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基的沉降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4 07:03
對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基拓寬改造后新老路基的沉降行為和路面結構變形機制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基拓寬改造后的路徑不同區(qū)域的路基沉降在位移達到16~20 cm時基本趨于穩(wěn)定,柔性位移計監(jiān)測得到的土工格柵位移伸縮量(約2 mm)遠小于破壞極限值;加土工格柵對路基路面沉降效果影響較小,但是可以對基層的附加應變起到抑制作用,從而緩解差異沉降。無論是上面層、中面層還是下面層,無荷載、靜荷載、動荷載和卸載后的應變都隨著距離舊路基中心線距離的增加而先增加至峰值而后逐漸減小,且應變峰值都未出現在新舊路基連接處,而是在距離路基連接處約1 m位置。
【文章來源】:公路工程. 2020,45(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基路面觀測點的布置
圖5為距路基中心線不同位置處的路面沉降曲線,分別列出了距路基1.6、3.2、4.8、6.4、8.0 m處的路面沉降曲線。距路基中心線1.6 m處的D1和D6點的最大沉降量約2.5 mm,距路基中心線3.2 m處的D2和D7點的最大沉降量約4.9 mm,距路基中心線4.8 m處的D3和D8點的最大沉降量約7.6 mm,距路基中心線6.4 m處的D4和D9點的最大沉降量約10.4 mm,距路基中心線8.0 m處的D5和D10點的最大沉降量約15.8 mm。可見,隨著距路基中心線距離的增加,路面最大沉降量呈現逐漸增大的特征,且當地基沉降量高于14 cm時,路基路面的沉降開始呈現收斂并趨于穩(wěn)定的特征。圖4 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面橫向沉降曲線
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面橫向沉降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高速公路路基與橋涵過渡段的施工技術[J]. 許力公. 居舍. 2019(28)
[2]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J]. 吳麗萍. 黑龍江科學. 2019(18)
[3]路堤荷載作用下軟土硬殼層地基沉降計算[J]. 毛成琦,安泰瑩,毛艷蕾. 北方交通. 2019(09)
[4]基于LoRa的鐵路路基沉降數據采集系統(tǒng)設計[J]. 劉夢,王小平,馬月輝.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19(09)
[5]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術分析[J]. 那學順. 價值工程. 2019(25)
[6]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沉降變形的預測分析[J]. 劉建超. 交通世界. 2019(24)
[7]反復水位作用下的深厚灘涂路基沉降及預測研究[J]. 蔡俊華. 公路交通科技. 2019(08)
[8]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控制技術應用探討[J]. 郭金樹. 交通世界. 2019(23)
[9]礦山法地鐵隧道下穿既有鐵路路基影響研究[J]. 沈亞威.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 2019(07)
[10]隧道下穿工程對高速鐵路路基沉降的影響研究[J]. 陳威. 決策探索(中). 2019(07)
本文編號:3567905
【文章來源】:公路工程. 2020,45(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基路面觀測點的布置
圖5為距路基中心線不同位置處的路面沉降曲線,分別列出了距路基1.6、3.2、4.8、6.4、8.0 m處的路面沉降曲線。距路基中心線1.6 m處的D1和D6點的最大沉降量約2.5 mm,距路基中心線3.2 m處的D2和D7點的最大沉降量約4.9 mm,距路基中心線4.8 m處的D3和D8點的最大沉降量約7.6 mm,距路基中心線6.4 m處的D4和D9點的最大沉降量約10.4 mm,距路基中心線8.0 m處的D5和D10點的最大沉降量約15.8 mm。可見,隨著距路基中心線距離的增加,路面最大沉降量呈現逐漸增大的特征,且當地基沉降量高于14 cm時,路基路面的沉降開始呈現收斂并趨于穩(wěn)定的特征。圖4 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面橫向沉降曲線
公路隧道下穿鐵路路面橫向沉降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高速公路路基與橋涵過渡段的施工技術[J]. 許力公. 居舍. 2019(28)
[2]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J]. 吳麗萍. 黑龍江科學. 2019(18)
[3]路堤荷載作用下軟土硬殼層地基沉降計算[J]. 毛成琦,安泰瑩,毛艷蕾. 北方交通. 2019(09)
[4]基于LoRa的鐵路路基沉降數據采集系統(tǒng)設計[J]. 劉夢,王小平,馬月輝.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19(09)
[5]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術分析[J]. 那學順. 價值工程. 2019(25)
[6]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沉降變形的預測分析[J]. 劉建超. 交通世界. 2019(24)
[7]反復水位作用下的深厚灘涂路基沉降及預測研究[J]. 蔡俊華. 公路交通科技. 2019(08)
[8]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控制技術應用探討[J]. 郭金樹. 交通世界. 2019(23)
[9]礦山法地鐵隧道下穿既有鐵路路基影響研究[J]. 沈亞威.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 2019(07)
[10]隧道下穿工程對高速鐵路路基沉降的影響研究[J]. 陳威. 決策探索(中). 2019(07)
本文編號:3567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6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