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斷裂基因1基因多態(tài)性與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微小RNA-134-5p關聯(lián)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21:17
目的觀察精神分裂癥斷裂基因1(die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DISC1)基因多態(tài)性與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微小RNA-134-5p(miR-134-5p)的關聯(lián)性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綿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分裂癥病人109例為疾病組,采用帕利哌酮單藥治療,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109例為健康組,檢測并比較兩組DISC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s)位點間差異。比較疾病組不同基因型病人帕利哌酮治療前與治療6個月后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共識版(MCCB)評分以及血清miR-134-5p水平。結果 DISC1 SNPs位點比較中,疾病組rs821616位點與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疾病組不同基因型病人帕利哌酮治療后PAN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MCCB評分較治療前升高(P<0.05)。rs821616基因型病人中TT型病人PANSS評分(46.3±7.1)分低于AA型病人(59.4±5.8)分,TT型病人MCCB評分(154.7±32.3)分高于AA型病人(131.3±32....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藥. 2020,24(08)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基因型檢測
1.2.2 治療方法
1.2.3 臨床癥狀評估
1.2.4血清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精神分裂癥病人DISC1基因多態(tài)性
2.2 rs821616基因型病人治療效果及血清miR-134-5p水平比較
2.3 rs11122319基因型病人治療效果及血清miR-134-5p水平比較
2.4 rs1417584基因型病人治療效果及血清miR-134-5p水平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氧化應激與精神分裂癥的研究現(xiàn)況[J]. 黃東,劉少文.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8(02)
[2]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研究[J]. 王金成,王朝敏,葛怡然,郭虹,辛博,趙曉川,宋美.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8(07)
[3]血漿miR-31-5p和miR-134-5p對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價值[J]. 馮莎莎,羅波,殷明剛,鐘麗,王開正,楊梅,彭瑛,張濤. 臨床檢驗雜志. 2018(02)
[4]長鏈非編碼RNA在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及神經性疾病中的作用[J]. 楊蓉.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17(05)
[5]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血藥濃度與臨床療效研究[J]. 孫文文,程宇琪,陳嫻瑜,許秀峰,白燕.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7(04)
[6]精神分裂癥患者白細胞中循環(huán)miRNA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 馮莎莎,鐘麗,楊梅,彭瑛,唐敏,李寶林,鄧正華,張濤,王開正. 臨床檢驗雜志. 2016(04)
[7]精神疾病激越癥狀的臨床評估和處理[J]. 張素貞,宓為峰,張鴻燕.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6(04)
[8]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評估與治療[J]. 徐逸,陸崢. 世界臨床藥物. 2016(01)
本文編號:3133998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藥. 2020,24(08)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基因型檢測
1.2.2 治療方法
1.2.3 臨床癥狀評估
1.2.4血清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精神分裂癥病人DISC1基因多態(tài)性
2.2 rs821616基因型病人治療效果及血清miR-134-5p水平比較
2.3 rs11122319基因型病人治療效果及血清miR-134-5p水平比較
2.4 rs1417584基因型病人治療效果及血清miR-134-5p水平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氧化應激與精神分裂癥的研究現(xiàn)況[J]. 黃東,劉少文.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8(02)
[2]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研究[J]. 王金成,王朝敏,葛怡然,郭虹,辛博,趙曉川,宋美.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8(07)
[3]血漿miR-31-5p和miR-134-5p對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價值[J]. 馮莎莎,羅波,殷明剛,鐘麗,王開正,楊梅,彭瑛,張濤. 臨床檢驗雜志. 2018(02)
[4]長鏈非編碼RNA在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及神經性疾病中的作用[J]. 楊蓉.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17(05)
[5]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血藥濃度與臨床療效研究[J]. 孫文文,程宇琪,陳嫻瑜,許秀峰,白燕.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7(04)
[6]精神分裂癥患者白細胞中循環(huán)miRNA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 馮莎莎,鐘麗,楊梅,彭瑛,唐敏,李寶林,鄧正華,張濤,王開正. 臨床檢驗雜志. 2016(04)
[7]精神疾病激越癥狀的臨床評估和處理[J]. 張素貞,宓為峰,張鴻燕.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6(04)
[8]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評估與治療[J]. 徐逸,陸崢. 世界臨床藥物. 2016(01)
本文編號:31339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1339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