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基因論文 >

低鈣敏感擬南芥自然變異種的篩選及相關基因的粗定位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17:12

  本文關鍵詞:低鈣敏感擬南芥自然變異種的篩選及相關基因的粗定位


  更多相關文章: 擬南芥 自然變異種 低鈣 表型分析 圖位克隆技術


【摘要】: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植物在低鈣逆境中生長發(fā)育的分子機制,本實驗主要以擬南芥自然變異種為材料,通過對96種自然變異種進行篩選,篩選出一株低鈣敏感自然變異種Wt-5,對其進行表型分析,發(fā)現(xiàn)Wt-5與擬南芥野生型Col-0相比,在低鈣培養(yǎng)基(含有0μM CaCl2、20μM CaCl2)中具有根短、葉小而且黃的表型,而在CK培養(yǎng)基(含有1mM CaCl2)中表型無明顯差異。通過原子吸收光譜的方法測定自然變異種Wt-5體內(nèi)的總鈣含量,發(fā)現(xiàn)生長在CK培養(yǎng)液中的Wt-5和野生型Col-0相比,體內(nèi)總鈣含量低于Col-0;當給予低鈣處理后,發(fā)現(xiàn)在葉片(大葉或小葉)中,Wt-5體內(nèi)的總鈣含量仍低于Col-0。我們將Wt-5與生態(tài)型Ler進行雜交,得到F1和F2代植株,經(jīng)分析顯示W(wǎng)t-5為單基因隱性突變體。再利用圖位克隆技術,將突變位點粗定位至擬南芥2號染色體18.14M -19.5Mbp范圍內(nèi)。
【關鍵詞】:擬南芥 自然變異種 低鈣 表型分析 圖位克隆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Q943.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符號說明9-10
  • 一 引言10-18
  • 1.1 鈣離子對植物的生理作用10
  • 1.2 植物吸收鈣離子的分子機制10-15
  • 1.2.1 鈣調(diào)素及類鈣調(diào)素蛋白(CaM)11-12
  • 1.2.2 鈣調(diào)磷酸酶B類蛋白(CBL)12-13
  • 1.2.3 鈣依賴性蛋白激酶(CDPK)13-15
  • 1.3 鈣資源現(xiàn)狀15-16
  • 1.3.1 酸雨對土壤中鈣的淋失15-16
  • 1.3.2 酸雨對植物中鈣的影響16
  • 1.4 圖位克隆的基本原理16-17
  • 1.5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17-18
  • 二 材料與方法18-27
  • 2.1 材料18-22
  • 2.1.1 植物材料18
  • 2.1.2 主要試劑18
  • 2.1.3 主要溶液與培養(yǎng)基的配制18-19
  • 2.1.4 引物列表19-22
  • 2.2 方法22-27
  • 2.2.1 擬南芥的播種與培養(yǎng)22-23
  • 2.2.2 自然變異種Wt-5的篩選23
  • 2.2.3 Wt-5水培表型觀察23
  • 2.2.4 原子吸收測定總鈣含量23-24
  • 2.2.5 CTAB法提取DNA24
  • 2.2.6 Wt-5相關基因定位(圖位克隆)24-27
  • 三 結(jié)果與分析27-35
  • 3.1 自然變異種Wt-5的表型分析27-29
  • 3.2 Wt-5總鈣含量測定結(jié)果29-30
  • 3.3 Wt-5相關基因粗定位30-35
  • 四 結(jié)論與討論35-37
  • 4.1 結(jié)論35
  • 4.2 討論35-37
  • 參考文獻37-40
  • 致謝4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春蓁;;氣候自然變異與氣候強迫變化對徑流影響研究進展[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diào);2008年04期

2 金莉;HPV16的自然變異及其生物學行為[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1998年03期

3 盧圣棟;;林可霉素產(chǎn)生菌:Actinomyces roseolus的變異[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藥學分冊;1975年02期

4 張業(yè)成,張春山,張立海;自然變異與災害過程的社會學研究[J];地學前緣;2003年S1期

5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水稻團隊代謝組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J];生命的化學;2014年03期

6 鄧平建;周向陽;楊冬燕;王學林;侯紅利;楊永存;吳水清;張海龍;楊小柯;;轉(zhuǎn)基因作物非預期效應與自然變異的比較和鑒別[J];生物技術通報;2011年05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屈軍校;;未成年人慢性HBV攜帶者HBV YMMDD自然變異的狀況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翔邋祝勇;自然變異橄欖樹 天生“麗質(zhì)”有人搶[N];福州日報;2007年

2 莊愉;基因影響藥效將被揭示[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葉書梅;水稻結(jié)實率控制基因PTB1的自然變異和馴化分析[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2 柴志月;低鈣敏感擬南芥自然變異種的篩選及相關基因的粗定位[D];內(nèi)蒙古大學;2016年

3 汪菁;乙型肝炎病毒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耐藥相關位點自然變異的檢測及分析[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劉盼;自然變異與干擾素誘導變異中HBV突變位點的規(guī)律及HBV突變與抗病毒藥物關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5 楊惠安;福建地區(qū)慢性乙肝患者HBV聚合酶區(qū)rtM204和rtN236位點自然變異株調(diào)查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10744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0744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aa0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