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鋼腹板組合梁部分斜拉橋力學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30 22:59
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將“波形鋼腹板橋”與“矮塔斜拉橋”兩種新橋型有機結合。利用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橋,可有效避免混凝土預應力箱梁橋常見的腹板開裂問題,并能充分發(fā)揮預應力施加效率高、自重降低、施工周期短等優(yōu)點;借助于部分斜拉橋,可實現(xiàn)剛柔并濟的新橋型。由于具有上述優(yōu)點,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在國內(nèi)外橋梁工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為進一步推廣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的工程應用,且為該新型橋梁提供理論模型與科學依據(jù),本文以理論分析與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其索梁活載比、無索區(qū)的長度以及塔梁剛度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結論包括:(1)針對波形鋼腹板具有較小軸向剛度的特點,計入了斜拉索水平分力對波形鋼腹板主梁撓度的影響,給出了適用于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的索梁活載比公式。(2)利用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仿真相結合的方法驗證文中索梁活載比公式的準確性。結果表明,文中索梁活載比公式具有較高精度。開展參數(shù)分析,定量研究了拉索面積、拉索傾角、主梁截面慣性矩等參數(shù)對索梁荷載比的影響,并明確了常規(guī)索梁活載比公式及文中索梁活載比公式的適用范圍。(3)基于數(shù)值仿真方法開展參數(shù)分析,明確了邊中跨比、塔旁無索區(qū)長度、中跨跨中無索區(qū)...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法國Cognac橋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引進了這種新型組合結構橋梁技術,于1993年建成了日本第一[5,6]
2005 光山潑河大橋4 跨先簡支后連續(xù)箱梁4×30 吊裝施工2006 寧波甬新河橋 3 跨連續(xù)梁 24+40+24 支架施工2008 青海三道河橋 簡支梁 1×50 支架施工2010 河南衛(wèi)河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47+52+47 支架施工2011 鄄城黃河公路大橋 13 跨連續(xù)梁 70+11×120+70 懸臂施工2012 南京四橋滁河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58+96+58 懸臂施工2013 桃花峪黃河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75+135+75 懸臂施工2013 邢臺南水北調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70+120+70 懸臂施工.2 部分斜拉橋的發(fā)展概況1980 年,Christian Menn 設計的 Ganter 大橋在瑞士的一個山谷內(nèi)建成并通車使用[11],其被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板懸掛在較矮的橋塔上,該斜拉板可看作剛性的拉索,該橋被認為拉—連續(xù)體系橋梁的開端,Ganter 大橋的出現(xiàn)為部分斜拉橋的成型奠定了基礎,如圖 1-示。
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3 日本小田原港橋1998 年,瑞士開始對部分斜拉橋研究并建成了五跨連續(xù)部分斜拉橋體系的 Sunniberg 橋[17]。Sunniberg 橋的塔跨比為 1/75,與日本模式的部分斜拉橋塔跨相比較小,Sunniberg 橋發(fā)展了部分斜拉橋的另一分支,其主梁更接近于斜拉橋而不是連續(xù)梁。我國對于部分斜拉橋的研究較晚,2000 年我國建成了國內(nèi)第一座部分斜拉橋—蕪湖長江大橋,該橋是一座鋼桁架公鐵兩用橋,是當時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部分斜拉橋。此后部分斜拉橋在我國發(fā)展迅速,相關研究人員對該結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國內(nèi)修建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斜拉橋如表 1-3 所示。