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抗性基因Pi63的啟動子調(diào)控功能分析及其同源基因抗性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3 16:17
稻瘟病是水稻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利用宿主抗性進行品種的抗病遺傳改良為稻瘟病提供了經(jīng)濟有效和環(huán)境友好的解決辦法。但稻瘟病病菌的群體變異頻繁,導致水稻單個抗性基因品種的抗病效果在短時間內(nèi)減弱甚至喪失。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稻瘟病抗性機制,開發(fā)新的廣譜抗性基因,為水稻抗性育種提供新的資源。本研究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63具有良好的田間抗性,前期實驗結(jié)果表明Pi63的表達量在抗性品種中很高,且抗性與其表達量成正相關(guān),推測這一特性與啟動子的調(diào)節(jié)和表達模式密切相關(guān)。前期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學軟件分析了Pi63啟動子區(qū)域的順式作用元件,根據(jù)預測的順式作用元件的分布位置不同,分段構(gòu)建了4個啟動子缺失片段。本研究并將上述構(gòu)建體分別連接GUS基因和Pi63全長基因進行遺傳轉(zhuǎn)化分析其啟動子的表達特性及對抗病的影響。此外,Pi63位于水稻4號染色體31 Mb區(qū)域內(nèi),是這個區(qū)域內(nèi)被克隆的第一個基因。為研究Pi63的進化機制,發(fā)掘抗性資源,本研究在收集的栽培稻和野生稻品種里克隆了Pi63的同源基因,并對同源基因的轉(zhuǎn)基因植株進行了抗病分析。本研究取得的結(jié)果如下:⑴將上述缺失體連接Pi63全長基因轉(zhuǎn)入植物雙元表達載體pMD...
【文章來源】: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缺失體的目的片段擴增電泳檢測Fig2.1Theelectrophoresisdetectionofdifferentfragmentamplification
c d圖 2.2 啟動子缺失載體陽性鑒定電泳檢測Fig 2.2 The clony PCR of vector construction DL;a: Pi63 5'u-p0;b:Pi63 5'u-p1;c:Pi63 5'u-p2;d:P轉(zhuǎn)化達載體以日本晴為受體材料進行農(nóng)桿菌介導的共培養(yǎng),篩選,分化,生根,煉苗 6 個階段得到
圖 2.3 水稻遺傳轉(zhuǎn)化部分過程示意圖.3 Schematic diagram of ric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p代植株的陽性鑒定Z-P0 共計轉(zhuǎn)化 60 瓶愈傷,得到 pCAMBIA1391Z-P1 共計轉(zhuǎn)化 40 瓶愈傷,得到 pCAM鑒定并未得到的 pCAMBIA1391Z-P2 轉(zhuǎn)基因;pCAMBIA1391Z-P3 共計轉(zhuǎn)化 50 瓶愈傷 轉(zhuǎn)基因苗 14 棵(圖 2.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63順式作用元件的載體構(gòu)建[J]. 梁華兵,王曉婉,胡曉嵐,趙峰,張成國,韓淑慧,姚富城,徐鑫.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5(30)
[2]實時定量PCR鑒定轉(zhuǎn)基因作物純合體[J]. 張麗,劉麗麗,梁曉聲,王海英.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1)
[3]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進展[J]. 李婷,王建龍. 作物研究. 2012(06)
[4]水稻稻瘟病及其綜合防治措施[J]. 張俊奇. 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下半月刊). 2012(08)
碩士論文
[1]SA和MeJA雙重誘導的GT基因啟動子5′-缺失體構(gòu)建及其功能研究[D]. 李靜.中南民族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47872
【文章來源】: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缺失體的目的片段擴增電泳檢測Fig2.1Theelectrophoresisdetectionofdifferentfragmentamplification
c d圖 2.2 啟動子缺失載體陽性鑒定電泳檢測Fig 2.2 The clony PCR of vector construction DL;a: Pi63 5'u-p0;b:Pi63 5'u-p1;c:Pi63 5'u-p2;d:P轉(zhuǎn)化達載體以日本晴為受體材料進行農(nóng)桿菌介導的共培養(yǎng),篩選,分化,生根,煉苗 6 個階段得到
圖 2.3 水稻遺傳轉(zhuǎn)化部分過程示意圖.3 Schematic diagram of ric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p代植株的陽性鑒定Z-P0 共計轉(zhuǎn)化 60 瓶愈傷,得到 pCAMBIA1391Z-P1 共計轉(zhuǎn)化 40 瓶愈傷,得到 pCAM鑒定并未得到的 pCAMBIA1391Z-P2 轉(zhuǎn)基因;pCAMBIA1391Z-P3 共計轉(zhuǎn)化 50 瓶愈傷 轉(zhuǎn)基因苗 14 棵(圖 2.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63順式作用元件的載體構(gòu)建[J]. 梁華兵,王曉婉,胡曉嵐,趙峰,張成國,韓淑慧,姚富城,徐鑫.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5(30)
[2]實時定量PCR鑒定轉(zhuǎn)基因作物純合體[J]. 張麗,劉麗麗,梁曉聲,王海英.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1)
[3]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進展[J]. 李婷,王建龍. 作物研究. 2012(06)
[4]水稻稻瘟病及其綜合防治措施[J]. 張俊奇. 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下半月刊). 2012(08)
碩士論文
[1]SA和MeJA雙重誘導的GT基因啟動子5′-缺失體構(gòu)建及其功能研究[D]. 李靜.中南民族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478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0478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