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7個(gè)基因突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臨床特征及預(yù)后分析
發(fā)布時(shí)間:2020-06-19 19:52
【摘要】:目的:討論常見7種基因突變TET2、ASXL1、RUNX1、U2AF1、SRSF2、SF3B1、DNMT3A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突變頻率,以及預(yù)測其對MDS患者療效及預(yù)后影響,以期指導(dǎo)臨床后續(xù)治療。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經(jīng)PCR檢測64例新診斷MDS患者基因突變,根據(jù)修訂的國際預(yù)后評分系統(tǒng)(revis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R)將MDS患者分組,分析基因突變與臨床特征、療效及預(yù)后關(guān)系。結(jié)果:1、7種基因突變陽性率為71.9%(46/64),ASXL1突變頻率最高為37.5%(24/64),余依次為TET2占35.9%(23/64),RUNX1、SRSF2分別占7.8%(5/64),DNMT3A占4.7%(3/64),SF3B1和U2AF1分別占3.1%(2/64);ASXL1在IPSS-R高危組比例最高占42.1%(8/19),ASXL1突變組與未突變組相比,有白細(xì)胞偏低[2.75(1.40-5.60)×10~9/L對3.50(1.40-9.15)×10~9/L,P=0.006]、WT1高表達(dá)[275.2(0-4565.0)10~(-4)×ABL對25.8(0-12780)10~(-4)×ABL,P=0.011]、治療2療程達(dá)總體反應(yīng)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25.0%對52.5%,P=0.031)及24個(gè)月總體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較低(20%±12%對70%±9%,P=0.001);TET2在IPSS-R低危組比例最高占62.5%,其突變組與未突變組相比,治療2療程后達(dá)ORR較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34.8%1對43.9%,P=0.711),而兩組患者分別接受地西他濱和(或)低劑量化療2療程后達(dá)ORR比例有顯著差異(77.8%對33.3%,P=0.020);2、64例MDS患者,治療2療程后達(dá)ORR占42.2%(27/64),多因素分析顯示ASXL1突變(HR=3.234,95%CI:1.017-10.283,P=0.023)為ORR的獨(dú)立影響因素;3、多因素分析顯示,ASXL1突變陽性(HR=2.620,95%CI:0.945-7.266,P=0.045)、預(yù)后分層為IPSS-R高危組(HR=6.76,95%CI:1.340-34.483,P=0.021)及治療2療程未達(dá)ORR(HR=5.56,95%CI:1.675-18.182,P=0.005)為影響患者OS的獨(dú)立預(yù)后因素;4、單因素分析顯示,低齡(P=0.069)、診斷為MDS-EB(P=0.002)、WTI高表達(dá)(P=0.035)、高骨髓原始細(xì)胞比例(P=0.001)及IPSS-R高危組(P=0.038)患者疾病更易進(jìn)展,進(jìn)一步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上述臨床特征并不能成為影響MDS患者無進(jìn)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獨(dú)立預(yù)后因素。結(jié)論:64例MDS患者中以ASXL1突變率最高,TET2次之;ASXL1突變在IPSS-R高危組中多見,TET2突變在IPSS-R低危組中多見;ASXL1突變是MDS患者療效的獨(dú)立影響因素,TET2突變雖然對MDS患者療效無明顯影響,但TET2突變陽性患者接受地西他濱治療,療效明顯提高;ASXL1突變是MDS患者長期生存的獨(dú)立影響因素。
【學(xué)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51.3
【圖文】:
不能分類(MDS-U)1 例(1.6%),隨訪期間進(jìn)展為急性髓系白血。╝cute myelogenousleukemia,AML)7 例(14.6%),均為 MDS-EB 患者;根據(jù) IPSS-R 分組,很低危組 2 例(3.1%),低危組 8 例(12.5%),中危組24 例(37.5%),高危組 19 例(29.7%),很高危組 11 例(17.2%)。2.2 基因突變在疾病中分布對全部患者進(jìn)行 7 個(gè)基因突變檢測,突變頻率依次為 ASXL1 占 37.5%(24/64),TET2 占 35.9%(23/64),RUNX1、SRSF2 分別占 7.8%(5/64),DNMT3A 占 4.7%(3/64),SF3B1、U2AF1 分別占 3.1%(2/64);ASXL1突變在MDS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MDS-EB中突變率為37.5%(15/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25.0%(4/16); TET2 突變在 MDS 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 MDS-EB 中突變率為 30.0%(12/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43.8%(7/16)。