表1-3 國內(nèi)修建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斜拉橋編號 橋名 結構體系 跨度(m) 建成年份1 蕪湖長江大橋 塔梁固結 180+312+180 20002 漳州戰(zhàn)備大橋 塔梁固結 80.8+132+80.8 20013 蘭州小西湖黃河橋 塔梁固結 81.2+136+81.2 20034 宿遷南二環(huán)大橋 塔墩固結、塔梁分離 66+110+66 20055 江珠荷麻溪大橋 塔墩梁固結 125+230+125 20071.1.3 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的發(fā)展概況21 世紀初,日本將波形鋼腹板梁應用到部分斜拉橋中并建成了日見橋和栗東橋兩座新型橋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波形鋼腹板組合結構矮塔斜拉橋的發(fā)展與應用[J]. 鄧國良,陳靜,鄧文琴,梁志雯. 中外公路. 2016(03)
[2]縱橫向荷載作用下簡支梁的彎曲變形分析[J]. 楊敬林,張琴,徐春霞,崔浩. 江西科學. 2015(05)
[3]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的發(fā)展及其在橋梁工程的應用[J]. 范靜磊. 中國市政工程. 2014(04)
[4]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振動頻率分析與試驗[J]. 冀偉,劉世忠,藺鵬臻. 中國公路學報. 2013(05)
[5]大跨度矮塔斜拉橋結構靜動力特性分析[J]. 王立峰,劉龍,肖子旺. 中外公路. 2013(03)
[6]波形鋼腹板PC箱梁橋的施工技術與效益分析[J]. 王侃,王用中. 施工技術. 2012(17)
[7]國內(nèi)外矮塔斜拉橋發(fā)展概況探討[J]. 馬書強. 中國水運(下半月). 2011(12)
[8]矮塔斜拉橋索梁活載比的特性研究[J]. 陳從春. 公路交通科技. 2009(01)
[9]潑河大橋結構靜力承載性能有限元分析[J]. 戴本良. 交通標準化. 2008(04)
[10]高塔型矮塔斜拉橋初探[J]. 袁鈺,吳京. 公路. 2008(01)
博士論文
[1]矮塔斜拉橋近似分析方法研究[D]. 宋濤.長安大學 2016
[2]矮塔斜拉橋設計理論核心問題研究[D]. 陳從春.同濟大學 2006
[3]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剪力滯效應問題研究[D]. 吳文清.東南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地錨式混凝土獨斜塔斜拉橋結構體系及受力性能研究[D]. 羅小燁.重慶交通大學 2017
[2]V形雙拱獨塔斜拉橋結構參數(shù)研究[D]. 殷任宏.長安大學 2017
[3]波形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受力性能研究[D]. 郭理學.鄭州大學 2017
[4]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力學性能研究[D]. 李沛豐.東南大學 2016
[5]矮塔斜拉橋設計參數(shù)的優(yōu)化[D]. 黃德春.重慶交通大學 2015
[6]矮塔斜拉橋斜拉索結構和受力行為研究[D]. 梁愛霞.西南交通大學 2009
[7]矮塔斜拉橋結構受力特性研究[D]. 徐洪權.浙江大學 2008
[8]部分斜拉橋的界定和概念設計研究[D]. 龔匡敏.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67581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法國Cognac橋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引進了這種新型組合結構橋梁技術,于1993年建成了日本第一[5,6]
2005 光山潑河大橋4 跨先簡支后連續(xù)箱梁4×30 吊裝施工2006 寧波甬新河橋 3 跨連續(xù)梁 24+40+24 支架施工2008 青海三道河橋 簡支梁 1×50 支架施工2010 河南衛(wèi)河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47+52+47 支架施工2011 鄄城黃河公路大橋 13 跨連續(xù)梁 70+11×120+70 懸臂施工2012 南京四橋滁河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58+96+58 懸臂施工2013 桃花峪黃河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75+135+75 懸臂施工2013 邢臺南水北調大橋 3 跨連續(xù)梁 70+120+70 懸臂施工.2 部分斜拉橋的發(fā)展概況1980 年,Christian Menn 設計的 Ganter 大橋在瑞士的一個山谷內(nèi)建成并通車使用[11],其被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板懸掛在較矮的橋塔上,該斜拉板可看作剛性的拉索,該橋被認為拉—連續(xù)體系橋梁的開端,Ganter 大橋的出現(xiàn)為部分斜拉橋的成型奠定了基礎,如圖 1-示。
