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響分析
本文選題:交通事故 + 交通流量; 參考:《公路》2014年10期
【摘要】:針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進行研究,分析事故發(fā)生地點所占車道的不同對通行能力的影響,以及由于事故造成交通堵塞車輛達到上游路口的時間。采取人為查數(shù)方法,確定交通事故發(fā)生后每一時間段車輛的數(shù)量。從事故發(fā)生開始,計算正常行駛情況下,車輛的排隊長度達到上游路口的時間,并對此進行VISSIM仿真驗證。根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的交通量數(shù)據(jù),經(jīng)VISSIM仿真計算可知,交通事故地點占用二、三車道的情況下,堵塞車輛達到上游的時間約360s,而占用一、二車道的情況下,所需時間約425s。得出結(jié)論,交通事故發(fā)生在道路的不同位置,對道路橫斷面實際通行能力的影響差異較大,在城市道路設(shè)計時,需要考慮這一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urban road traffic acci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anes occupied by accident sites on traffic capacity, and the time when vehicles reach upstream junctions due to traffic jam caused by accidents.The number of vehicles in each time period after traffic accident is determined by artificial counting method.From the occurrence of the accident, the queue length of the vehicle reaches the upstream intersection time under the normal driving condition, and the VISSIM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is.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volume data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VISSIM simulation calculation shows that when the traffic accident site occupies two or three lanes, it takes about 360 s for the traffic jam to reach upstream, while for the first or second lane, the time required is about 425 s.It is concluded that traffic accidents occur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roads and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ctual capacity of road cross-sections. This factor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urban roads.
【作者單位】: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51178278 遼寧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項目編號:201112
【分類號】:U491.11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海軍;張玨;楊曉光;;異常事件下高速道路交通狀態(tài)的分析與仿真[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2 陳誠;譚滿春;;交通事故影響下事發(fā)路段交通流量變化分析[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1年28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毅華;陳森發(fā);;緊急事件下疏散元胞傳輸宏觀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2 杜璇;陸建;;突發(fā)交通事件后高速公路有效通行能力估算[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1期
3 柴干;高祥云;;路段擁擠條件下的高速公路匝道協(xié)調(diào)控制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4 孫明玲;楊峰;貝登榮;葛濤;;基于交通波動理論的排隊消散時效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10期
5 龐明寶;楊敏;張莎莎;;高速公路協(xié)調(diào)控制信號施加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6 趙康嘉;陳淑燕;;基于元胞自動機的交通事件交通流仿真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7 惠西魯;;方格路網(wǎng)的形態(tài)與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shù)版);2014年01期
8 王蕾;;物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智能交通燈控制系統(tǒng)的構(gòu)建[J];電腦知識與技術(shù);2014年10期
9 云亮;蔣陽升;謝寒;;鐵路到達旅客離站交通方式選擇模型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10 楊駿;郭唐儀;任俊偉;;道路交通事故的社會延誤時間價值損失估算[J];經(jīng)營管理者;2014年1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江榮;文暉;趙權(quán)斌;;基于SPSS的貝葉斯逐步線性判別法在煤炭種類識別中的應用[A];2014年全國選煤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2 鄧惠章;;城市交通與土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以綿陽市為例[A];城市交通發(fā)展模式轉(zhuǎn)型與創(chuàng)新——中國城市交通規(guī)劃2011年年會暨第25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何雅琴;多突發(fā)事件耦合的城市交通應急等級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段鵬飛;面向校園疏散的均衡模型與疏導優(yōu)化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3 魏巧云;生物質(zhì)發(fā)電秸稈供應鏈物流成本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4 張璽;日變路網(wǎng)動態(tài)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5 何雅琴;多突發(fā)事件耦合的城市交通應急等級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朱暉;基于創(chuàng)業(yè)板的風險投資IPO市場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7 孫妮;B2C購物網(wǎng)站商品評價的效應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智韜;基于浮動車與固定檢測器的交通流數(shù)據(jù)融合技術(sh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尉巖;高速公路監(jiān)控系統(tǒng)控制交通流量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0年
