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瀝青混合料粘彈塑性損傷模型
[Abstract]:In order to reasonably describ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 under low and low temperature external loads, a viscoelastic-plastic damage model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incremental constitutive equation, using Weibull damage function, generalized Maxwell viscoelastic model and D-P plastic model.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uniaxial compress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loading rates are fitted by this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rate 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elastic parameters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 gradually degenerate into elastic parameters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volume modulus and shear modulus of the plastic model show obvious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with temperature. The corresponding strain value of plastic strain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amage strain threshold,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rate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amage propagation of the mixture. The theoretical model can effectively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cal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 under normal and low temperature loading.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華盛頓州立大學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基金】:交通運輸建設科技項目(2011318 801670)
【分類號】:U41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鄭健龍;呂松濤;田小革;;基于蠕變試驗的瀝青粘彈性損傷特性[J];工程力學;2008年02期
2 肖源杰;倪富健;蒯海東;都敬麗;;基于圖像的粗集料形態(tài)對瀝青面層抗剪性能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易軍艷;基于界面行為的多孔瀝青混合料凍融損傷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光偉;李洪濤;陳榮生;;瀝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研究綜述[J];中國工程科學;2010年04期
2 曹鵬;馮德成;田林;荊儒鑫;;基于彈塑性損傷理論的水泥穩(wěn)定基層養(yǎng)生期裂縫形成機理分析[J];工程力學;2011年S1期
3 李嘉;林輝;;基于數(shù)字圖像處理的粗集料棱角性量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7期
4 周建山;張茂峰;;集料加工關(guān)鍵技術(shù)在太澳高速公路中的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shù);2011年04期
5 周琦;王楓成;李曉民;南雪麗;張興軍;譚敬華;;摻加抗車轍劑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評價方法[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李傳憲;林名楨;楊飛;馬勇;;膠凝含蠟原油非線性蠕變模型研究[J];高;瘜W工程學報;2011年04期
7 曾國偉;楊新華;白凡;尹安毅;;瀝青砂粘彈塑蠕變損傷本構(gòu)模型實驗研究[J];工程力學;2013年04期
8 馬冬云;;纖維種類對瀝青膠漿流變性能的影響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shù)版);2013年06期
9 毛靈濤;李磊;連秀云;薛茹;袁則循;;路面底基層材料單軸加載細觀破裂過程的ICT觀測[J];公路;2014年01期
10 劉紹健;;瀝青路面層間粘結(jié)性試驗研究[J];華東公路;2010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驍;納米蒙脫土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的流變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丁智勇;纖維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3 易軍艷;基于界面行為的多孔瀝青混合料凍融損傷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孫雅珍;瀝青混凝土路面粘彈性損傷演化與防裂控制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5 孟紅磊;改性雙基推進劑裝藥結(jié)構(gòu)完整性數(shù)值仿真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6 郭乃勝;聚酯纖維瀝青混凝土的靜動態(tài)性能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7 葉群山;纖維改性瀝青膠漿與混合料流變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8 銀花;基于分數(shù)導數(shù)粘彈性理論的車輛—路面作用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9 林名楨;非牛頓含蠟原油溶膠與凝膠相互轉(zhuǎn)化過程特性與機理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10 許淳;玻璃纖維—硅藻土復合改性瀝青混凝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明園;集料棱角性對瀝青混合料性能的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2 劉秋;改性瀝青混合料應力吸收層低溫抗裂性能評價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3 張磊;瀝青混合料低溫開裂及松弛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張曉明;瀝青混合料蠕變損傷數(shù)值分析方法及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蔣麗君;重復荷載作用下瀝青混合料疲勞損傷與蠕變損傷特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6 李帥;不同受力模式下瀝青混合料變形與破壞特征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7 何昌軒;基于集料組成和幾何形態(tài)分析的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8 林輝;基于數(shù)字圖像處理技術(shù)的粗集料形狀特征量化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9 馬慧莉;玻璃纖維增強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力學性能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肖月;瀝青混合料中膠漿—集料粘結(jié)性及力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慧;楊更社;田俊鋒;徐江;;凍結(jié)巖石細觀結(jié)構(gòu)及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6期
