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綿羊品種CAST基因多態(tài)性及其與肉品質的相關性
本文選題:綿羊 + PCR-SSCP ; 參考:《浙江農業(yè)學報》2016年08期
【摘要】:為從分子水平研究甘肅境內典型養(yǎng)殖模式下甘肅高山細毛羊、小尾寒羊、藏羊、蒙古羊和灘羊5個綿羊品種的CAST基因多態(tài)性與肉品質的相關性,探討以CAST為候選基因,提高綿羊肉品質的可能性。采用PCR-SSCP技術對5個綿羊品種的CAST基因內含子3多態(tài)性進行檢測,并就CAST基因多態(tài)性與9月齡肉品質進行相關性分析。根據比對結果發(fā)現,與等位基因A相比,等位基因B發(fā)現G62T以及C110T突變,等位基因C發(fā)現C92T突變,形成AA、AB、BB和AC 4種基因型;經檢驗表明,5個綿羊品種均處于非Hardy-Weinberg平衡狀態(tài);群體遺傳多態(tài)性分析表明,5個綿羊品種的多態(tài)信息含量均為中度多態(tài);關聯分析表明,5個綿羊品種CAST基因變異位點的4個基因型間失水率AC基因型顯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對于剪切力AC基因型顯著低于其他3種基因型(P0.05);不同綿羊品種間基因型分析表明,對于5個綿羊品種AC基因型的失水率顯著高于其他3種基因型,除蒙古羊外,AC基因型的剪切力顯著低于其他基因型;變異對眼肌面積沒有顯著性影響。這些關聯說明CAST基因可作為候選基因用于綿羊產肉性能和肉品質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ST gene polymorphisms and meat quality of Gansu alpine fine wool sheep, small tail Han sheep, Tibetan sheep, Mongolian sheep and Tan sheep under typical breeding model in Gansu Province, CAST was used as candidate gene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CAST gene and meat quality of Gansu alpine sheep, small tail Han sheep, Tibetan sheep, Mongolian sheep and Tan sheep. The possibility of improving the meat quality of sheep. PCR-SSCP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intron 3 polymorphism of CAST gene in five sheep breed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ST gene polymorphism and meat quality at 9 months was analyzed. Compared with allele A, allele B found G62T and C110T mutation, allele C found C92T mutation, forming four genotypes of AAABA BB and A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five sheep breeds were in non-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state. Population genetic polymorphis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 five sheep breeds was moderately polymorphic.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ater loss rate among the four genotypes of the five sheep breeds with CAST gene mutation sit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enotypes P0.05A, and the AC genotype with shear 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three genotypes (P0.05N), and different sheep breeds with different sheep breeds. The genotyp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ater loss rate of AC genotype in five sheep breed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genotypes, and the shear stress of AC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genotypes except Mongolian sheep, and the vari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ye muscle area. These associations suggest that CAST gene can be used as a candidate gene for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of meat performance and meat quality in sheep.