不能分類(MDS-U)1 例(1.6%),隨訪期間進(jìn)展為急性髓系白血。╝cute myelogenousleukemia,AML)7 例(14.6%),均為 MDS-EB 患者;根據(jù) IPSS-R 分組,很低危組 2 例(3.1%),低危組 8 例(12.5%),中危組24 例(37.5%),高危組 19 例(29.7%),很高危組 11 例(17.2%)。2.2 基因突變在疾病中分布對全部患者進(jìn)行 7 個(gè)基因突變檢測,突變頻率依次為 ASXL1 占 37.5%(24/64),TET2 占 35.9%(23/64),RUNX1、SRSF2 分別占 7.8%(5/64),DNMT3A 占 4.7%(3/64),SF3B1、U2AF1 分別占 3.1%(2/64);ASXL1突變在MDS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MDS-EB中突變率為37.5%(15/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25.0%(4/16); TET2 突變在 MDS 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 MDS-EB 中突變率為 30.0%(12/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43.8%(7/16)。
【學(xué)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51.3
【圖文】:
不能分類(MDS-U)1 例(1.6%),隨訪期間進(jìn)展為急性髓系白血。╝cute myelogenousleukemia,AML)7 例(14.6%),均為 MDS-EB 患者;根據(jù) IPSS-R 分組,很低危組 2 例(3.1%),低危組 8 例(12.5%),中危組24 例(37.5%),高危組 19 例(29.7%),很高危組 11 例(17.2%)。2.2 基因突變在疾病中分布對全部患者進(jìn)行 7 個(gè)基因突變檢測,突變頻率依次為 ASXL1 占 37.5%(24/64),TET2 占 35.9%(23/64),RUNX1、SRSF2 分別占 7.8%(5/64),DNMT3A 占 4.7%(3/64),SF3B1、U2AF1 分別占 3.1%(2/64);ASXL1突變在MDS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MDS-EB中突變率為37.5%(15/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25.0%(4/16); TET2 突變在 MDS 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 MDS-EB 中突變率為 30.0%(12/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43.8%(7/16)。
不能分類(MDS-U)1 例(1.6%),隨訪期間進(jìn)展為急性髓系白血。╝cute myelogenousleukemia,AML)7 例(14.6%),均為 MDS-EB 患者;根據(jù) IPSS-R 分組,很低危組 2 例(3.1%),低危組 8 例(12.5%),中危組24 例(37.5%),高危組 19 例(29.7%),很高危組 11 例(17.2%)。2.2 基因突變在疾病中分布對全部患者進(jìn)行 7 個(gè)基因突變檢測,突變頻率依次為 ASXL1 占 37.5%(24/64),TET2 占 35.9%(23/64),RUNX1、SRSF2 分別占 7.8%(5/64),DNMT3A 占 4.7%(3/64),SF3B1、U2AF1 分別占 3.1%(2/64);ASXL1突變在MDS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MDS-EB中突變率為37.5%(15/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25.0%(4/16); TET2 突變在 MDS 患者各亞型中分布:在 MDS-EB 中突變率為 30.0%(12/40),在 MDS-MLD 中突變率為 43.8%(7/16)。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永春;;調(diào)換座位和基因突變的關(guān)系[J];中學(xué)生物教學(xué);2015年Z1期
2 馬曉梅;李洪波;;巧用實(shí)例及概念圖突破“基因突變”中的知識要點(diǎn)[J];中學(xué)生物教學(xué);2015年17期
3 張樹虎;;基于生物學(xué)事實(shí)進(jìn)行概念分步建構(gòu)教學(xué)——以“基因突變”為例[J];中學(xué)生物教學(xué);2016年23期
4 付桂玲;;豐富的探究活動(dòng)打破沉默學(xué)習(xí)[J];中學(xué)生物教學(xué);2017年16期
5 樊向利;;有關(guān)“基因突變”的幾組概念辨析[J];生物學(xué)教學(xué);2008年11期
6 李金安;蔣世祿;夏焦兵;劉永生;陳小兵;楊京舉;黃永海;肖安慶;王學(xué)宏;王彬;劉峰;張建尚;謝國富;蒙庚陽;;基因突變大部分是有害的嗎?——對2011年上海生物卷第8題的討論[J];中學(xué)生物教學(xué);2011年10期
7 周
本文編號:27212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212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