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3 日本小田原港橋1998 年,瑞士開始對部分斜拉橋研究并建成了五跨連續(xù)部分斜拉橋體系的 Sunniberg 橋[17]。Sunniberg 橋的塔跨比為 1/75,與日本模式的部分斜拉橋塔跨相比較小,Sunniberg 橋發(fā)展了部分斜拉橋的另一分支,其主梁更接近于斜拉橋而不是連續(xù)梁。我國對于部分斜拉橋的研究較晚,2000 年我國建成了國內(nèi)第一座部分斜拉橋—蕪湖長江大橋,該橋是一座鋼桁架公鐵兩用橋,是當時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部分斜拉橋。此后部分斜拉橋在我國發(fā)展迅速,相關研究人員對該結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國內(nèi)修建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斜拉橋如表 1-3 所示。表1-3 國內(nèi)修建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斜拉橋編號 橋名 結構體系 跨度(m) 建成年份1 蕪湖長江大橋 塔梁固結 180+312+180 20002 漳州戰(zhàn)備大橋 塔梁固結 80.8+132+80.8 20013 蘭州小西湖黃河橋 塔梁固結 81.2+136+81.2 20034 宿遷南二環(huán)大橋 塔墩固結、塔梁分離 66+110+66 20055 江珠荷麻溪大橋 塔墩梁固結 125+230+125 20071.1.3 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的發(fā)展概況21 世紀初,日本將波形鋼腹板梁應用到部分斜拉橋中并建成了日見橋和栗東橋兩座新型橋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波形鋼腹板組合結構矮塔斜拉橋的發(fā)展與應用[J]. 鄧國良,陳靜,鄧文琴,梁志雯. 中外公路. 2016(03)
[2]縱橫向荷載作用下簡支梁的彎曲變形分析[J]. 楊敬林,張琴,徐春霞,崔浩. 江西科學. 2015(05)
[3]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的發(fā)展及其在橋梁工程的應用[J]. 范靜磊. 中國市政工程. 2014(04)
[4]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振動頻率分析與試驗[J]. 冀偉,劉世忠,藺鵬臻. 中國公路學報. 2013(05)
[5]大跨度矮塔斜拉橋結構靜動力特性分析[J]. 王立峰,劉龍,肖子旺. 中外公路. 2013(03)
[6]波形鋼腹板PC箱梁橋的施工技術與效益分析[J]. 王侃,王用中. 施工技術. 2012(17)
[7]國內(nèi)外矮塔斜拉橋發(fā)展概況探討[J]. 馬書強. 中國水運(下半月). 2011(12)
[8]矮塔斜拉橋索梁活載比的特性研究[J]. 陳從春. 公路交通科技. 2009(01)
[9]潑河大橋結構靜力承載性能有限元分析[J]. 戴本良. 交通標準化. 2008(04)
[10]高塔型矮塔斜拉橋初探[J]. 袁鈺,吳京. 公路. 2008(01)
博士論文
[1]矮塔斜拉橋近似分析方法研究[D]. 宋濤.長安大學 2016
[2]矮塔斜拉橋設計理論核心問題研究[D]. 陳從春.同濟大學 2006
[3]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剪力滯效應問題研究[D]. 吳文清.東南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地錨式混凝土獨斜塔斜拉橋結構體系及受力性能研究[D]. 羅小燁.重慶交通大學 2017
[2]V形雙拱獨塔斜拉橋結構參數(shù)研究[D]. 殷任宏.長安大學 2017
[3]波形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受力性能研究[D]. 郭理學.鄭州大學 2017
[4]波形鋼腹板部分斜拉橋力學性能研究[D]. 李沛豐.東南大學 2016
[5]矮塔斜拉橋設計參數(shù)的優(yōu)化[D]. 黃德春.重慶交通大學 2015
[6]矮塔斜拉橋斜拉索結構和受力行為研究[D]. 梁愛霞.西南交通大學 2009
[7]矮塔斜拉橋結構受力特性研究[D]. 徐洪權.浙江大學 2008
[8]部分斜拉橋的界定和概念設計研究[D]. 龔匡敏.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675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6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