2 劉鴻緒,朱衛(wèi)中,朱廣祥,高愛娣,曾賽星;再論凍脹量與凍脹力之關(guān)系[J];冰川凍土;2001年01期
3 李棟偉;汪仁和;胡璞;;凍粘土蠕變損傷耦合本構(gòu)關(guān)系研究[J];冰川凍土;2007年03期
4 裴進章;賈長玉;;排水式瀝青磨耗層水穩(wěn)定性研究[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14期
5 鄭健龍;Burgers粘彈性模型在瀝青混合料疲勞特性分析中的應用[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6 孫雅珍,趙穎華,王金昌;含表面裂縫瀝青路面粘彈性損傷分析[J];東北公路;2003年04期
7 董毓利,謝和平,,李世平;砼受壓損傷力學本構(gòu)模型的研究[J];工程力學;1996年01期
8 劉先淼;葉健利;;OGFC排水式面層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與施工[J];廣東公路交通;2006年04期
9 史慶增,宋安,薛波;半圓形構(gòu)件冰力和冰溫度膨脹力的試驗研究[J];中國港灣建設;2002年03期
10 林繡賢;關(guān)于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中抗剪指標的建議[J];公路;2004年1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盛冬發(fā);損傷粘彈性基本理論及其結(jié)構(gòu)的靜、動力學行為分析[D];上海大學;2004年
2 關(guān)宏信;瀝青混合料粘彈性疲勞損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任玉娜;聚合物改性瀝青粘聚性與粘附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2 趙榮國;含損傷非線性粘彈性材料本構(gòu)理論研究[D];湘潭大學;2001年
3 諸永寧;排水性瀝青路面排水性能研究與排水設施的設計[D];東南大學;2004年
4 劉剛;纖維改性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5 張磊;混凝土在硫酸鹽與凍融雙因素作用下的復合損傷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6 湯麗華;粘彈性界面端及界面裂紋的奇異場[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7 易軍艷;瀝青混合料的滲水特性及抗凍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瑋;沙愛民;裴建中;肖晶晶;;多孔瀝青混合料壓實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15期
2 周振華;;基于彈塑性分析的瀝青面層破壞機理探究[J];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姚建榮;楊君宇;;AASHTO 2002設計指南中瀝青路面材料永久變形模型的發(fā)展[J];青海交通科技;2010年S1期
4 劉大鵬;周建中;唐小兵;;邊坡開挖分級對有限元強度折減法計算結(jié)果的影響[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1期
5 曹麗萍;孫立軍;董澤蛟;;AASHTO2002瀝青路面永久變形疊加方法驗證[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9期
6 汪海霞,田麗榮;淺析道路工程監(jiān)理[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7 羅慶森;粉噴樁在道路工程軟土地基加固施工中的應用[J];廣東建材;2005年06期
8 張仁河,石海山,張培杰;道路工程中壓實度與彎沉值關(guān)系的研究與探討[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05年04期
9 洪潔波;農(nóng)村公路施工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10 原健安,周吉萍,李玉珍;SBS與瀝青的相互作用性分析[J];中國公路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希娟;周新鋒;岳衛(wèi)民;;基于路用性能的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八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建華;張金喜;劉英;;不同含氣量的混凝土孔隙結(jié)構(gòu)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3 朱旭紅;王純鳴;;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shù)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4 范嘯;沈燁;;關(guān)于道路安全評價模型的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5 艾力·斯木吐拉;;新疆高等級公路災害性天氣事故預防系統(tǒng)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6 傅工范;趙文琴;;破舊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A];浙江省公路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劉朝暉;李振科;李九蘇;;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試驗研究[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吳兵兵;劉佳;范志勇;周明凱;;水泥-脫硫渣穩(wěn)定碎石作路面基層材料的研究[A];第一屆兩岸三地綠色材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王家主;;級配碎石最佳含水量與有效水膜厚度的關(guān)系[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10 喻湘秀;余劍鋒;;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離析的預防[A];第六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靳曉磊;一批道路工程相繼竣工通車[N];石家莊日報;2006年
2 孫濱;武漢六大道路工程昨日通車[N];湖北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林U
本文編號:22323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3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