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基因論文 >

大豆對大豆花葉病毒SC18株系的抗性遺傳和基因定位

發(fā)布時間:2019-04-08 12:11
【摘要】:大豆花葉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我國大豆生產(chǎn)上的一種主要病毒病害,SMV株系SC18是我國東北和南方兩大產(chǎn)區(qū)的優(yōu)勢株系,在黃淮大豆產(chǎn)區(qū)亦零星發(fā)生。本研究對5個抗×感雜交組合衍生后代分離群體接種SC18后,發(fā)現(xiàn)各組合F_1均抗病,F_2表現(xiàn)3∶1(抗∶感)分離比,F_(2∶3)表現(xiàn)1∶2∶1(抗∶分離∶感)的分離比,表明5個抗病親本(中作00-683、濱豆95-20、東大2號、中品661和RN-9)對SC18的抗性由一對顯性基因控制?埂量闺s交組合"中作00-683×東大2號"衍生后代分離群體接種SC18,F_2出現(xiàn)15∶1(抗∶感)的分離比,表明中作00-683與東大2號可能各攜帶一對顯性基因,控制對SC18的抗性,且獨立遺傳;抗×抗雜交組合"中作00-683×濱豆95-20"的F_1、F_2和F_(2∶3)在接種SC18后均未檢測出感病株,表明中作00-683與濱豆95-20所攜帶的對SC18的抗性基因是等位的。利用RN-9×7605重組自交家系將RN-9對SC18的抗病基因Rsc18定位到大豆6號染色體(C2連鎖群)SSR標記Satt286和Satt277之間,遺傳距離為6.12和4.69 cM。
[Abstract]:Soybean mosaic virus (soybean mosaic virus,SMV) is a major virus disease in soybean production in China. SMV strain SC18 is one of the dominant strains in northeast and south of China, and it also occurs sporadically in Huang-Huai soybean production area. In this study, the isolates derived from five 脳-susceptible hybrids were inoculated with SC18.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combinations were resistant to disease, and the segregation ratio was 3:1 (resistance: susceptibility). F2:3 showed a segregation ratio of 1:2:1 (resistance: segregation: susceptibility), indicating that the resistance of five resistant parents (Zhongzuo 0083, Bindou 9520, Dongda 2, Zhongguan661 and RN-9) to SC18 wa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dominant genes. A segregation ratio of 15:1 (resistance: susceptibility) appeared in the segregation population of the derived progenies of "00m683 脳 Dongda 2" in resistant 脳 anti-hybrid combination "Zhongzuo 00m683 脳 Dongda 2", indicating that Zhongzuo 00m683 and Dongda 2 may each carry a pair of dominant genes. The resistance to SC18 was controlled and inherited independently. No susceptible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the resistant 脳 anti-hybrid combination ("00x683 脳 Bindou 9520"), and no susceptible strains were detected after inoculation with SC18, and no susceptible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combinations, F _ (2:3) and F _ (2:3), but no susceptible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combin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gene to SC18 carried by Zhongzuo 683 and Bindou 95 was allelic. The resistance gene Rsc18 of RN-9 to SC18 was mapped to the SSR marker Satt286 and Satt277 of soybean chromosome 6 (C2 linkage group) using RN-9 脳 7605 recombinant inbred pedigree. The genetic distance was 6.12 and 4.69 cM..
【作者單位】: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大豆研究所/農(nóng)業(yè)部大豆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遺傳與種質(zhì)創(chuàng)新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671718,31571690)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Y0201600115)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CARS-04) 轉(zhuǎn)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16ZX08004-004) 江蘇省現(xiàn)代作物生產(chǎn)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JCIC-MCP)
【分類號】:S435.6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大剛;張磊;智海劍;;大豆花葉病毒株系鑒定與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大豆科學;2012年04期

2 智海劍,胡蘊珠;大豆花葉病毒對大豆主要性狀的影響[J];大豆通報;1995年03期

3 智海劍,,胡蘊珠,劉天宇;大豆花葉病毒對大豆生長的影響[J];中國油料;1996年01期

4 魏梅生,葛泉卿;進口美國大豆上發(fā)現(xiàn)大豆花葉病毒[J];植物檢疫;1999年01期

5 李桂芬,陳燕芳,魏梅生,李明福,宋志剛;從進口美國大豆中檢出大豆花葉病毒[J];植物檢疫;2002年03期

6 陳炯,黎昊雁,尚佑芬,陳劍平;大豆花葉病毒黃淮5號株系的基因組全序列分析[J];病毒學報;2002年03期

7 劉春燕,陳慶山,辛大偉,邱紅梅,單大鵬;大豆花葉病毒侵染初期的抗病性表達序列標簽分析[J];作物學報;2005年11期

8 戰(zhàn)勇;智海劍;喻德躍;蓋鈞鎰;;黃淮地區(qū)大豆花葉病毒株系的鑒定與分布[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10期

