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基因論文 >

不同砧木嫁接黃瓜果面蠟粉形成特征及差異基因篩選

發(fā)布時間:2020-08-13 13:34
【摘要】:黃瓜(Cucumis sativus L.)是設施主栽蔬菜之一,嫁接是增強抗性、提高產量的重要農藝技術。果實表面蠟粉多少是黃瓜商品品質的重要內容,但關于黃瓜果面蠟粉形態(tài)結構及蠟粉形成的分子機制研究較少。本研究選用脫蠟粉能力不同的砧木南瓜嫁接黃瓜,土壤栽培與水培相結合,通過石蠟切片、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技術觀察果面蠟粉結構特征及其形成過程,利用數(shù)字基因表達譜技術(DGE)和實時熒光定量技術(qRT-PCR)篩選果皮中與蠟粉形成相關基因并研究其表達特性,以期從細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黃瓜果面蠟粉形成的可能機理。主要結果如下:1.不同類型南瓜砧木嫁接同一品種黃瓜,果面蠟粉量和果皮硅含量均存在顯著差異,脫蠟粉能力弱的南瓜砧木(‘黑籽南瓜’和‘3225’)嫁接的黃瓜,果皮硅含量較高,果面蠟粉較多,而脫蠟粉能力強的南瓜砧木(‘黃誠根2號’和‘3212’)嫁接的黃瓜,果皮硅含量較低,果面蠟粉較少;黃瓜果面蠟粉量與果皮硅含量呈顯著正相關;增加根部硅營養(yǎng),黃瓜果皮硅含量和果面蠟粉量均顯著增加。2.黃瓜果面蠟粉是由子房或果實的外果皮細胞垂直于皮面分裂而成,先進行不均等的垂周分裂,形成蠟粉基細胞、柄細胞和球狀體原始細胞,柄細胞繼續(xù)垂周分裂,形成由1~4個扁平或長形細胞構成的柄部,而球狀體原始細胞經過垂周和平周分裂,分化出細胞數(shù)目不等、形狀各異的蠟粉球狀體;黃瓜果面蠟粉密度前期較高,開花后伴隨果實膨大迅速減小;根據(jù)柄部和球狀體細胞特征,可將蠟粉分為4種類型。3.自根黃瓜和脫蠟粉能力弱的南瓜砧木(‘黑籽南瓜’和‘3225’)嫁接黃瓜,蠟粉表面粗糙,硅化層較厚且破裂較嚴重,球狀體細胞的角質層、胞間層、初生壁、次生壁較厚;脫蠟粉能力強的南瓜砧木(‘黃誠根2號’和‘3212’)嫁接黃瓜,蠟粉表面光滑,硅化層較薄且破裂較少,球狀體細胞的胞間層、初生壁和次生壁較薄。蠟粉形成初期的球狀體細胞內,內質網、線粒體和高爾基體較少,細胞核和液泡體積較小;此后內質網、線粒體數(shù)量增加,液泡體積增大,并出現(xiàn)細小的胞間連絲;成熟蠟粉的球狀體細胞內,含有大量完整的內質網、線粒體、高爾基體和溶酶體,胞間連絲增粗,數(shù)目增多。4.經不同砧木嫁接和硅營養(yǎng)濃度處理,構建了黃瓜果皮的基因表達譜,并從中篩選出3274個差異表達基因(DEGs);通過同源進化分析,得到果皮的CsLSi1、CsLSi6和CsLSi2三個硅轉運蛋白基因;黃瓜果皮硅轉運蛋白基因CsLSi1、CsLSi6和CsLSi2表達受嫁接砧木的影響,利用脫蠟粉能力弱的南瓜砧木嫁接,CsLSi1、CsLSi6和CsLSi2表達量較高,利用脫蠟粉能力強的南瓜砧木嫁接,CsLSi1、CsLSi6和CsLSi2表達量則較低;花后3~5天,CsLSi1、CsLSi6和CsLSi2基因表達量較高。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642.2
【圖文】:

面蠟,蠟粉,黃瓜,柄部


II 型蠟粉的柄部由 2~3 個扁平細胞構成,球狀體頭部由 4~8 個細胞組成球形(圖9,D 和 E),此類蠟粉所占比例較高。III 型蠟粉由 1 個細胞組成柄部,1 個細胞組成頭部,且頭部呈“U”形(圖 9,F(xiàn)和 G),這種類型僅發(fā)現(xiàn)于子房發(fā)育早期。IV 型蠟粉的柄部也是由 2~3 個扁平細胞組成,球狀體細胞一般 4~16 個

蠟粉,黃瓜,形態(tài)結構


不同砧木嫁接黃瓜果面蠟粉形成特征及差異基因篩選分發(fā)育成熟的球狀體細胞表面,尚處于發(fā)育階段的蠟粉未見明顯龜裂;伴隨著蠟粉失水、皺縮,5X/F 硅化層龜裂程度最為嚴重,外形最為粗糙;5X 的龜裂較輕。由于蠟粉在此期密度仍較高,蠟粉間的空隙較小,二者均無法辨別蠟粉下果皮是否存在龜裂的碎片、碎屑;5X/H 幾乎未發(fā)生龜裂,表面相對光滑。由于龜裂和碎片脫落,蠟粉分開的遺痕即便在 5X/H也不甚明顯。(圖 12)

