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泛區(qū)粉土路基強夯質量研究分析
本文關鍵詞:黃泛區(qū)粉土路基強夯質量研究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粉土路基 強夯施工 施工工藝 壓實度 回彈模量 承載力 質量控制
【摘要】:由于黃泛區(qū)土質主要以粉土為主,該區(qū)域內(nèi)新建高速公路路基主要由粉土填筑而成。而受粉土的特定性質影響,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時采用傳統(tǒng)的分層碾壓壓實方法存在功效低,壓實困難等缺點;這就需要探索粉土路基的新型壓實工藝和壓實方法,進而提高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強夯施工技術有著施工操作簡單,工程成本低,較傳統(tǒng)壓實施工效率高以及受施工季節(jié)性影響小的特點,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已被廣泛采用。近些年以來,在公路工程領域將強夯施工技術引入到公路路基施工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本文研究內(nèi)容依托山東省濟南市至東營市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為工程背景,試驗段選在黃泛區(qū)以粉土作為路基主要填筑材料的施工路段,采用強夯施工工藝進行實地現(xiàn)場試驗研究。首先是確定強夯粉土路基的試驗方案,選取不同的試驗方案分別進行現(xiàn)場試夯研究,分析了路基在不同路基填筑高度、不同夯擊次數(shù)下路基的沉降量、不同深度處的壓實度、含水率及土體承載力情況,以確定最終強夯粉土路基的強夯施工參數(shù),主要是路基的填筑高度、夯擊能以及夯擊次數(shù)等。同時建立了在一定夯擊能、一定填筑高度下,路基沉降量與夯擊次數(shù)間的關系公式。其次在確定了強夯試驗方案后,對強夯路基前的土體初始壓實度、初始含水率以及路基承載力等物理力學指標進行檢測,強夯施工過程中由點夯和面夯兩種施工形式組成,采用先點夯,后面夯的施工順序;期間分別對兩種施工形式后的路基進行檢測,分析內(nèi)部土體的壓實度以及承載力空間分布規(guī)律。通過強夯前、點夯后和面夯后路基呈現(xiàn)出的壓實度以及承載力空間分布規(guī)律來評價強夯施工技術加固路基的質量效果。依據(jù)面夯結束后路基整體在不同位置、不同深度處呈現(xiàn)出的土體壓實度空間分布規(guī)律以及路基的回彈模量和路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規(guī)范設計以及工程質量要求來評價黃泛區(qū)粉土路基的強夯加固效果。最后得到路基在強夯作用下能夠滿足施工和設計要求,提出了適用于黃泛區(qū)粉土路基的強夯施工參數(shù),并進一步對其進行優(yōu)化。本文研究內(nèi)容不僅可以為黃泛區(qū)粉土路基在強夯施工提供現(xiàn)場試驗經(jīng)驗,同時也建立一種適用于不良土質在傳統(tǒng)分層碾壓難以壓實情況下的新型路基壓實施工工藝,有利于強夯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進一步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粉土路基 強夯施工 施工工藝 壓實度 回彈模量 承載力 質量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16.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19
- 1.1 研究背景11-14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4-18
- 1.2.1 強夯法數(shù)值分析的研究現(xiàn)狀14-15
- 1.2.2 強夯法加固機理研究現(xiàn)狀15-17
- 1.2.3 強夯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17-18
-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18-19
- 第2章 強夯法加固路基作用機理及影響因素19-27
- 2.1 強夯法理論分析19-23
- 2.1.1 概述19
- 2.1.2 強夯加固機理分析19-21
- 2.1.3 振動波加固理論21-23
- 2.2 影響強夯加固效果因素分析23-26
- 2.2.1 夯擊能23-24
- 2.2.2 夯錘底面積24
- 2.2.3 夯擊次數(shù)24-25
- 2.2.4 夯點布置25
- 2.2.5 土體自身因素25-26
- 2.3 本章小結26-27
- 第3章 黃泛區(qū)粉土路基土質特性27-35
- 3.1 界限含水率試驗27
- 3.2 擊實試驗27-29
- 3.2.1 試驗數(shù)據(jù)28-29
- 3.2.2 數(shù)據(jù)結果整理29
- 3.3 承載比(CBR)試驗29-31
- 3.4 土工顆粒分析試驗31-34
- 3.4.1 試驗數(shù)據(jù)31-33
- 3.4.2 數(shù)據(jù)整理33-34
- 3.5 本章小結34-35
- 第4章 黃泛區(qū)強夯路基方案35-65
- 4.1 試驗方案35-38
- 4.1.1 試驗段選取35
- 4.1.2 強夯施工工藝與工況設計35-38
- 4.1.3 強夯施工設備38
- 4.2 試驗檢測內(nèi)容38-63
- 4.2.1 沉降量38-44
- 4.2.2 單點夯擊壓實度44-55
- 4.2.3 靜力觸探承載力試驗55-63
- 4.3 本章小結63-65
- 第5章 強夯質量空間分布特征65-79
- 5.1 夯實關鍵指標控制65
- 5.2 強夯路基施工工藝流程65-66
- 5.3 點夯完成后路基承載力66-70
- 5.4 面夯完成后的路基承載力70-75
- 5.5 面夯完成后路基壓實度75-78
- 5.6 本章小結78-79
- 第6章 強夯路基強度評價79-94
- 6.1 路基回彈模量79-92
- 6.1.1 路基中央位置處回彈模量81-86
- 6.1.2 路基邊坡位置處回彈模量86-92
- 6.2 路基承載力92-93
- 6.3 本章小結93-94
- 第7章 結論與展望94-97
- 7.1 結論94-95
- 7.2 創(chuàng)新點95
- 7.3 展望95-97
- 參考文獻97-100
- 致謝100-10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論文發(fā)表及科研情況10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洋;張鐸;閆鴻翔;;吹填土強夯加排水地基處理的數(shù)值分析與應用[J];巖土力學;2013年05期
2 薛茹;李廣慧;;動力排水固結法加固軟土路基孔隙水壓力長消規(guī)律數(shù)值分析[J];鐵道建筑;2011年03期
3 王繼果;周峰;董祥;;動力排水固結法數(shù)值分析及工程應用[J];山西建筑;2009年15期
4 呂秀杰;龔曉南;李建國;;強夯法施工參數(shù)的分析研究[J];巖土力學;2006年09期
5 牛志榮,楊桂通;沖擊荷載下土體位移特征研究[J];巖土力學;2005年11期
6 蔡袁強,陳仁偉,徐長節(jié);強夯加固機理的大變形數(shù)值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5年01期
7 逯海,水偉厚;強夯法有效加固深度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8 楊建國,彭文軒,劉東燕;強夯法加固的主要設計參數(shù)研究[J];巖土力學;2004年08期
9 高廣運,顧中華,周群利;強夯加固地基大變形動力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J];地下空間;2004年02期
10 高一峰,柴賀軍,楊建國,沈康健;土石混填路基強夯壓實試驗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03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永紅;低能強夯與真空降水聯(lián)合法機理探討及在深圳的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牛志榮;土體動力壓密問題及其工程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趙婉;強夯法在處理山區(qū)回填土地基中的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2 盧昱君;不同直徑夯錘強夯加固回填土地基的動力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3 陳超;沖擊碾壓在黃泛區(qū)地基與路基壓實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時林軍;紅粘土填方路基強夯加固效果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姜志強;深層淤泥場地的雙層強夯置換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6 陳景河;強夯法在廣西應用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7 劉司坤;強夯法處理高速公路砂土液化地基的實踐與理論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6414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4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