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墩新型防船撞裝置防撞性能研究
[Abstract]:The anti-collision device of bridge pier is usually used to reduce the collision force or to turn the ship away from the pier. The effective anti-collision devi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bridge and the ship. The anti-collision performance of a five-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a new floating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is evaluated by LSDYNA. The new anti-ship collision device can protect both the pier and the ship. Its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modular FRP casing and an octagonal FRP cylindrical shell,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initial cost, easy construction and low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cost. The strength tests of the FRP materials used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ensile, compression, bending and shearing. According to the strength tests, orthotropic constitutive materials are defined to simulate the FRP material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new anti-collision device has a very good energy absorption abili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acting on the pier and ship.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研究院;重慶交通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0538050) 國家山區(qū)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放基金(gsgzj-2012-06)
【分類號】:U443.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姜華;賀拴海;王君杰;;鋼筋混凝土梁沖擊試驗數(shù)值模擬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2年1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輝;彭裕聞;;正交玻璃鋼板材45°方向和0°方向拉伸性能和破壞現(xiàn)象對比研究[J];玻璃鋼;2006年04期
2 李超;沈鳳亞;余國城;;兆瓦級風力發(fā)電機機艙罩強度分析與設計[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2年03期
3 程燦燦;劉兆麟;;三維編織復合材料彎曲性能研究進展[J];產(chǎn)業(yè)用紡織品;2012年04期
4 吳慶華;吳海洋;;復合材料桿塔在直流接地極線路工程的應用研究[J];電力勘測設計;2010年06期
5 劉兆麟;程燦燦;劉麗芳;俞建勇;;變截面三維編織復合材料減紗工藝與彎曲性能[J];復合材料學報;2011年06期
6 謝曉芳;;風力發(fā)電葉片用復合材料性能測試標準[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2年04期
7 溫曉蕓;邱仁輝;;化學竹漿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復合材料的老化性能[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8 劉兆麟;劉麗芳;俞建勇;;變截面三維編織復合材料的凈形制備及彎曲性能[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5期
9 徐艷華;袁新林;;雙軸向襯紗緯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彎曲性能[J];復合材料學報;2013年02期
10 周春蘋;李興德;朱杉;;確定雷達罩設計許用值的方法研究[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3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姚輝;黃劉立;張旭;;正交玻璃鋼板材45°方向和0°方向力學性能對比研究[A];第十七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曉東;古代夯土建筑動力響應及抗震保護[D];蘭州大學;2011年
2 石明生;高聚物注槳材料特性與堤壩定向劈裂注槳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秦志剛;經(jīng)編針織物增強復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師恭曜;甘藍型油菜莖稈抗倒伏性構成因素的鑒定與評價[D];鄭州大學;2010年
2 王海峰;柔性電子的失效模式及其試驗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朱珍珍;含一般孔織物復合材料疲勞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吳春霞;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表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宋丙紅;三維編織復合材料彎曲性能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6 王瑜;基于聚乳酸/玉米秸稈纖維食品包裝材料發(fā)泡性能及其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周海業(yè);氨基硅油改性苧麻纖維/聚丙烯車用復合材料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田永;汽車內(nèi)飾用麻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9 賴茂柏;顆粒包覆及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微結構的有序化[D];清華大學;2007年
