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彎箱梁自行車橋地震響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14:13
為研究廈門市彎箱梁自行車橋的地震響應規(guī)律,采用SAP2000有限元軟件建立自行車高架橋三維殼體模型,在考慮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準作用及不同加載方向的基礎上,分別采用反應譜分析法和時程分析法進行該橋的動力響應分析。結果表明:自行車橋z方向位移分量最大,且z方向分量極值均發(fā)生在曲線分叉段;相對剪力而言,橋墩豎向支反力相對較小;E1和E2地震水準響應情況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橋梁結構未進入塑形狀態(tài),抗震性能良好,安全性指標較高;反應譜法計算得到的響應包絡值相對3條不同的地震時程結果的峰值大,在實際橋梁抗震分析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兩者的分析結果。文章研究結果對今后自行車橋設計和抗震性能分析具有指導意義,并可為研究者對該類橋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借鑒。
【文章來源】:地震工程學報. 2020,4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地震波譜加速度同規(guī)范反應譜的對比曲線
選取的自行車橋第21聯包括分離直線段(第1跨)、整體直線段(第2跨)、分離曲線段(第3跨)、曲線分叉段(第4跨)和單幅曲線段(第5跨)5種典型橋跨結構形式,如圖 2(a)所示,其中第2跨整體直線段模型圖見圖 2(c)所示。3.4 計算工況
表5 自行車橋前3階振型結果Table 5 Results of the first three vibration modes of bicycle bridge 振型 周期/s 頻率/Hz 質量參與系數 x軸方向 y軸方向 z軸方向 繞z軸方向 1階 0.29 3.448 0.002 0.007 0.25 0.015 2階 0.284 3.521 0.008 0.024 0.006 0.052 3階 0.206 4.854 0.061 0.13 0.015 0.24表6 地震作用下自行車橋最大位移及出現位置(單位:mm)Table 6 Maximum displacement and occurring position of bicycle bridge under earthquake (Unit:mm) 工況編號 1-1 1-3 1-2 1-4 x方向分量 最大值 1.05 5.6 1.4 4.9 出現位置 第5跨跨中 y方向分量 最大值 1.68 3.5 1.68 5.6 出現位置 第5跨跨中 第4跨跨中 z方向分量 最大值 2.38 8.4 2.92 14 出現位置 第4跨跨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水北調工程某高墩公路斜交橋抗震分析[J]. 付立彬,張敏,付娟. 施工技術. 2018(16)
[2]中國筑路機械學術研究綜述·2018[J]. 馬建,孫守增,芮海田,王磊,馬勇,張偉偉,張維,劉輝,陳紅燕,劉佼,董強柱. 中國公路學報. 2018(06)
[3]城市立交中分叉曲線橋梁地震響應研究[J]. 王天利,李青寧. 自然災害學報. 2018(03)
[4]中國特色綠色交通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與對策研究[J]. 楊新苗,王亞華,田中興.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8(05)
[5]大跨度橋梁結構多級地震響應研究[J]. 何江,王玉振. 地震工程學報. 2018(01)
[6]斜拉-連續(xù)梁組合結構橋梁動力特性及地震響應分析[J]. 梁師俊,朱海東.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18(01)
[7]大連長山矮塔斜拉橋抗震性能三維數值分析[J]. 崔春義,孟坤,程學磊,楊剛.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 2017(03)
[8]簡支梁橋縱向地震碰撞響應研究[J]. 陳彥江,于連杰,劉良,胡彤,錢亞運. 自然災害學報. 2016(02)
[9]基于綠色交通理念的生態(tài)新區(qū)交通規(guī)劃與實踐[J]. 吳昊靈,袁振洲,田鈞方,李慧軒.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4(02)
[10]荷蘭自行車交通的歷史演進及規(guī)劃設計[J]. 馮建喜,馬汀·戴斯特,揚·普瑞爾維茨. 國際城市規(guī)劃. 2013(03)
本文編號:3475891
【文章來源】:地震工程學報. 2020,4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地震波譜加速度同規(guī)范反應譜的對比曲線
選取的自行車橋第21聯包括分離直線段(第1跨)、整體直線段(第2跨)、分離曲線段(第3跨)、曲線分叉段(第4跨)和單幅曲線段(第5跨)5種典型橋跨結構形式,如圖 2(a)所示,其中第2跨整體直線段模型圖見圖 2(c)所示。3.4 計算工況
表5 自行車橋前3階振型結果Table 5 Results of the first three vibration modes of bicycle bridge 振型 周期/s 頻率/Hz 質量參與系數 x軸方向 y軸方向 z軸方向 繞z軸方向 1階 0.29 3.448 0.002 0.007 0.25 0.015 2階 0.284 3.521 0.008 0.024 0.006 0.052 3階 0.206 4.854 0.061 0.13 0.015 0.24表6 地震作用下自行車橋最大位移及出現位置(單位:mm)Table 6 Maximum displacement and occurring position of bicycle bridge under earthquake (Unit:mm) 工況編號 1-1 1-3 1-2 1-4 x方向分量 最大值 1.05 5.6 1.4 4.9 出現位置 第5跨跨中 y方向分量 最大值 1.68 3.5 1.68 5.6 出現位置 第5跨跨中 第4跨跨中 z方向分量 最大值 2.38 8.4 2.92 14 出現位置 第4跨跨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水北調工程某高墩公路斜交橋抗震分析[J]. 付立彬,張敏,付娟. 施工技術. 2018(16)
[2]中國筑路機械學術研究綜述·2018[J]. 馬建,孫守增,芮海田,王磊,馬勇,張偉偉,張維,劉輝,陳紅燕,劉佼,董強柱. 中國公路學報. 2018(06)
[3]城市立交中分叉曲線橋梁地震響應研究[J]. 王天利,李青寧. 自然災害學報. 2018(03)
[4]中國特色綠色交通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與對策研究[J]. 楊新苗,王亞華,田中興.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8(05)
[5]大跨度橋梁結構多級地震響應研究[J]. 何江,王玉振. 地震工程學報. 2018(01)
[6]斜拉-連續(xù)梁組合結構橋梁動力特性及地震響應分析[J]. 梁師俊,朱海東.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18(01)
[7]大連長山矮塔斜拉橋抗震性能三維數值分析[J]. 崔春義,孟坤,程學磊,楊剛.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 2017(03)
[8]簡支梁橋縱向地震碰撞響應研究[J]. 陳彥江,于連杰,劉良,胡彤,錢亞運. 自然災害學報. 2016(02)
[9]基于綠色交通理念的生態(tài)新區(qū)交通規(guī)劃與實踐[J]. 吳昊靈,袁振洲,田鈞方,李慧軒.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4(02)
[10]荷蘭自行車交通的歷史演進及規(guī)劃設計[J]. 馮建喜,馬汀·戴斯特,揚·普瑞爾維茨. 國際城市規(guī)劃. 2013(03)
本文編號:34758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7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