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固溶處理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Mg-13Gd-4Y-2Zn-0.5Zr合金時效組織及硬度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15 03:36
  以高稀土含量Mg-13Gd-4Y-2Zn-0.5Zr鎂合金為研究對象利用SEM、EBSD和硬度等測試方法,研究不同固溶處理參數(shù)下,固溶處理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合金時效組織和硬度的影響規(guī)律。試驗結果表明,合金在520℃×24h固溶處理條件下,其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硬度及組織的影響最為顯著,隨著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降低,硬度值逐漸增大。同時,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越低,點狀Mg5(Gd,Y)相和片層相在時效中析出的數(shù)量越多。當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較高時,時效過程中則以針狀Mg5(Gd,Y)相析出為主且層錯相析出較少。此外,由于在低溫或短時固溶處理下,合金的晶粒尺寸變化較小,在后續(xù)時效過程中細晶強化作用高于析出強化,所以合金的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時效組織及硬度影響較弱。 

【文章來源】:金屬熱處理. 2020,45(08)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固溶處理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Mg-13Gd-4Y-2Zn-0.5Zr合金時效組織及硬度的影響


試樣取樣示意圖

冷卻介質(zhì),硬度,合金,固溶處理


圖2(a~i)為不同固溶參數(shù)下,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硬度值的影響曲線。由圖2(a~h)可知,在低溫或者高溫短時間固溶條件下,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合金時效硬度值影響不明顯,硬化曲線基本重合,硬化規(guī)律相同。僅圖2(i)在520℃×24 h的固溶參數(shù)下,不同的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對時效硬度的影響顯著,表現(xiàn)為硬度值大小:淬火介質(zhì)20℃>50℃>90℃。對該固溶參數(shù)合金的硬化曲線進行擬合(見圖3),獲得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在20℃時合金平均硬度值相比50℃和90℃,分別高出9 HV0.2和19 HV0.2。以上結果表明:淬火介質(zhì)溫度對時效硬度影響的大小取決于固溶參數(shù),合金的固溶程度越充分,其對時效硬度的影響效果越顯著;具體表現(xiàn)為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越低,合金的硬度值越大。2.2 組織影響規(guī)律

擬合曲線,時效,合金,固溶處理


圖4為520℃×24 h固溶,20℃/50℃/90℃冷卻+230℃×10 h時效條件下試驗合金的組織。由圖4可知:不管何種狀態(tài),時效析出相主要包括點狀相和針狀相,相關文獻表明以上兩相都為強化相Mg5(Gd,Y)[13];基體晶粒內(nèi)都包含起強化作用的層錯相[14]。隨著固溶冷卻介質(zhì)溫度的升高,其組織差異性主要包括:(1)針狀相數(shù)量占逐漸增多,見圖4(a~c);(2)針狀相尺寸逐漸增大,尤其是長度方向,見圖4(d~f);(3)層錯相逐漸減少,見圖4(g~i)。圖4 520℃×24 h固溶后以不同冷卻介質(zhì)溫度下冷卻+230℃×10 h時效后試驗合金的顯微組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處理對擠壓態(tài)Al-Zn-Mg-Cu合金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J]. 魏迪,楊莉,張堯成,盧王張,龐松,智雅婷.  金屬熱處理. 2020(05)
[2]雙級時效對變形2A12鋁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 閆凡,徐健,張星,閆林.  金屬熱處理. 2020(04)
[3]高強耐熱稀土鎂合金研究進展[J]. 楊力祥,肖旅,周海濤,田瑩,李飛,曾小勤,孫寶德,李中權.  上海航天. 2019(02)
[4]鎂合金中的第二相顆粒強化[J]. 曾小勤,朱慶春,李揚欣,丁文江.  中國材料進展. 2019(03)
[5]稀土鎂合金研究與應用進展[J]. 曾小勤.  稀土信息. 2016(02)

博士論文
[1]高性能Mg-RE-TM系鎂合金中LPSO相和沉淀硬化相的復合強韌化研究[D]. 黃崧.重慶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高強度Mg-Gd-Y-Zn系鎂合金及其強化機制的研究[D]. 姚祎.西安理工大學 2019
[2]新型高合金化7xxx系鋁合金淬火敏感性研究[D]. 陳金生.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2017
[3]固溶和時效對三種Mg-Gd-Y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D]. 王戰(zhàn)華.西安工業(yè)大學 2015
[4]6082和6061鋁合金淬火敏感性及微觀組織研究[D]. 溫柳.中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0343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30343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be0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