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細胞凋亡抑制因子BmAPI5基因克隆與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05 09:48
【摘要】:細胞凋亡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過程受到眾多基因調(diào)控。其中,API5(Apoptosis inhibitor-5)是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細胞凋亡抑制因子,能有效阻斷細胞凋亡進程,但其結構與已知的細胞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s of apoptosis,IAPs)并不相同。目前有關API5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類癌癥相關等方面,因其高水平表達可促進癌細胞發(fā)生而倍受關注。通過基因序列的比對分析,在家蠶(Bombyx mori)基因組中發(fā)現(xiàn)存在該蛋白的同源基因BmAPI5(Gen Bank編號:XM_004927989),但其在家蠶體內(nèi)的功能與作用至今尚未見有報道。本文從家蠶中克隆獲得BmAPI5基因全長c DNA序列,并在對該基因及其蛋白序列作生物信息學分析的基礎上,開展基因的時空表達分析以及對家蠶細胞凋亡的影響等研究,獲得主要結果如下:1.家蠶BmAPI5基因克隆與表達克隆獲得家蠶BmAPI5基因全長c DNA序列,其開放閱讀框長1,671 bp,編碼557個氨基酸殘基,蛋白分子量63.13 k D,等電點6.09。BmAPI5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無規(guī)則卷曲構成,具有Lxx LL基序和亮氨酸拉鏈等特征結構域。家蠶BmAPI5與黑腹果蠅和人類同源基因Aac1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別為46%和47%。將家蠶BmAPI5開放閱讀框序列克隆至原核表達載體p ET-32a中,經(jīng)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誘導表達獲得重組BmAPI5蛋白,并制備其兔多克隆抗體。2.家蠶BmAPI5基因時空表達分別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和Western雜交技術分析家蠶BmAPI5基因在不同發(fā)育時期、不同組織以及微生物感染后的轉錄與表達水平。BmAPI5基因在家蠶卵、幼蟲和蛹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轉錄和表達,其中以5齡幼蟲的轉錄水平顯著為高。在不同組織中,BmAPI5以脂肪體中的轉錄和表達水平顯著較高。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 NPV)和大腸桿菌侵染均能快速顯著誘導BmAPI5基因的轉錄與表達,其中以Bm NPV的誘導作用較為明顯。這表明BmAPI5可能參與Bm NPV-宿主的互作機制。3.家蠶BmAPI5對細胞凋亡的影響在家蠶Bm N細胞中分別構建BmAPI5過表達和抑制表達體系的基礎上,分別采用流式細胞技術和Caspase活性檢測技術分析BmAPI5表達變化對家蠶細胞凋亡的影響。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表明,在家蠶Bm N細胞中過量表達BmAPI5基因可顯著降低經(jīng)PBS饑餓誘導的細胞凋亡水平;而抑制表達該基因則可導致PBS饑餓誘導的細胞凋亡水平顯著較高。對不同處理的Caspase活性檢測結果與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一致。這表明BmAPI5具有抑制細胞凋亡的功能。本文研究結果不僅可為進一步研究BmAPI5調(diào)控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提供基礎,還能為探明BmAPI5在家蠶-桿狀病毒互作中的功能作用以及用于家蠶抗病毒防治提供新思路。
【圖文】:
3.1 家蠶 BmAPI5 的 RT-PCR 產(chǎn)物分ig. 3.1 RT-PCR product analysis of BmAA 蛋白分子量標準; 1: BmAPI5 PCR 擴NA Ladder; 1: BmAPI5 amplified bands o息學分析放閱讀框全長 1,671bp,編碼 557 個圖 3.2)。
浙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家蠶細胞凋亡抑制因子 BmAPI5 基因克隆與功能研利用 ProtScale 軟件對 BmAPI5 進行疏水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其 N 端和 C 端具有較強的親水性(圖 3.3)。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881.2;Q78
本文編號:2532135
【圖文】:
3.1 家蠶 BmAPI5 的 RT-PCR 產(chǎn)物分ig. 3.1 RT-PCR product analysis of BmAA 蛋白分子量標準; 1: BmAPI5 PCR 擴NA Ladder; 1: BmAPI5 amplified bands o息學分析放閱讀框全長 1,671bp,編碼 557 個圖 3.2)。
浙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家蠶細胞凋亡抑制因子 BmAPI5 基因克隆與功能研利用 ProtScale 軟件對 BmAPI5 進行疏水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其 N 端和 C 端具有較強的親水性(圖 3.3)。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881.2;Q7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學術;胡啟豪;鄭思春;馮啟理;鄧惠敏;;家蠶翅原基細胞的凋亡和自噬分析[J];昆蟲學報;2016年12期
2 應慧慧;余海鵬;壽鑫;全滟平;張耀洲;童富淡;于威;;家蠶Bm30Kc6蛋白對過氧化氫誘導的家蠶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J];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3年04期
3 潘敏慧;陳默;黃淑靜;于子舒;成傳剛;魯成;;家蠶細胞色素C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在家蠶凋亡細胞中的釋放[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7期
4 劉凱于;鄧玉杰;張許平;彭建新;李毅;洪華珠;;昆蟲細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進展[J];昆蟲學報;2008年06期
5 包人月;吳金美;;蠶的細胞凋亡相關基因及其檢測技術[J];蠶桑通報;2006年02期
6 段軍,朱虹,查幸福,趙萍,夏慶友;與家蠶細胞凋亡相關的Caspase基因BmIce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蠶業(yè)科學;2005年03期
7 曾文軍,王柳均,樊翌明,吳志華;細胞凋亡的流式細胞儀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醫(yī)學文選;2005年03期
本文編號:2532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321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