10 鄧岳保;格室墊層剛度測試技術及其計算理論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國虞;有防撞裝置時計算船撞橋的力——鐵路橋梁規(guī)范中船撞力公式的延伸修訂[J];鐵道標準設計;2004年01期
2 王天成;;鋁電解多功能天車激光防撞裝置[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0年11期
3 陳國虞;張政權;;柔性耗能防撞裝置中采用的新技術[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8年07期
4 梁偉;仝前進;;城市鐵路平交道口安全防護裝置的研究與應用[J];鐵道建筑;2006年10期
5 高家鏞,董國祥,李向群;船閘防撞裝置撞擊載荷計算及試驗研究[J];船舶力學;1999年05期
6 巫祖烈;徐東豐;;橋墩防撞裝置評述[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羅坤榮;;彈簧式緩沖器在航海安全水池中的應用[J];航?萍紕討B(tài);1998年06期
8 肖波;李軍;;船橋碰撞中橋墩防撞裝置性能研究[J];水運工程;2010年03期
9 張勤超;周掀;陳明華;曾德和;;船閘防撞裝置應用淺析[J];水利水電技術;2010年04期
10 張澤豐;;珠海發(fā)電廠#1-4卸船機駕駛室防撞裝置優(yōu)化[J];裝備制造技術;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廖娟;陳國虞;;杭州內(nèi)河92座橋梁防撞評估與增設防撞裝置建議[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彭晟;吳衛(wèi)國;潘晉;夏子鈺;;波浪載荷下橋墩防護裝置垂向沖擊承臺的有限元仿真[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王禮立;黃德進;陳國虞;;基于鋼絲繩圈的柔性防撞裝置的沖擊動力學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陳國虞;;防御船撞橋的科學[A];上海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xié)會一、二、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6年
5 羅林閣;曹映泓;陳國虞;王禮立;;橋墩防撞裝置的受力計算(湛江海灣大橋主橋墩柔性吸能防撞裝置受力計算簡介)[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2005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陳國虞;張澄;王禮立;黃德進;張忠偉;陸宗林;;橋墩柔性防撞問題研究的進展[A];第十七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7 陸宗林;王禮立;黃德進;張忠偉;陳國虞;;一種新型的柔性吸能防撞裝置[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2004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陳國虞;張澄;倪步友;王禮立;黃德進;張忠偉;;怎樣實現(xiàn)橋墩柔性防撞[A];第十六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4年
9 陳國虞;;橋墩防撞問題研究的進展[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2005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林勛勵;劉新華;姜義軍;;奉浦大橋橋墩系統(tǒng)保護措施的探討[A];'95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和剛構橋?qū)W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剛 龔偉;世界首個橋墩柔性防撞裝置“上崗”[N];中國船舶報;2007年
2 梁少棉邋通訊員 陳佳南;有了它九江大橋慘劇不會重演[N];廣東科技報;2007年
3 李鶴鳴邋陳佳南;廣東湛江海灣大橋安裝柔性防撞裝置[N];中華建筑報;2007年
4 記者 鄭佳欣 通訊員 陳佳南;大橋“防撞衣” 識打“太極拳”[N];南方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張筱敏 許妍敏 通訊員 梁國強;湛江海灣大橋柔性吸能防撞裝置屬世界首創(chuàng)[N];廣東建設報;2007年
6 記者 陳學樺邋實習生 齊昱琿;汽車防撞裝置河南研發(fā)[N];河南日報;2008年
7 記者 周敏飛 張劍 通訊員 梁國強 陳小飛;大橋“防撞衣”世界首創(chuàng)[N];湛江日報;2007年
8 記者 陳佳南;江海橋墩有了新式“防護服”[N];中國船舶報;2007年
9 肖思思;新型防撞橋裝置:船遇橋墩“擦肩”過[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10 特約記者 望作信邋通訊員 林仁哲;宜萬大橋穿上長江首件浮式多級“防撞衣”[N];中國水運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振星;路橋損傷及破壞中若干力學問題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軍;橋梁防撞設施的穩(wěn)定性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楊柯;船橋碰撞理論及橋墩防護裝置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姜河蓉;船和橋墩防撞裝置碰撞仿真模擬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4 馮濤;天津海河地區(qū)船舶通航尺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連永慶;滾石與橋墩碰撞的數(shù)值仿真分析及防撞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6 王棟梁;基于耐撞性的船橋碰撞防護裝置的結構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7 羅琳;船橋碰撞理論及獵德大橋防撞裝置的性能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8 孫振;橋梁防船撞設施的比較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王奇;37420T船舶船臺縱向下水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1年
10 李偉強;船只與橋墩碰撞的數(shù)值分析與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302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0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