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溶性C/Si量子點的合成及光學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9 01:06
半導體量子點憑借著特殊的光電性能、優(yōu)良的生物相容性、卓越的穩(wěn)定性成為納米材料研究的熱點。然而,傳統(tǒng)量子點中重金屬的毒性則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應用。因此,開發(fā)新型無毒性量子點變得尤為重要。非金屬C、Si元素無毒無害、分布廣泛、價格低廉,成為了量子點新的原料。論文采用水熱法開發(fā)了一種新型氮摻雜石墨烯量子點(N-GQDs)和一種新型咪唑功能化硅量子點(IF@Si QDs),探究了量子點的結構性質、光學性能,進行了實際樣品中Hg2+、Cu2+、L-組氨酸(His)的選擇性測定。首次選用富馬酸/馬來酸為碳源,以氨水為氮源,采用水熱法,一步合成新型N-GQDs。制得的N-GQDs平均粒徑2.5 nm,厚度200-400 pm,紅外和碳譜揭示了元素N被成功摻入石墨烯量子點中。首次選用三甲基硅咪唑為硅前驅體,采用水熱法,一步合成新型IF@Si QDs。相對于硼氫化鈉、抗壞血酸、牛血清蛋白、半胱氨酸和檸檬酸,檸檬酸鈉作為還原劑和穩(wěn)定劑制得的硅量子點熒光發(fā)射最強。合成反應于220℃下可在2 h內完成,所制得的硅量子點水溶性好,平均粒徑2.6 nm,紅外分析證實其表面...
【文章來源】:江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石墨烯量子點的合成Fig.1-2:ThesynthesisofGQDs.
圖 1-2:石墨烯量子點的合成Fig. 1-2: The synthesis of GQDs.操作簡單方便,產率高,合成的量子點熒光量子產率高方法之一。Liu 等[17]人在 2011 年最先使用熱解法制備得基苯通過脫氫環(huán)化制備 HBC。然后,將制得的 HBC 在。最后,將人造石墨進行剝離和功能化,制得石墨烯量選用檸檬酸為碳源,采用高溫裂解法制備得大小為 15 墨烯量子點,圖 1-3 為檸檬酸在高溫條件下裂解為石 等人的發(fā)現(xiàn)為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3-羥基-L-酪氨酸為氮源,制備出 N 摻雜石墨烯量子點-二羥基-L-苯丙氨酸,于 230℃下熱解 40min 后制得 N對 Hg2+極強的配位能力,制得的量子點對 Hg2+具有極樣品中 Hg2+濃度。后來,分別有研究人員采用葡萄糖[20驅體制備得石墨烯量子點,大大擴展了石墨烯量子點碳
第一章 緒論成法著諸多優(yōu)勢成為近年來合成量子點最為常用方法之一,具有強而穩(wěn)定的熒光發(fā)射且水溶性極佳。Li 等[23]于 20,采用水熱法,于 170℃反應 4 h,制得直徑為 5.4 nm點在不同激發(fā)波長條件下可產生不同顏色的熒光。Tra溶液中引入氮源氨水,在水熱條件下,檸檬酸與氨水發(fā)墨烯量子點。圖 1-4 為該合成過程機理圖。水熱合成法反應,在水熱條件下,一個小分子中的羥基與另一個小然后該水分子離去,兩個小分子化合物便結合在一起, 2-3 nm 大小的石墨烯量子點。
本文編號:3525525
【文章來源】:江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石墨烯量子點的合成Fig.1-2:ThesynthesisofGQDs.
圖 1-2:石墨烯量子點的合成Fig. 1-2: The synthesis of GQDs.操作簡單方便,產率高,合成的量子點熒光量子產率高方法之一。Liu 等[17]人在 2011 年最先使用熱解法制備得基苯通過脫氫環(huán)化制備 HBC。然后,將制得的 HBC 在。最后,將人造石墨進行剝離和功能化,制得石墨烯量選用檸檬酸為碳源,采用高溫裂解法制備得大小為 15 墨烯量子點,圖 1-3 為檸檬酸在高溫條件下裂解為石 等人的發(fā)現(xiàn)為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3-羥基-L-酪氨酸為氮源,制備出 N 摻雜石墨烯量子點-二羥基-L-苯丙氨酸,于 230℃下熱解 40min 后制得 N對 Hg2+極強的配位能力,制得的量子點對 Hg2+具有極樣品中 Hg2+濃度。后來,分別有研究人員采用葡萄糖[20驅體制備得石墨烯量子點,大大擴展了石墨烯量子點碳
第一章 緒論成法著諸多優(yōu)勢成為近年來合成量子點最為常用方法之一,具有強而穩(wěn)定的熒光發(fā)射且水溶性極佳。Li 等[23]于 20,采用水熱法,于 170℃反應 4 h,制得直徑為 5.4 nm點在不同激發(fā)波長條件下可產生不同顏色的熒光。Tra溶液中引入氮源氨水,在水熱條件下,檸檬酸與氨水發(fā)墨烯量子點。圖 1-4 為該合成過程機理圖。水熱合成法反應,在水熱條件下,一個小分子中的羥基與另一個小然后該水分子離去,兩個小分子化合物便結合在一起, 2-3 nm 大小的石墨烯量子點。
本文編號:3525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52552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