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MCs降解菌的降解活性及mlr基因簇的進化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1-07-01 16:16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類由有毒藍藻產生的具有肝毒性的環(huán)狀七肽。mlr降解途徑在MCs的生物降解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mlr基因簇的完整序列,該降解途徑的進化來源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從巢湖沉積物中分離出了一株MCs降解菌,并對其進行了鑒定。隨后研究了該降解菌的MCLR降解特性以及環(huán)境因素對其降解能力的影響。通過PCR技術,對該降解菌的mlr基因簇部分序列進行了擴增和測序。通過構建mlr基因簇、mlrA基因以及對應的16S rDNA系統(tǒng)發(fā)育樹,結合MCs降解菌基因組島分析結果,對mlr基因的進化來源進行了分析。具體的研究內容及結果如下:(1)通過稀釋涂布,從巢湖沉積物中分離出了一株MCs降解菌,CHF4。經16S rDNA鑒定,該菌為Sphingosinicella sp.。mlr基因檢測結果表明,其采用了mlr降解途徑。(2)CHF4菌在25-35℃,pH 7-9的條件下均有較高的降解能力,未觀察到遲滯期,最大降解速率為0.54 mg·L-1h-1,高于大多數MCs降解菌。(3)通過PCR擴增,得到了長為5418 bp的mlr基因簇部分序列,其...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MCs的化學結構[5]
7圖1-2Sphingomonassp.ACM-3962的MCLR降解途徑及中間產物的生成[47]Fig.1-2ThedegradativepathwayofMCLRandtheformationofintermediateproductsbySphingomonassp.ACM-3962圖1-3mlr基因簇示意圖[28]Fig.1-3Schematicdiagramofmlrgenecluster由于mlrA能夠對MCs進行開環(huán),所以被認為是MCs降解過程中關鍵的基因[45]。Sphingosinicellasp.B-9在MCs降解過程中產生了與Sphingomonassp.ACM-3962相同中間產物,并且在B-9菌中同樣檢測到了的mlrA基因,因此B-9菌被認為同樣采用了mlr降解機理[35,48]。在進一步研究B-9對MCLR的降解
MCs降解菌CHF4菌的菌落形態(tà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巢湖水體浮游藻類數量與主要水質指標關系的研究[J]. 張志芬,汪薔,謝恩誠,趙程程,晏娟.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8(17)
[2]細菌基因島研究進展[J]. 鄧瑞,陳亮. 重慶醫(yī)學. 2018(06)
[3]巢湖和太湖微囊藻毒素差異性研究[J]. 毛敬英,陳志明,莫招育,夏桂平,任立軍,曹金玲,黃雅婷,覃偉燕,高如泰,何連聲,席北斗.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14(12)
[4]微囊藻毒素降解菌Paucibacter sp.CH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J]. 游狄杰,陳曉國,向薈圯,歐陽潦,楊冰. 環(huán)境科學. 2014(01)
[5]基于NOAA/AVHRR衛(wèi)星資料的巢湖水華規(guī)律分析[J]. 張紅,黃勇.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09(07)
[6]微囊藻毒素[Dha7]MCRR的制備及鑒定[J]. 陳曉國,楊力力,肖邦定,吳幸強,董欣楊. 環(huán)境科學. 2007(09)
[7]用于PCR檢測的乳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比較研究[J]. 楊洋,張偉,袁耀武,何俊萍,馬曉燕,丁鑫,王呸玉.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5(09)
[8]飲用水微囊藻毒素與消化道惡性腫瘤死亡率關系的流行病學研究[J]. 徐明,楊堅波,林玉娣,胡磊,陳艷,沈煒,俞順章.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03(03)
[9]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華毒性及毒素的研究[J]. 張青學,俞敏娟.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1989(01)
碩士論文
[1]Rhizobiumsp.TH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機理及mlrA基因的進化來源[D]. 祝曉蕓.武漢理工大學 2016
[2]益生菌對微囊藻毒素的清除及其機理初步研究[D]. 王松.江南大學 2010
[3]一株太湖土著細菌對微囊藻毒素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D]. 尹玉芬.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0
[4]微囊藻毒素的厭氧降解及厭氧降解菌的分離[D]. 陳錦.武漢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59462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MCs的化學結構[5]
7圖1-2Sphingomonassp.ACM-3962的MCLR降解途徑及中間產物的生成[47]Fig.1-2ThedegradativepathwayofMCLRandtheformationofintermediateproductsbySphingomonassp.ACM-3962圖1-3mlr基因簇示意圖[28]Fig.1-3Schematicdiagramofmlrgenecluster由于mlrA能夠對MCs進行開環(huán),所以被認為是MCs降解過程中關鍵的基因[45]。Sphingosinicellasp.B-9在MCs降解過程中產生了與Sphingomonassp.ACM-3962相同中間產物,并且在B-9菌中同樣檢測到了的mlrA基因,因此B-9菌被認為同樣采用了mlr降解機理[35,48]。在進一步研究B-9對MCLR的降解
MCs降解菌CHF4菌的菌落形態(tà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巢湖水體浮游藻類數量與主要水質指標關系的研究[J]. 張志芬,汪薔,謝恩誠,趙程程,晏娟.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8(17)
[2]細菌基因島研究進展[J]. 鄧瑞,陳亮. 重慶醫(yī)學. 2018(06)
[3]巢湖和太湖微囊藻毒素差異性研究[J]. 毛敬英,陳志明,莫招育,夏桂平,任立軍,曹金玲,黃雅婷,覃偉燕,高如泰,何連聲,席北斗.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14(12)
[4]微囊藻毒素降解菌Paucibacter sp.CH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J]. 游狄杰,陳曉國,向薈圯,歐陽潦,楊冰. 環(huán)境科學. 2014(01)
[5]基于NOAA/AVHRR衛(wèi)星資料的巢湖水華規(guī)律分析[J]. 張紅,黃勇.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09(07)
[6]微囊藻毒素[Dha7]MCRR的制備及鑒定[J]. 陳曉國,楊力力,肖邦定,吳幸強,董欣楊. 環(huán)境科學. 2007(09)
[7]用于PCR檢測的乳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比較研究[J]. 楊洋,張偉,袁耀武,何俊萍,馬曉燕,丁鑫,王呸玉.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5(09)
[8]飲用水微囊藻毒素與消化道惡性腫瘤死亡率關系的流行病學研究[J]. 徐明,楊堅波,林玉娣,胡磊,陳艷,沈煒,俞順章.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03(03)
[9]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華毒性及毒素的研究[J]. 張青學,俞敏娟.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1989(01)
碩士論文
[1]Rhizobiumsp.TH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機理及mlrA基因的進化來源[D]. 祝曉蕓.武漢理工大學 2016
[2]益生菌對微囊藻毒素的清除及其機理初步研究[D]. 王松.江南大學 2010
[3]一株太湖土著細菌對微囊藻毒素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D]. 尹玉芬.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0
[4]微囊藻毒素的厭氧降解及厭氧降解菌的分離[D]. 陳錦.武漢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59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2594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