9 白麗;李凱;陳應志;智海劍;蓋鈞鎰;楊清華;楊華;李海朝;;部分國家和省(市)區(qū)試品種對大豆花葉病毒的抗性分析[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7年01期

10 孫浩華;薛峰;陳集雙;;大豆花葉病毒研究進展[J];生命科學;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震;智海劍;;安徽等黃淮南部地區(qū)大豆花葉病毒的株系鑒定及動態(tài)變化研究[A];第23屆全國大豆科研生產(chǎn)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王永志;蘇穎;米麗娟;張偉;宋淑云;劉穎;張正坤;董英山;李啟云;;大豆花葉病毒衣殼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中和活性分析[A];植?萍紕(chuàng)新與病蟲防控專業(yè)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姚貴濱;李文龍;趙永山;鄭文永;王冬梅;;嫁接技術(shù)在探討大豆花葉病毒長距離運輸機制方面的應用[A];“細胞活動 生命活力”——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全體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二次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陳炯;鄭紅英;林林;趙明富;陳劍平;;與大豆花葉病毒相關的杭州半夏病毒鑒定及其分類[A];第三次全國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李凱;智海劍;蓋鈞鎰;;大豆花葉病毒新株系的鑒定及其抗性遺傳分析[A];江蘇省遺傳學會第七屆二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陳炯;鄭紅英;林林;趙明富;陳劍平;;與大豆花葉病毒相關的杭州半夏病毒鑒定及其分類[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林林;史雨紅;羅朝鵬;陳炯;陳劍平;;大豆花葉病毒半夏株系編碼的6K1蛋白與其他病毒編碼蛋白的互作[A];植物保護與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論文集[C];2008年

8 劉麗君;;大豆花葉病毒遺傳的三體標記[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9 李文龍;吳思思;肖東強;劉剛;侯春燕;王冬梅;;大豆抗花葉病毒侵染過程中胼胝質(zhì)沉積的分子調(diào)控機理[A];從植物科學到農(nóng)業(yè)發(fā)展——2012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李文龍;趙永山;侯春燕;王冬梅;;胼胝質(zhì)在大豆抵抗大豆花葉病毒在胞間運輸中的作用[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華;大豆花葉病毒誘導下的大豆葉片差異蛋白組分析[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2 智海劍;大豆對大豆花葉病毒抗侵染和抗擴展特性的鑒定、遺傳和利用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李凱;中國南方大豆花葉病毒株系的鑒定、抗性遺傳和抗性基因的定位[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4 楊清華;我國大豆花葉病毒的株系分化、P3基因序列特征以及大豆對強毒株系抗病基因的標記定位[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5 楊永慶;大豆花葉病毒重組型分離物的鑒定及抗大豆花葉病毒基因的定位及功能分析[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6 李文龍;大豆抗花葉病毒侵染過程中胼胝質(zhì)沉積的分子調(diào)控機理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7 崔曉艷;馬鈴薯Y病毒屬編碼的膜相關蛋白的功能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娜;大豆感染大豆花葉病毒后葉片超微結(jié)構(gòu)變化和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2 夏迎春;中國黑龍江省大豆花葉病毒株系的動態(tài)變化[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3 尤晴;不同區(qū)域野生大豆花葉病毒的檢測及遺傳結(jié)構(gòu)分析[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4 吳思思;不同大豆與大豆花葉病毒組合中胼胝質(zhì)的熒光標記及其功能初探[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5 李文龍;胼胝質(zhì)在大豆抵抗大豆花葉病毒中的作用[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6 潘賢;大豆花葉病毒外殼蛋白基因擴增及病害調(diào)查[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7 田震;安徽等黃淮南部地區(qū)大豆花葉病毒的株系鑒定及動態(tài)變化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8 肖東強;NO在大豆與大豆花葉病毒互作過程中的變化特征及其功能初探[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9 王月明;河北省大豆品種對SMV的抗性鑒定及感染后的細胞學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10 王修強;黃淮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豆花葉病毒(SMV)株系鑒定、抗源篩選及抗性遺傳的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24545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4545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3dd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