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速路網道路低溫時空分布及預警模型對比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U492.8
【圖文】:
本文研究區(qū)域為江蘇省境內的高速公路全路網,江蘇省地處我國東部沿海的平原地逡逑帶,水系分布密集,長江橫穿江蘇省南部,且江蘇省內有太湖、洪澤湖、高郵湖、駱馬逡逑湖等四大胡泊,其研究區(qū)地理環(huán)境和AWMS系統(tǒng)的交通氣象監(jiān)測站點分布見圖2-la。江逡逑蘇省高速公路布網較為發(fā)達,截至2016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600千米,密度達逡逑4.邋43千米/百平方千米,21個與外省相通的高速公路接口,雙向6車道以上的高速公路逡逑達到43%,全省高速公路縣級節(jié)點全覆蓋,在5年一次的全國公路養(yǎng)護管理檢查中,江逡逑蘇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總分蟬聯(lián)全國第一,高速公路通達程度、密度、服務能力均居全逡逑國領先水平[56_57]。當前具有19條主骨架高速路網和7座跨江高速公路大橋(長江二橋、逡逑三橋、四橋和蘇通大橋、潤揚大橋、泰州大橋、江陰大橋)的路網規(guī)模,本文選取寧宿逡逑徐高速、京滬高速、沿海高速、宿淮鹽高速、滬寧高速構成江蘇省內“三縱兩橫”的主逡逑干道布局作為重點研究,其主要高速公路路段分布如圖2-lb,主干高速概況見表2-1。逡逑ii8°o,on東邐120。0
2.邋2資料來源及質量控制逡逑本研究米用江蘇省氣象局布設在全省高速公路網的AWMS邋(Automatic邋Weather逡逑Monitoring邋System)系統(tǒng)165個交通氣象監(jiān)測站(見圖2-2)的逐分鐘監(jiān)測數(shù)據,截取逡逑2012年12月1日00時至2016年2月29日23時的4a冬季各交通氣象站相關氣象要素逡逑觀測數(shù)據,依據氣象學對冬季的定義,將上年12月首至次年2月底作為該年的冬季,逡逑例如2013年冬季分別由2012年12月,2013年1月和2013年2月的3個月組成,以此逡逑類推,共獲得2013,邋2014,邋2015,邋2016年的4年冬季交通氣象數(shù)據。其數(shù)據要素包括每分逡逑鐘監(jiān)測一次的3m氣溫、00cm路面溫度、-10cm路基溫度、相對濕度、風向、風速、降逡逑雨量、能見度等
南部有半數(shù)站點也可超過30%,而2月的低溫發(fā)生頻率是冬季3個月中相對最少的,逡逑北部在50%上下,南部部分站點小于20%,2月低溫頻率相對12月和1月偏少可能與臨逡逑近春季平均氣溫回暖有關。而-2°C和-5°C兩個低溫閾值下(圖3-3、圖3-4)也有類似逡逑的1月最多、2月最少的特點。1月往往又是春運高峰,因此,業(yè)務上相關部門對高速逡逑公路在冬季1月份的道面各程度低溫發(fā)生頻率時空變化規(guī)律的掌握和預報預警顯得尤為逡逑重要。逡逑總體上,江蘇全省的大部分交通氣象站點的路面在4a冬季中都會出現(xiàn)低于-5°C的逡逑道面極端低溫,其中沿海高速東北端的部分站點在1月出現(xiàn)了接近30%的道面極端低溫,逡逑是全江蘇省冬季低溫道路結冰風險最高的局部路段站點。但南部地區(qū)有不出現(xiàn)強低溫的逡逑站點甚至路段,江蘇省東南端少部分站點4a冬季3個月都沒有出現(xiàn)強低溫,其中在冬逡逑季2月份,江蘇省東南端與沿海高速的南段大部分站點路面都不會出現(xiàn)低于-5°C的道面逡逑極端低溫。逡逑18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凱;祝從文;;冬季北太平洋海溫主模態(tài)在1990年前后調整及其成因初探[J];大氣科學;2015年05期
2 許勇;陳洪全;;基于EOF分析的江蘇省房地產業(yè)與經濟發(fā)展協(xié)調性分析[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5年06期
3 崔馳瀟;包云軒;袁成松;焦圣明;王琳;謝曉金;;江蘇省沿海高速公路霧的時空變化特征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5年12期
4 趙志剛;張純杰;茍向鋒;;⑻;;基于粒子群優(yōu)化支持向量機的太陽電池溫度預測[J];物理學報;2015年08期
5 史達偉;耿煥同;吉辰;黃超;;基于C4.5決策樹算法的道路結冰預報模型構建及應用[J];氣象科學;2015年02期
6 薛勝軍;吉鋒;許小龍;;云環(huán)境下基于樸素貝葉斯的雷暴預報初探[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11期
7 朱文琪;雷宗建;歐陽積耀;劉松;;結冰路面抗滑性能分析及對交通安全影響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8 湯繼濤;袁成松;包云軒;謝曉金;;一次蘇南大暴雨過程數(shù)值模擬及其對交通能見度的影響[J];氣象科學;2014年03期
9 韋瑋;王林;陳權亮;劉毓峗;;我國前冬和后冬氣溫年際變化的特征與聯(lián)系[J];大氣科學;2014年03期
10 熊竹;秦杰君;;基于模擬實驗的路面結冰預測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史達偉;耿煥同;吉辰;黃超;;基于C4.5決策樹算法的道路結冰預報模型構建及應用[A];第34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20 氣象數(shù)據:深度應用和標準化論文集[C];2017年
2 鄧長菊;趙娜;馬小會;;北京地區(qū)5年兩遇的降雪和道路結冰天氣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災害性天氣系統(tǒng)的活動及其預報技術”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3 程叢蘭;李迅;鄭祚芳;王在文;梁旭東;;北京道路安全氣象預警指標構建及初步應用[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城市氣象,讓生活更美好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4 曹廣真;侯鵬;鄭照軍;;基于BP神經網絡的京津唐地區(qū)典型下墊面特征參數(shù)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研究[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2風云衛(wèi)星定量應用與數(shù)值[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振鑫;應用城市冠層模式與WRF模式耦合研究城市化效應[D];北京大學;2014年
2 鐘水新;東北冷渦結構特征及其強降水形成機理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1年
3 馮民學;高速公路交通氣象智能化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東波;線性回歸模型中多重共線性問題的研究[D];渤海大學;2017年
2 蘆荀;云微物理參數(shù)的聯(lián)合反演及其輻射效應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3 王雪倩;長三角地區(qū)不同下墊面陸—氣相互作用的對比分析[D];南京大學;2017年
4 吉辰;GIS技術與CALMET模式在精細化道路結冰評估的應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5 李映夏;江蘇冬季高速公路路面干濕狀態(tài)判別及積水模型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6 尹麒煥;基于多參數(shù)的道路結冰安全預警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6年
7 陸侃;道路結冰與積水智能傳感器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8 鞏春偉;基于LTPP的瀝青路面低溫縮裂評價及控制指標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滕雅文;滬寧高速公路路面高、低溫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和預報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10 徐琛;高速公路建設與城鎮(zhèn)化發(fā)展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03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80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