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逆基因ZmqLTG3-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2-02 05:29
本文關鍵詞:玉米抗逆基因ZmqLTG3-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豫82為材料,同源克隆了與水稻q LTG3-1基因同源的玉米Zmq LTG3-1基因。序列分析發(fā)現,該基因c DNA序列全長606bp,開放閱讀框441bp,編碼包含147個氨基酸的蛋白。該蛋白含有AAI_LTSS超蛋白家族的LTP(含8個半胱氨酸)保守結構,分子量為14.16k Da,等電點是8.3,與高粱、水稻的相似度分別為92%和88%。熒光定量RT-PCR分析結果表明,Zmq LTG3-1在玉米胚中的表達量最高,其次是莖尖,在葉、根等器官中的表達量較低;隨著胚萌發(fā)時間的延長,其表達量逐漸增加,在萌發(fā)24h時呈現最高豐度表達,之后表達豐度與萌發(fā)時間呈現規(guī)律性下降。亞細胞定位結果表明,該基因所編碼的產物被定位在細胞膜上,是一跨膜蛋白。通過農桿菌介導的花序侵染法將過表達載體OE-Zmq LTG3-1和空載體p CAMBIA1304轉入擬南芥,在諸如干旱、高溫和鹽等非生物脅迫下,與對照相比,T3轉基因植株的成活率顯著提高,說明Zmq LTG3-1基因對于抵抗非生物脅迫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河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1504315) 河南科技大學科研啟動基金(1347800)
【分類號】:S513;Q943.2
【正文快照】: 高溫、干旱、鹽、低溫冷害等非生物脅迫容易引起農作物生長發(fā)育異常,也可使生殖器官機能受損而嚴重影響作物產量和地域分布。玉米是喜溫短日照的溫度敏感型作物,全生育期均易遭受不同非生物脅迫的危害。非生物脅迫往往導致玉米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進而減弱葉片的光合強度,并,
本文編號:1243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2438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