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DNA條形碼及線粒體假基因對物種鑒定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7-14 15:22
【摘要】:在多種動物類群中,基于線粒體細胞色素c氧化酶亞基Ⅰ(COⅠ)基因的DNA條形碼是一種高效的物種鑒別手段,然而貓科Felidae動物中廣泛存在的線粒體假基因可能影響DNA條形碼的有效性。本研究共涉及貓科動物12屬25種119個樣本。采用3對條形碼通用引物對6屬11種29個貓科動物樣本進行了擴增及測序。結果3個樣本擴增失敗,8個樣本得到假基因,18個樣本獲得了條形碼序列。結合另外93條貓科動物條形碼序列(源自BOLD Systems),采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計算遺傳距離,構建Neighbor-Joining(NJ)樹。結果顯示,遺傳距離種內為0%~8.1%,平均0.8%;種間為1.4%~13.1%,平均8.7%;屬間為8.2%~21.8%,平均15.1%。NJ樹顯示,除3個種外,其余物種均以極高的置信度(99%)形成單系分支。而假基因序列有些可以單獨形成分支,有些夾雜在COⅠ序列形成的分支中,對物種鑒定產生干擾。
[Abstract]:DNA barcode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CO 鈪,
本文編號:2122077
[Abstract]:DNA barcode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CO 鈪,
本文編號:2122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1220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