3 劉泉;基于車牌照識別的交通流數(shù)據(jù)處理平臺建立及統(tǒng)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4 杜攀峰;基于仿真技術(shù)的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5 陳誠;交通事故影響下的交通流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6 李靜瑤;研究異常事件下的宏觀交通流模型[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7 張海姍;排球聯(lián)賽現(xiàn)場觀眾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gòu)建[D];沈陽體育學院;2013年
8 嚴波;內(nèi)江城市過境交通組織規(guī)劃方案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9 沈錚;多中心組團式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模式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10 羅勇剛;多突發(fā)事件耦合情況下交通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周錢;陸化普;徐薇;;交通事故規(guī)律及其模型[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6年04期
2 張海軍;張玨;楊曉光;;異常事件下高速道路交通狀態(tài)的分析與仿真[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3 喬向明,徐安,舒?zhèn)?中國道路交通事故變化趨勢預測[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4 樊小紅,荊便順;基于遺傳算法的交通事件檢測[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5 臧華,彭國雄;城市快速道路異常事件下路段行程時間的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03年02期
6 劉偉銘,管麗萍,尹湘源;基于決策樹的高速公路事件持續(xù)時間預測[J];中國公路學報;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榮建,劉小明,任福田;道路通行能力研究進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2 馬健霄,呂志英,王大明;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分析與改善技術(shù)[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3 李冬梅,李文權(quán);道路通行能力的計算方法[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4 章逵;計算機模擬在雙車道道路通行能力研究中的應用[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5 曾小明,李朝暉,羅旗幟,張玉紅;路上停車對道路通行能力的影響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3年02期
6 王培陽;關(guān)于提高沈陽市道路通行能力的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3年06期
7 馮雪松,王鐵城,陳善亮;車速對道路通行能力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城市公共交通;2003年05期
8 黃華華;;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之技術(shù)研究[J];道路交通與安全;2005年04期
9 邵敏華;邵顯智;孫立軍;;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定義方法的探討[J];交通與計算機;2005年06期
10 雒法昌;李文達;;公路新標準下道路通行能力的計算方法探討[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05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亞平;裴玉龍;;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綜述[A];第七次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黃華華;張學進;;山區(qū)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相關(guān)影響因素之技術(shù)研究[A];第九次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陳靜云;;《大連市五惠路口延誤調(diào)查及分布規(guī)律的分析》[A];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唐偉;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與交通系統(tǒng)評價方法獲成果[N];科技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俞瑩;“限貨入城”實施以來 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0%[N];貴陽日報;2008年
3 記者 夏合琴 通訊員 吳世清;“禁停令”實施后我市城區(qū)道路通行能力明顯提高[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4 記者 郭宏穎;科學組織 合力攻堅 努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N];沈陽日報;2012年
5 記者 張群群;完善路網(wǎng)體系建設(shè)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N];包頭日報;2012年
6 記者 陳永剛 通訊員 楊人;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0%以上[N];湖南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閔政 趙容 蘇雪峰 謝佳;理性看待交通問題 提升治堵軟實力[N];人民公安報;2011年
8 賈新光;杭州錯峰限行的積極意義[N];北京商報;2011年
9 通訊員 陳秀芬;呼圖壁縣投入億元資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N];昌吉日報;2007年
10 吳建章邋陳歌 葛西勸;順平加大城區(qū)道路建設(shè)[N];河北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于兆佳;汽車性能及運用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2 賈曉敏;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響因素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3 祁文潔;四車道高速公路典型施工作業(yè)區(qū)道路通行能力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張斌;公交優(yōu)先對道路通行能力的影響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5 茹紅蕾;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6 張曾種;道路運輸通道交通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2年
7 周桃;溫江城區(qū)交叉口擁堵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8 劉喜平;高速公路限速系統(tǒng)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72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7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