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間隙旋轉(zhuǎn)電弧熔化極活性氣體保護焊視覺焊縫偏差檢測
本文選題:窄間隙 + 旋轉(zhuǎn)電弧。 參考:《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摘要】:針對旋轉(zhuǎn)電弧窄間隙熔化極活性氣體保護焊多層單道焊焊縫跟蹤需要,提出一種基于被動視覺傳感的焊縫偏差識別方法.首先通過旋轉(zhuǎn)電弧位置傳感器和處于觸發(fā)工作模式的CCD攝像機獲取電弧旋轉(zhuǎn)到坡口左側(cè)和坡口右側(cè)時的焊接圖像,然后根據(jù)圖像灰度直方圖特點,構(gòu)建了自適應雙閾值獲取算法.大閾值用于獲取電弧區(qū)域進而得到電弧中心位置;小閾值用于獲取坡口工件區(qū)域,進而通過計算水平方向一階差分得到坡口邊緣.通過對比一個電弧旋轉(zhuǎn)周期內(nèi)獲取的兩幅圖像,可計算電弧旋轉(zhuǎn)中心和坡口中心的偏差,得到焊縫偏差.該偏差檢測算法高效、可靠且可避免坡口底部改變帶來的誤差,同時可用于不同偏差算法的比較和融合.
[Abstract]:Aiming at the need of seam tracking in multi-layer single-pass welding with narrow gap of rotating arc, a method of weld deviation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passive vision sensor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welding images of arc rotating to the left and right of the groove are obtained by rotating the arc position sensor and the CCD camera in the trigger mod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y histogram of the image, the welding image is obtained when the arc rotates to the left and the right of the groove. An adaptive double threshold acquisition algorithm is constructed. A large threshold is used to obtain the arc region and a small threshold is used to obtain the groove workpiece area, and then the edge of the groove is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the first order differenc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By comparing two images obtained in one arc rotation cycle, the deviation of arc rotation center and groove center can be calculated, and the weld seam deviation can be obtained. The error detection algorithm is efficient, reliable and can avoid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comparison and fusion of different deviation algorithms.
【作者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現(xiàn)代造船技術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005107,51475218)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BK2011509) 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 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項目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資助
【分類號】:TG4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朋,張富巨,羅傳紅;窄間隙焊自動跟蹤系統(tǒng)中小坡口面角坡口棱邊的圖像檢測[J];焊接技術;2001年01期
2 王克鴻,湯新臣,劉永,徐越蘭,虞劍;富氬氣保焊熔池信息視覺檢測方法試驗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4年06期
3 陳小奇;黃石生;;視覺系統(tǒng)在窄間隙焊縫自動跟蹤的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加友;朱征宇;任彥勝;楊峰;;窄間隙焊縫跟蹤電弧傳感方法及特性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2 王平;焊接熔池信息圖像檢測和處理[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9期
3 王克鴻;朱平;張德庫;朱武營;;鍍鉻層表面等離子束流加熱區(qū)視覺信息檢測試驗[J];焊接學報;2005年10期
4 王克鴻;游秋榕;沈瑩吉;;基于視覺的MAG焊氣孔缺陷圖像特征初步探討[J];焊接學報;2006年12期
5 王克鴻;沈瑩吉;游秋榕;張德庫;;合金鋼熔化極氣保焊熔池灰度圖像特征試驗[J];焊接學報;2007年06期
6 王德民;高進強;武傳松;張世亮;;GMAW短路過渡焊接熔池的視覺檢測[J];焊接學報;2008年10期
7 王偉,鄒奇仕,朱六妹,宋國軍;焊縫激光跟蹤實時圖像處理方法的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8 陳丹;李靜;黃元元;徐中路;張_";;基于粗定位與組件樹的MAG焊圖像熔池邊緣提取算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年05期
9 梁志敏;趙雙雙;張梅梅;高洪明;;基于紅外透過濾光片的P-GMAW熔池圖像傳感[J];焊接學報;2014年02期
10 楊嘉佳;王克鴻;吳統(tǒng)立;孫科;;鋁合金雙絲脈沖MIG焊雙向熔池同步視覺傳感及圖像處理[J];機械工程學報;201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夢醒;孫大為;蔡艷;李芳;吳毅雄;;基于LinLog感光技術的熔池圖像采集系統(tǒng)研究[A];第十六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克鴻;基于視覺的熔池過程特征提取方法及智能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夢醒;基于數(shù)字圖像的短路過渡焊熔池形態(tài)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劉敏;MAG單面焊雙面自由成形工藝與視覺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3 王文凱;基于弧焊機器人接縫視覺信息檢測與識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4 朱武營;鋼管膛線等離子弧強化及圖像采集技術[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5 游秋榕;基于熔池視覺的MAG焊焊接缺陷特征識別[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6 于景寶;高速雙絲鋁合金氣體保護焊接工藝方法和熔池過渡行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7 賈陽;雙絲氣體保護焊熔池視覺檢測與特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8 楊燕;焊接過程實時監(jiān)測與質(zhì)量分析系統(tǒng)[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9 趙傳敏;熔池圖像特征識別的傅立葉變換方法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沈瑩吉;MAG焊熔池視覺特征與質(zhì)量信息識別[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宋永倫;李俊岳;吳仁育;盧元軍;;弧焊區(qū)圖象信息的光譜傳感技術[J];焊接學報;1992年02期
2 王建軍,林濤,陳善本,胡軍川;基于視覺技術的鋁合金TIG焊接過程自適應控制[J];焊接學報;2003年04期
3 楊運強,宋永倫,李俊岳,李桓;熔滴過渡光譜傳感與控制的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4年02期
4 胡慶云,徐建英;人眼明暗分界感覺的計算機模擬[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1999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麗麗,李學偉;CO_2氣體保護焊在我公司的推廣及應用[J];煤礦機械;2002年08期
2 蔚紅;;CO_2氣體保護焊平板對接操作技巧[J];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魏國;;CO_2氣體保護焊飛濺產(chǎn)生的原因及減少措施[J];機械工人;2006年06期
4 劉俊良;劉社琴;曾祥泉;;減少CO_2氣體保護焊飛濺的方法[J];機械工人;2006年11期
5 ;CO_2氣體保護焊對電源有什么要求[J];電焊機;2007年08期
6 彭存嶺;劉洪章;賈征;李小松;趙書全;;淺談CO_2氣體保護焊接中的幾個問題[J];鍋爐制造;2009年06期
7 孫明越;;淺談CO_2氣體保護焊產(chǎn)生飛濺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硅谷;2010年05期
8 王緒橋;;CO_2氣體保護焊工藝應用[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0年10期
9 孫子建;;蘇聯(lián)CO_2氣體保護焊接會媝側(cè),
本文編號:18322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83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