【作者單位】: 甘肅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基金】:甘肅省農業(yè)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fā)項目(GNSW-2012-26)
【分類號】:S8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А.А.Вениамияов ,趙有璋;國外綿羊品種形成現狀[J];國外畜牧學(草食家畜);1981年04期
2 金江;我國的珍貴綿羊品種[J];中國土特產;1999年06期
3 江林;;國內引進奶肉兼用綿羊品種[J];農業(yè)知識;2003年19期
4 李祥龍,田慶義,劉錚鑄,孫乃權,馬廣星;幾個綿羊品種線粒體DNA限制性片斷長度多態(tài)性比較研究[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1年04期
5 鞏元芳,李祥龍,劉錚鑄,李金泉;我國主要地方綿羊品種隨機擴增多態(tài)DNA研究[J];遺傳;2002年04期
6 楊燕,馬月輝,呂慎金,周琳;高繁殖力綿羊品種簡介[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3年01期
7 徐澤君,唐洪鋒;如何科學利用我省地方山、綿羊品種[J];河南畜牧獸醫(yī);2003年04期
8 居馬汗,楊順利;農十二師綿羊品種改良經濟效益分析[J];新疆畜牧業(yè);2005年03期
9 張傳生,耿立英,萬海偉,李吉濤,杜立新;4個綿羊品種線粒體細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差異和系統(tǒng)進化研究[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5年04期
10 辛英霞;;推薦三個國外引進的優(yōu)質綿羊品種[J];農村百事通;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潤軍;來侃;姚穆;;中國超細毛綿羊品種及品質情況[A];2005中國羊業(yè)進展——第二屆中國羊業(yè)發(fā)展大會會刊[C];2005年
2 吳詩;趙曉亮;姜勛平;;中國綿羊品種資源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羊學分會2012年全國養(yǎng)羊生產與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C];2012年
3 羅惠娣;毛楊毅;周勝花;郭慧慧;李春艷;張麗;李希;李俊;王志武;張冠武;王棟才;;4個地方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的微衛(wèi)星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羊學分會全國養(yǎng)羊生產與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王建民;曲緒仙;尚友國;苑存忠;;利用微衛(wèi)星標記分析山東省綿羊品種的群體遺傳結構[A];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外來有害物種防治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劉丑生;王志剛;韓旭;邱小田;胡志帥;陳書明;;10個綿羊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分析[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6 馬月輝;呂慎金;侯冠_g;關偉軍;李宏濱;;中國部分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羊學分會全國養(yǎng)羊生產與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李敏;任艷玲;肖娜;董文艷;沈志強;;四個綿羊品種MHC-DQA1基因exonⅡ多態(tài)性分析[A];第五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任艷玲;李金林;董文艷;李敏;沈志強;;洼地綿羊品種資源及保護利用建議[A];第五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任艷玲;李金林;董文艷;李敏;沈志強;;洼地綿羊品種資源及保護利用建議[A];《2011中國羊業(yè)進展》論文集[C];2011年
10 賈斌;陳杰;趙茹茜;雒秋江;剡根強;陳杰;;新疆8個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和系統(tǒng)發(fā)生關系的微衛(wèi)星分析[A];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第八次學術會議暨全國反芻動物營養(yǎng)生理生化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通訊員柯賢忠 魯毓林;阿合奇綿羊品種改良技術應用與推廣項目通過驗收[N];克孜勒蘇報(漢);2010年
2 河南省畜牧局高級畜牧師 徐澤君;優(yōu)良綿羊品種介紹(上)[N];河南科技報;2000年
3 記者 顧日升 通訊員 戴懷渠;“超級羊”湖羊落戶永豐[N];泰州日報;2009年
4 江蘇省農林廳副廳長 劉立人;開發(fā)湖羊[N];江蘇科技報;2001年
5 通訊員 旦木真;幫助村民羊肉找銷路[N];日喀則報(漢);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孫偉;中亞以東南不同生態(tài)型綿羊品種群體遺傳學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2 蘭鄒然;中國地方綿羊品種PRNP基因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3 王昕;中國中西部9個地方綿羊品種mtDNA遺傳多樣性與系統(tǒng)進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4 朱文淵;6個綿羊品種(系)的血液蛋白型和微衛(wèi)星多態(tài)性與多羔性狀關系的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5 陳勇;8個綿羊品種(品系)多羔性候選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6 高愛琴;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5(FGF5)基因cDNA克隆及在不同品種綿羊和山羊中的多態(tài)性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華;甘肅主要綿羊品種的PRKAG3、CAST和CAPN1基因多態(tài)性與肉品質相關性分析[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6年
2 鞏元芳;我國主要地方綿羊品種及其近緣種屬隨機擴增多態(tài)DNA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1年
3 苑存忠;山東地方綿羊品種遺傳進化與多樣性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4年
4 張增利;中國主要地方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3年
5 邢巍婷;新疆南疆七個地方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的微衛(wèi)星分析[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6 郝懷志;13個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7 呂瀟瀟;甘肅省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的微衛(wèi)星分析[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9年
8 侯冠_g;微衛(wèi)星DNA技術評估綿羊品種的遺傳多樣性[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3年
9 仲濤;中國部分綿羊品種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7年
10 王瓊;新疆三個綿羊品種高繁殖力候選基因的遺傳多態(tài)性及其表達量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098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0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