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GH10家族木聚糖酶基因多樣性
本文關鍵詞: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GH10家族木聚糖酶基因多樣性
更多相關文章: 未培養(yǎng) 滇金絲猴 糞便微生物 木聚糖酶 多樣性
【摘要】:【目的】分析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中GH10家族木聚糖酶的基因多樣性!痉椒ā恳砸吧桶肴︷B(yǎng)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宏基因組DNA為模板,用GH10木聚糖酶簡并引物擴增木聚糖酶基因片段,利用p MD19-T載體構建細菌克隆文庫并進行分析!窘Y果】從野生和半圈養(yǎng)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克隆文庫中分別獲得26、28條GH10木聚糖酶基因片段,與Gen Bank中木聚糖酶序列一致性分別介于58%-95%、63%-81%之間。比對分析表明,兩種環(huán)境中的GH10木聚糖酶均來自厚壁菌門、擬桿菌門和未培養(yǎng)細菌。野生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的GH10木聚糖酶基因來源于Uncultured bacterium和Butyrivibrio、Bacteroides、Ruminococcus、Sphingobacterium、Chryseobacterium、Clostridium、Bacillus 7個屬;而半圈養(yǎng)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的GH10木聚糖酶基因來源于Uncultured bacterium和Clostridium、Paludibacter、Sphingobacterium、Ruminococcus、Roseburia、Chryseobacterium 6個屬,其中兩種環(huán)境都存在來源于Ruminococcus、Clostridium、Chryseobacterium、Sphingobacterium的GH10木聚糖酶!窘Y論】滇金絲猴糞便微生物中含有豐富的GH10木聚糖酶基因,且野生和半圈養(yǎng)兩種不同環(huán)境中GH10木聚糖酶基因的微生物來源存在一定差異。該研究豐富了動物胃腸道中GH10木聚糖酶基因多樣性,并為新型木聚糖酶的開發(fā)和滇金絲猴胃腸道微生物資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能源持續(xù)開發(fā)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質能與環(huán)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云南師范大學酶工程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未培養(yǎng) 滇金絲猴 糞便微生物 木聚糖酶 多樣性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31160229,31360268)~~
【分類號】:Q936
【正文快照】: 木聚糖是植物細胞壁中半纖維素的主要組成成分,其完全水解需要多種酶的協(xié)同作用。內切-1,4-β-D-木聚糖酶俗稱木聚糖酶,它隨機切割木聚糖主鏈后生成木糖,是木聚糖降解過程中發(fā)揮主要作用、具廣泛應用價值的一類酶[1]。研究表明木聚糖酶分布于GH5、7、8、10、11、43等家族中,GH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寶平,李明,魏輔文,龍勇誠;滇金絲猴(Rhinopithecus bieti)[J];動物學雜志;2004年05期
2 和鑫明;;尋找滇金絲猴的幾種方法與技巧[J];云南林業(yè);2006年06期
3 龍勇誠;奚志農;;滇金絲猴 面容最像人的動物[J];森林與人類;2008年02期
4 任寶平;李明;魏輔文;;云南塔城滇金絲猴掘食行為的初步研究[J];獸類學報;2008年03期
5 彭建生;;追尋滇金絲猴的神秘行蹤[J];森林與人類;2009年02期
6 湖冰;;滇金絲猴[J];云南林業(yè);2010年04期
7 寧俊勇;;滇金絲猴研究現(xiàn)狀[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1期
8 楊德華;滇金絲猴( Rhino pithecus bieti)活動特征的初步研究[J];獸類學報;1984年01期
9 朱映華;;巧遇滇金絲猴[J];云南林業(yè);1985年06期
10 黃元;;舉世稀有的滇金絲猴[J];生物學通報;198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黎大勇;任寶平;李保國;和鑫明;李明;;響古箐超大滇金絲猴群的日活動時間分配研究[A];第七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劉志瑾;任寶平;魏輔文;李明;龍勇誠;;滇金絲猴種群遺傳結構和系統(tǒng)地理學研究[A];第二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龍勇誠;;滇金絲猴保護項目簡介[A];第二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麗;龍勇城;武瑞東;任保平;;老君山地區(qū)滇金絲猴潛在生境空間分布預測模型[A];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第三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明;;3S技術與滇金絲猴保護[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53:3S技術與野生動物生境評價的結合——優(yōu)勢、問題和未來[C];2011年
6 侯意諦;鄒如金;;滇金絲猴疾病與防治[A];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管理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7 武瑞東;任寶平;李麗;龍勇誠;;金絲廠滇金絲猴生境適宜性分析方法探索[A];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第三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任寶平;李明;魏輔文;;利用GPS項圈跟蹤結果計算滇金絲猴一個自然種群的日活動距離[A];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第四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任寶平;李明;魏輔文;;GPS和ARGOS無線電項圈在野生滇金絲猴監(jiān)測中的使用[A];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第三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建鑫;塔城保護滇金絲猴有新招[N];中國環(huán)境報;2003年
2 王林;滇金絲猴研究有突破[N];大眾科技報;2001年
3 ;保護人類的朋友滇金絲猴[N];云南日報;2005年
4 羅昆婭;野生滇金絲猴獲較好保護[N];昆明日報;2008年
5 馬波;龍勇誠:與滇金絲猴的雪山之戀(上)[N];科技日報;2008年
6 藺以光;云南滇金絲猴生存環(huán)境良好[N];西部時報;2009年
7 記者 羅昆婭;滇金絲猴數(shù)量逐年上升[N];昆明日報;2009年
8 李佳;我找到了滇金絲猴[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崔仁t槨±鉅,
本文編號:11003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0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