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3+ /Tb 3+ 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30 00:19
本文采用熔融晶化法分別制備了Tb3+單摻、Dy3+單摻和Dy3+/Tb3+雙摻含Sr WO4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利用XRD(X射線衍射)、SEM(掃描電鏡)和光透過率曲線確定了Tb3+單摻、Dy3+單摻和Dy3+/Tb3+雙摻前驅(qū)體玻璃的最佳熱處理溫度和時間分別為730℃下熱處理2 h、740℃下熱處理1.5 h和710℃下熱處理1.5 h。利用熒光光譜探討了Dy3+和Tb3+的不同濃度對稀土摻雜玻璃陶瓷樣品發(fā)光強度的影響,確定了Tb4O7單摻、Dy2O3單摻和Dy2O3/Tb4O7雙摻玻璃陶瓷樣品稀土的最佳摻雜摩爾百分比分別為1.0%、0.8%和0.8%/1.9%。通過計算稀土間的臨界距離,研究了...
【文章來源】:長春理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玻璃陶瓷的制備方法
1.2.1 燒結(jié)法
1.2.2 溶膠凝膠法
1.2.3 熔融晶化法
1.3 稀土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3.1 Tb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3.2 Dy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3+/Tb3+雙摻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3.3 Dy3+/Tb3+雙摻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4 白鎢礦型鎢酸鹽發(fā)光材料的研究進展
1.5 鎢酸鍶發(fā)光材料研究進展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2章 實驗
2.1 實驗設(shè)備及實驗試劑
2.1.1 實驗設(shè)備
2.1.2 實驗試劑
2.2 制備工藝的流程
2.3 性能表征
2.3.1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DSC)
2.3.2 X射線衍射儀(XRD)
2.3.3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3.4 光透過率
2.3.5 熒光光譜
2.3.6 色坐標(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第3章 Tb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3.1 前驅(qū)體玻璃的組成及制備
3.2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
3.3 X射線衍射分析
3.4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3.5 EDS能譜分析
3.6 光透過率分析
3.7 發(fā)光性能研究
3.7.1 熒光光譜分析
3.7.2 熒光衰減曲線
3.7.3 色坐標
3.8 本章小結(jié)
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第4章 Dy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4.1 前驅(qū)體玻璃的組成及制備
4.2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
4.3 X射線衍射分析
4.4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4.5 EDS能譜分析
4.6 光透過率分析
4.7 發(fā)光性能研究
4.7.1 熒光光譜分析
4.7.2 熒光衰減曲線
4.7.3 色坐標
4.8 本章小結(jié)
3+/Tb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第5章 Dy3+/Tb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5.1 前驅(qū)體玻璃的組成及制備
5.2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
5.3 X射線衍射分析
5.4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5.5 EDS能譜分析
5.6 光透過率分析
5.7 發(fā)光性能研究
5.7.1 熒光光譜分析
5.7.2 熒光衰減曲線
5.7.3 色坐標
5.8 本章小結(jié)
第6章 結(jié)論與展望
6.1 結(jié)論及創(chuàng)新點
6.1.1 結(jié)論
6.1.2 創(chuàng)新點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Eu3+/Tb3+/Tm3+摻雜BaMoO4玻璃陶瓷的制備及發(fā)光性能研究[D]. 夏宇行.長春理工大學 2019
[2]稀土離子(RE3+=Dy3+,Tb3+,Eu3+)摻雜Gd2O3熒光粉的可控合成及熒光性能研究[D]. 李月.濟南大學 2018
[3]BaO-WO3-SiO2系玻璃陶瓷的制備及上轉(zhuǎn)換性能研究[D]. 陳晨.長春理工大學 2016
[4]稀土摻雜Li2O-B2O3-SiO2系玻璃陶瓷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韋欽磊.長春理工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07873
【文章來源】:長春理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玻璃陶瓷的制備方法
1.2.1 燒結(jié)法
1.2.2 溶膠凝膠法
1.2.3 熔融晶化法
1.3 稀土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3.1 Tb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3.2 Dy3+摻雜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3+/Tb3+雙摻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3.3 Dy3+/Tb3+雙摻發(fā)光玻璃陶瓷的研究進展
1.4 白鎢礦型鎢酸鹽發(fā)光材料的研究進展
1.5 鎢酸鍶發(fā)光材料研究進展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2章 實驗
2.1 實驗設(shè)備及實驗試劑
2.1.1 實驗設(shè)備
2.1.2 實驗試劑
2.2 制備工藝的流程
2.3 性能表征
2.3.1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DSC)
2.3.2 X射線衍射儀(XRD)
2.3.3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3.4 光透過率
2.3.5 熒光光譜
2.3.6 色坐標(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第3章 Tb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3.1 前驅(qū)體玻璃的組成及制備
3.2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
3.3 X射線衍射分析
3.4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3.5 EDS能譜分析
3.6 光透過率分析
3.7 發(fā)光性能研究
3.7.1 熒光光譜分析
3.7.2 熒光衰減曲線
3.7.3 色坐標
3.8 本章小結(jié)
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第4章 Dy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4.1 前驅(qū)體玻璃的組成及制備
4.2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
4.3 X射線衍射分析
4.4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4.5 EDS能譜分析
4.6 光透過率分析
4.7 發(fā)光性能研究
4.7.1 熒光光譜分析
4.7.2 熒光衰減曲線
4.7.3 色坐標
4.8 本章小結(jié)
3+/Tb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第5章 Dy3+/Tb3+摻雜含鎢酸鍶晶相發(fā)光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5.1 前驅(qū)體玻璃的組成及制備
5.2 差式掃描量熱分析
5.3 X射線衍射分析
5.4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5.5 EDS能譜分析
5.6 光透過率分析
5.7 發(fā)光性能研究
5.7.1 熒光光譜分析
5.7.2 熒光衰減曲線
5.7.3 色坐標
5.8 本章小結(jié)
第6章 結(jié)論與展望
6.1 結(jié)論及創(chuàng)新點
6.1.1 結(jié)論
6.1.2 創(chuàng)新點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Eu3+/Tb3+/Tm3+摻雜BaMoO4玻璃陶瓷的制備及發(fā)光性能研究[D]. 夏宇行.長春理工大學 2019
[2]稀土離子(RE3+=Dy3+,Tb3+,Eu3+)摻雜Gd2O3熒光粉的可控合成及熒光性能研究[D]. 李月.濟南大學 2018
[3]BaO-WO3-SiO2系玻璃陶瓷的制備及上轉(zhuǎn)換性能研究[D]. 陳晨.長春理工大學 2016
[4]稀土摻雜Li2O-B2O3-SiO2系玻璃陶瓷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韋欽磊.長春理工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078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0078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