蠟粉,形態(tài)結構


5X/F 硅化層龜裂程度最為嚴重,外形最為粗糙;5X 的龜裂較輕。由于蠟粉在此期密度仍較高,蠟粉間的空隙較小,二者均無法辨別蠟粉下果皮是否存在龜裂的碎片、碎屑;5X/H 幾乎未發(fā)生龜裂,表面相對光滑。由于龜裂和碎片脫落,蠟粉分開的遺痕即便在 5X/H也不甚明顯。(圖 12)圖 11 不同黃瓜蠟粉在第 I 時期的形態(tài)結構Fig. 11 The bloom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ucumber fruits at stage I* 示蠟粉球狀體;→示蠟粉柄部;○示剛形成的幼小蠟粉細胞,并放大; 示蠟粉粘連的遺痕;Bar:10μm。下同。 indicates bloom spheroid; → indicates bloom stalk; ○ indicates trichome cell forming from exocarp, andpartially enlarged; indicates relic between bloom apart; Bar: 10 μm. The same below.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紅;蘇同兵;于拴倉;張鳳蘭;余陽俊;張德雙;趙岫云;汪維紅;盧桂香;;白菜葉片表皮蠟粉成分及合成相關基因表達分析[J];中國蔬菜;2017年07期

2 周熙榮,李樹林,莊靜,顧龍弟;甘藍型油菜(Brassicanapus L.)無蠟粉隱性核不育兩型系的選育[J];上海農業(yè)學報;2002年01期

3 李景濤;楊麗梅;方智遠;劉玉梅;莊木;張揚勇;孫培田;鄭啟功;劉東明;儀登霞;;結球甘藍10Q-961無蠟粉亮綠性狀遺傳規(guī)律初探[J];中國蔬菜;2012年12期

4 ;噴蠟粉器[J];機械工人技術資料;1975年05期

5 劉忠松,官春云,陳社員,莫鑒國,TomOsborn;甘藍型油菜顯性無蠟粉基因的染色體組定位[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6 周熙榮,周志疆,李樹林;甘藍型油菜無蠟粉性狀的遺傳性[J];上海農業(yè)學報;1995年03期

7 冶銀平,陳建敏;合成蠟粉改性聚四氟乙烯基粘結涂層摩擦學性能的研究[J];摩擦學學報;2001年03期

8 莫鑒國,李萬渠,彭云強,余勤;甘藍型油菜無蠟粉種質材料的改良以及在雜優(yōu)育種上的應用[J];種子;1999年05期

9 莫鑒國,李萬渠;甘藍型無蠟粉油菜有關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若干特性的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1993年01期

10 趙升;李治紅;沈瓊;王慧;周鑫;魏珉;;外源硅對不同砧木嫁接黃瓜果面蠟粉和硅吸收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J];園藝學報;201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黎炎;李文嘉;;節(jié)瓜果皮蠟粉遺傳的初步研究[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自然科學篇)[C];2004年

2 劉東明;唐俊;楊麗梅;方智遠;孫培田;劉玉梅;莊木;張揚勇;李景濤;;幾份無蠟粉亮葉甘藍突變體植物學性狀及遺傳研究初報[A];中國園藝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劉澤洲;楊麗梅;方智遠;劉玉梅;莊木;張揚勇;孫培田;劉東明;唐俊;李景濤;;結球甘藍蠟粉缺失基因cgl1的精細定位[A];中國園藝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4 劉澤洲;楊麗梅;方智遠;劉玉梅;莊木;張揚勇;孫培田;劉東明;唐俊;李景濤;;結球甘藍無蠟粉亮綠基因cgl1的初步定位[A];中國園藝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許明輝 陳崢 楊敬平;黃瓜專用無蠟粉嫁接砧木——砧圣[N];山東科技報;2006年

2 衛(wèi)寶林;蔥韭品種[N];農民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升;不同砧木嫁接黃瓜果面蠟粉形成特征及差異基因篩選[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8年

2 張曦;大白菜蠟粉基因的精細定位及表達分析[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景濤;結球甘藍無蠟粉亮綠性狀遺傳分析及分子標記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2年

2 牟香麗;結球甘藍“無蠟粉亮葉”突變體性狀分析[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3年

3 李紅蓮;紅菜薹蠟粉性狀遺傳分析與基因初步定位[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4年

4 劉東明;甘藍無蠟粉亮綠突變體LD10特征特性、遺傳規(guī)律及分子標記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5 董邵云;黃瓜果皮光澤性狀的遺傳機制與基因定位[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3年

6 唐俊;結球甘藍亮綠性狀遺傳與基因的精細定位[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7 沈瓊;黃瓜果實表面蠟粉形成及其與硅吸收分配的關系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3年

8 王慧;黃瓜嫁接砧木根系中硅轉運蛋白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石琴;選擇性激光燒結用復合蠟粉的制備與成型工藝研究[D];中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920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920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407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