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專利分析的轉基因藥用植物技術發(fā)展趨勢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專利分析的轉基因藥用植物技術發(fā)展趨勢研究
【摘要】: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不完全統(tǒng)計,藥用植物在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使用量均逐年上升。隨著對藥用植物需求和消耗的不斷增加,許多藥用植物資源急劇減少。面對日趨嚴峻的藥用植物資源,利用轉基因技術進行品種改良,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诘聹靥財祿䦷斓膶@畔,對收錄的有關轉基因藥用植物領域的專利文獻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分別從全球和中國本土兩個層面對轉基因藥用植物的研究現狀、核心技術、研究熱點、技術分布與格局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轉基因藥用植物領域美國技術實力最強,而中國專利數量名列前茅,但其國際影響力尚且不足。研究結果為相關企業(yè)和科研機構掌握轉基因藥用植物的發(fā)展趨勢提供必要的情報支持。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關鍵詞】: 轉基因技術 藥用植物 專利分析
【分類號】:S567-18
【正文快照】: 轉基因技術是進行基因功能研究和植物遺傳改良的重要工具,主要將不同來源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在生命體外構建雜種DNA分子,隨后導入目標活細胞,以改變生物原有的遺傳特性、獲得新品種、生產新產品的現代生物技術,該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按照工程學的方法進行設計和操作,使人們能夠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春芬,楊坤,張麗霞;觀賞藥用植物──望江南[J];植物雜志;2001年03期
2 吳洪生,趙南海,能修,游有岡;新引種藥用植物——日本甘茶[J];植物雜志;2003年02期
3 尹平孫;藥用植物肥施多深[J];農家參謀;2005年10期
4 劉洋;;藥用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浙江林業(yè);2006年04期
5 李小軍;馮海霞;葛勇;;觀賞藥用植物——白芍[J];吉林農業(yè);2006年07期
6 ;第七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暨新疆第二屆藥用植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J];植物學通報;2007年04期
7 袁昌齊;馮煦;張衛(wèi)明;肖正春;王鳴;趙興增;;非洲藥用植物概述[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7年04期
8 瞿宏杰;;藥用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7年24期
9 白文永;高德民;康懷興;;山東水生藥用植物調查研究[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8年02期
10 黃璐琦;;《當代藥用植物典》評介[J];中國中藥雜志;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曉明;;藥用植物現代品種的選育[A];中藥藥效提高與中藥飲片質量控制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裴盛基;;藥用植物保護社區(qū)途徑與方法研究——滇西北藥用植物保護示范項目[A];第八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趙曉明;;藥用植物現代品種的選育[A];中藥飲片質量分析與中藥鑒別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賴學文;姚振生;;江西藥用植物分布新記錄[A];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全國第二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5 裴盛基;;大湄公河區(qū)域的藥用植物與保護[A];第十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陳功錫;張永康;李輝;申緒湘;;湘西藥用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兼論藥用植物資源產業(yè)開發(fā)的思路[A];第十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艾鐵民;;藥用植物學研究[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8 谷中村;陳功錫;黃玉蓮;張麗;;湘西藥用植物名錄[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9 李思鋒;祁樺;;陜西藥用植物及其分布特點[A];藥用植物研究與中藥現代化——第四屆全國藥用植物學與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賈曉光;李曉瑾;王果平;;新疆藥用植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五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8)[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齊聯;中植協藥用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2 張敬然;印尼藥用植物待開發(fā)[N];中國綠色時報;2011年
3 記者 張東風;藥用植物保育委員會在京成立[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4 記者 范南虹 通訊員 李君玲;探討海南藥用植物開發(fā)利用[N];海南日報;2010年
5 河南科技大學林業(yè)職業(yè)學院 桑景拴;地被藥用植物類型及應用[N];中國花卉報;2012年
6 河南林業(yè)職業(yè)學院 桑景拴;中原地區(qū)藥用植物的應用[N];中國花卉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吳m#麓;藥用植物面臨滅絕之災[N];北京科技報;2008年
8 桑景拴;綠化觀賞與園藝療法相得益彰[N];中國綠色時報;2012年
9 尹平孫;藥用植物施肥掌握深度[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3年
10 毛業(yè)鋒 趙仁君;頭頂一顆珠 野生變家植[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潘爭艷;遼寧藥用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生防菌株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08年
2 白貞芳;苦苣苔科藥用植物親緣學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趙珂;攀西地區(qū)藥用植物內生及根際放線菌的多樣性與抗菌活性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蔣科技;藥用植物茉莉酸合成途徑關鍵酶基因的克隆與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彥;土家族藥用植物民間利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2 王竹承;黃土高原三種藥用植物的耗水和抗旱特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金盤;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藥用植物區(qū)系特點及利用現狀和開發(fā)對策[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常日輝;內蒙古100種藥用植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5 常輝;河北省藥用植物應用基礎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6 崔晉亮;氣候變化對三種常用藥用植物分布的潛在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7 羅德榮;藥用植物專類園規(guī)劃設計初探[D];西南大學;2009年
8 劉奇峰;4種藥用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9 李娜;藥用植物種子形態(tài)結構及貯藏特性的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8年
10 鄧必玉;海南省西部沿海地區(qū)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研究[D];海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371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03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