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0+80+48)m連續(xù)梁橋地震響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8-11 21:53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具有整體性能好、結構剛度大、變形小等優(yōu)點。加上這種橋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均較為成熟,施工質量和施工工期能得到控制,成橋后養(yǎng)護工作量小,上述種種優(yōu)點使得這種橋型在高速鐵路建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地震中橋梁設施的損壞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對隨后的救援工作造成巨大的困難,因此對連續(xù)梁橋的地震響應以及抗震性能分析就尤為重要。寶應特大橋跨寶應匝道連續(xù)梁是一座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該橋主梁全長257.3 m,跨徑組成為(48+2×80+48)m,本文應用Midas Civil建立了該橋的有限元模型,進行了多遇地震與罕遇地震下橋梁地震響應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在多遇地震情況下,應用反應譜法在有無列車活載兩種工況下分別進行了順橋向和橫橋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響應分析,對比分析發(fā)現,列車活載的影響很小。(2)選取3條地震波記錄,運用時程分析法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響應分析,并與反應譜法分析結果進行比較。(3)研究連續(xù)梁橋罕遇地震下的地震響應,分析墩底塑性鉸狀態(tài)、墩頂位移值,并且基于塑性轉角得到橋墩延性量值。(4)對比墩底固結模型和考慮樁—土作用模型,通過分析兩種基礎下墩頂位...
【文章頁數】: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橋梁結構的震害
1.1.1 概述
1.1.2 破壞形式
1.1.3 橋梁震害原因
1.2 橋墩的延性設計
1.3 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方法
1.3.1 反應譜分析
1.3.2 時程分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大橋概況
2.1.1 布置情況
2.1.2 設計參數
2.1.3 荷載參數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主梁和橋墩
2.2.2 支座的模擬
2.2.3 樁-土作用模擬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多遇地震下連續(xù)梁橋響應分析
3.1 結構特性計算
3.1.1 模態(tài)分析基本原理及方法
3.1.2 自振模態(tài)分析
3.2 反應譜分析
3.2.1 設計反應譜曲線
3.2.2 順橋向震動分量作用計算結果
3.2.3 橫橋向震動分量作用計算結果
3.2.4 結果分析
3.3 時程分析
3.3.1 地震波的選取
3.3.2 阻尼系數
3.3.3 地震波的輸入
3.3.4 EI-centro波時程分析結果
3.3.5 Holly波時程分析結果
3.3.6 Imperial波時程分析結果
3.3.7 結果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罕遇地震下連續(xù)梁橋響應分析
4.1 基本假設
4.2 橋墩彈塑性模擬
4.3 塑性鉸的建立
4.3.1 塑性鉸長度
4.3.2 塑性鉸類型
4.3.3 塑性鉸參數
4.4 橋墩延性要求
4.5 地震波的輸入
4.6 順橋向罕遇地震時程分析
4.6.1 塑性鉸狀態(tài)分析
4.6.2 地震響應分析
4.7 橫橋向罕遇地震時程分析
4.7.1 塑性鉸狀態(tài)分析
4.7.2 地震響應分析
4.8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不同地基和基礎對地震響應分析的影響
5.1 不同基礎形式對地震響應的影響
5.1.1 順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1.2 橫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1.3 結果分析
5.2 m取值對計算結果的影響
5.2.1 順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2.2 橫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675460
【文章頁數】: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橋梁結構的震害
1.1.1 概述
1.1.2 破壞形式
1.1.3 橋梁震害原因
1.2 橋墩的延性設計
1.3 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方法
1.3.1 反應譜分析
1.3.2 時程分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大橋概況
2.1.1 布置情況
2.1.2 設計參數
2.1.3 荷載參數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主梁和橋墩
2.2.2 支座的模擬
2.2.3 樁-土作用模擬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多遇地震下連續(xù)梁橋響應分析
3.1 結構特性計算
3.1.1 模態(tài)分析基本原理及方法
3.1.2 自振模態(tài)分析
3.2 反應譜分析
3.2.1 設計反應譜曲線
3.2.2 順橋向震動分量作用計算結果
3.2.3 橫橋向震動分量作用計算結果
3.2.4 結果分析
3.3 時程分析
3.3.1 地震波的選取
3.3.2 阻尼系數
3.3.3 地震波的輸入
3.3.4 EI-centro波時程分析結果
3.3.5 Holly波時程分析結果
3.3.6 Imperial波時程分析結果
3.3.7 結果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罕遇地震下連續(xù)梁橋響應分析
4.1 基本假設
4.2 橋墩彈塑性模擬
4.3 塑性鉸的建立
4.3.1 塑性鉸長度
4.3.2 塑性鉸類型
4.3.3 塑性鉸參數
4.4 橋墩延性要求
4.5 地震波的輸入
4.6 順橋向罕遇地震時程分析
4.6.1 塑性鉸狀態(tài)分析
4.6.2 地震響應分析
4.7 橫橋向罕遇地震時程分析
4.7.1 塑性鉸狀態(tài)分析
4.7.2 地震響應分析
4.8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不同地基和基礎對地震響應分析的影響
5.1 不同基礎形式對地震響應的影響
5.1.1 順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1.2 橫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1.3 結果分析
5.2 m取值對計算結果的影響
5.2.1 順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2.2 橫橋向地震作用下結果分析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675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67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