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主塔剛度影響的三塔自錨式懸索橋豎彎頻率計算公式
[Abstract]:......
【作者單位】: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20133514120006)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J05072) 福州大學育苗基金項目(2012-XY-24)
【分類號】:U448.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喜勝;自錨式懸索橋橋面板施工[J];鐵道建筑;2004年06期
2 喬東祥;自錨式懸索橋建造概況介紹[J];交通標準化;2004年08期
3 林昱,雷俊卿;自錨式懸索橋橋式特點與發(fā)展初探[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5年04期
4 黃鐵生,萬田保;自錨式懸索橋關鍵技術(shù)的設計構(gòu)思[J];橋梁建設;2005年03期
5 張哲,張洪金,邱文亮;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模型試驗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6 劉春城,張哲,石磊,杜蓬娟;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豎向自由振動的理論研究[J];工程力學;2005年04期
7 徐風云,陳德榮,宋鳳立;自錨式懸索橋評述[J];公路;2005年11期
8 文曙東;鄭凱鋒;黃軍;;“先纜后梁”施工建造自錨式懸索橋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9 邱文亮;張哲;;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的極限承載力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10 馮廣勝;;自錨式懸索橋技術(shù)問題探討[J];公路;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樓莊鴻;嚴文彪;;自錨式懸索橋[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jié)構(gòu)工程學會2002年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徐風云;陳德榮;宋鳳立;;自錨式懸索橋評述[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jié)構(gòu)工程分會2005年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董春燕;羅世東;雷俊卿;;混合梁自錨式懸索橋結(jié)合段連接方式的比選研究[A];2006鋼橋科技論壇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李杰;李娜;鄭凱鋒;;自錨式懸索橋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對地震響應的影響分析[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李自林;喻春林;常汝鴻;;紹興解放三橋自錨式懸索橋動力特性研究[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樓莊鴻;酈鈴福;;我國自錨式懸索橋[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jié)構(gòu)工程分會2005年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胡建華;;自錨式懸索橋結(jié)構(gòu)體系的創(chuàng)新設計[A];2006鋼橋科技論壇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張超;房貞政;;三塔自錨式懸索橋動力特性分析[A];全國結(jié)構(gòu)振動與動力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張超;房貞政;;獨塔自錨式懸索橋動力特性分析[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張連振;;大跨徑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地震反應分析[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鄒立新;大跨度自錨式懸索橋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shù)研究通過驗收[N];中國交通報;2006年
2 通訊員趙江平 張少鋒;大跨度自錨式懸索橋受力體系轉(zhuǎn)換成功[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9年
3 方玲 許鵬翔 王斌 陳亞秋;長江上的第一座獨塔自錨式懸索橋[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9年
4 陳娟 葉誠;國內(nèi)最寬自錨式懸索橋建成通車[N];建筑時報;2010年
5 記者 韓慶s⊥ㄑ對,
本文編號:2498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9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