稻瘟病和褐飛虱的抗性均表現(xiàn)為抗。R650與不育系配制的雜交組合巨風2A/R650、天豐A/R650和內(nèi)香5A/R650對稻瘟病的抗性表現(xiàn)為中抗或中感,對褐飛虱的抗性表現(xiàn)為中抗,且配制的這3個雜交組合的產(chǎn)量高于或相當于輪回親本R022配制的雜交組合巨風2A/R022、天豐A/R022和內(nèi)香5A/R022,其中巨風優(yōu)650(巨風2A/R650)于2019年通過湖北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文章來源】: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59(2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抗性基因Pi1和Pi2的連鎖標記在BC1F1至BC3F1群體中的分離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結(jié)合回交育種按以下程序進行:供體親本與受體親本R022雜交,鑒定F1真假雜種后與R022回交。在BC1F1群體中,經(jīng)分子標記檢測獲得同時帶有Pi1和Pi2基因的單株(圖1),從中選擇農(nóng)藝性狀與輪回親本接近的單株作父本取混合花粉繼續(xù)與R022回交得到BC2F1。經(jīng)分子標記檢測獲得帶有Pi1和Pi2基因的單株,選擇農(nóng)藝性狀與輪回親本相似的單株作父本取混合花粉繼續(xù)與R022回交得到BC3F1。經(jīng)分子標記檢測獲得帶有Pi1和Pi2基因的單株套袋自交,分單株收種后種植成BC3F2株系,插秧一周后對每個單株定株編號取葉片備用。在分蘗期和抽穗期比較株系與輪回親本R022的性狀差異,從中選擇基本整齊一致、農(nóng)藝性狀優(yōu)良且與R022最相似的10個株系。在收種前對這10個株系所有單株的Pi1和Pi2基因進行檢測,共獲得Pi1和Pi2基因均純合的單株48個(圖2)。然后用分子標記76-2和MS5分別檢測這48個單株的Bph14和Bph15基因,其中44個單株的Bph14和Bph15基因均為純合(圖3),即獲得Pi1、Pi2和Bph14、Bph15這4個基因都純合的單株44個。最后從7個株系中選擇50個單株種植成BC3F4株系,經(jīng)田間表型觀察這些株系的農(nóng)藝性狀已基本穩(wěn)定,通過田間農(nóng)藝性狀的進一步比較,從BC3F4株系中選擇36個單株形成BC3F5株系。根據(jù)BC3F5株系田間農(nóng)藝性狀表現(xiàn),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株系C650入選,暫定名為R650。圖3 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的連鎖標記在BC3F2群體中的分離
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的連鎖標記在BC3F2群體中的分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聚合Pi-1和Pi-2基因改良兩系不育系稻瘟病抗性[J]. 柳武革,王豐,金素娟,朱小源,李金華,劉振榮,廖亦龍,朱滿山,黃慧君,符福鴻,劉宜柏. 作物學報. 2008(07)
[2]水稻抗褐飛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J]. 李進波,夏明元,戚華雄,何光存,萬丙良,查中萍.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06(10)
[3]稻瘟病抗性基因Pi-1連鎖SSR標記的篩選和應用[J]. 陳志偉,官華忠,吳為人,周元昌,韓慶典. 福建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5(01)
[4]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t)的精細定位[J]. 吳金紅,蔣江松,陳惠蘭,王石平. 作物學報. 2002(04)
本文編號:3443147
【文章來源】: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59(2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抗性基因Pi1和Pi2的連鎖標記在BC1F1至BC3F1群體中的分離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結(jié)合回交育種按以下程序進行:供體親本與受體親本R022雜交,鑒定F1真假雜種后與R022回交。在BC1F1群體中,經(jīng)分子標記檢測獲得同時帶有Pi1和Pi2基因的單株(圖1),從中選擇農(nóng)藝性狀與輪回親本接近的單株作父本取混合花粉繼續(xù)與R022回交得到BC2F1。經(jīng)分子標記檢測獲得帶有Pi1和Pi2基因的單株,選擇農(nóng)藝性狀與輪回親本相似的單株作父本取混合花粉繼續(xù)與R022回交得到BC3F1。經(jīng)分子標記檢測獲得帶有Pi1和Pi2基因的單株套袋自交,分單株收種后種植成BC3F2株系,插秧一周后對每個單株定株編號取葉片備用。在分蘗期和抽穗期比較株系與輪回親本R022的性狀差異,從中選擇基本整齊一致、農(nóng)藝性狀優(yōu)良且與R022最相似的10個株系。在收種前對這10個株系所有單株的Pi1和Pi2基因進行檢測,共獲得Pi1和Pi2基因均純合的單株48個(圖2)。然后用分子標記76-2和MS5分別檢測這48個單株的Bph14和Bph15基因,其中44個單株的Bph14和Bph15基因均為純合(圖3),即獲得Pi1、Pi2和Bph14、Bph15這4個基因都純合的單株44個。最后從7個株系中選擇50個單株種植成BC3F4株系,經(jīng)田間表型觀察這些株系的農(nóng)藝性狀已基本穩(wěn)定,通過田間農(nóng)藝性狀的進一步比較,從BC3F4株系中選擇36個單株形成BC3F5株系。根據(jù)BC3F5株系田間農(nóng)藝性狀表現(xiàn),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株系C650入選,暫定名為R650。圖3 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的連鎖標記在BC3F2群體中的分離
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的連鎖標記在BC3F2群體中的分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聚合Pi-1和Pi-2基因改良兩系不育系稻瘟病抗性[J]. 柳武革,王豐,金素娟,朱小源,李金華,劉振榮,廖亦龍,朱滿山,黃慧君,符福鴻,劉宜柏. 作物學報. 2008(07)
[2]水稻抗褐飛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J]. 李進波,夏明元,戚華雄,何光存,萬丙良,查中萍.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06(10)
[3]稻瘟病抗性基因Pi-1連鎖SSR標記的篩選和應用[J]. 陳志偉,官華忠,吳為人,周元昌,韓慶典. 福建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5(01)
[4]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t)的精細定位[J]. 吳金紅,蔣江松,陳惠蘭,王石平. 作物學報. 2002(04)
本文編號:34431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4431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