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對葡萄酒多酚/蛋白相互作用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08 05:58
多糖是葡萄酒中主要的高分子量成分,具有降低葡萄酒的收斂性、提高顏色穩(wěn)定性、提高蛋白質(zhì)和酒石穩(wěn)定性、改善口感等作用。酚類物質(zhì)是葡萄酒中一種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影響著葡萄酒的口感、香氣、顏色等。而一些多糖可與單寧起縮合反應(yīng),使單寧失活,給葡萄酒帶來骨架和圓潤感。為了明確葡萄酒多糖對葡萄酒澀感影響的最佳范圍,本研究以不同皮、籽比例釀造的葡萄酒為原料,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SDS-PAGE)及熒光光譜法研究多糖對多酚/蛋白相互作用的影響。本課題通過實驗,得到如下結(jié)果:1.以不同的葡萄皮籽比例釀造一批紅葡萄酒,測定其總酚、總黃烷醇及多糖的含量。結(jié)果表明,葡萄皮對紅酒中多糖含量的影響比葡萄籽大;葡萄籽對紅酒中總酚、總黃烷醇含量的貢獻比葡萄皮大。此外,不同比例的葡萄皮、籽釀造的葡萄酒,其多糖、總酚和總黃烷醇的含量皆有顯著差異。2.用乙醇沉淀法提取的葡萄酒多糖含有大量色素、蛋白質(zhì)、以及小分子物質(zhì)等,需要進一步純化。柱層析可有效除去粗多糖中的色素、蛋白等物質(zhì),進而提高糖含量。用大孔樹脂分離純化多糖時,用蒸餾水即可洗脫大部分的多糖,再用60%的乙醇洗脫剩余的多糖。純化后的多糖為黃色粉末狀晶體,糖含量較高,...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xué)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多糖標(biāo)準(zhǔn)曲線??Fig.2-1?The?standard?curve?of?the?polysaccharide??
圖2-3總黃烷醇標(biāo)準(zhǔn)曲線??Fig?2-3?The?standard?curve?of?the?total?flavanols??2-1、2、3可知,多糖、總酚和黃烷醇的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相關(guān)系數(shù)R2都明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相關(guān)性都較高。??酒中多糖的測定結(jié)果??酒中多糖的測定結(jié)果如圖24所示。多糖的含量在406.58?mg/L?,2016年釀造的葡萄酒多糖含量最高為969.7?mg/L,而全籽釀造量最低為406.58?mg/L。通過觀察比較可知,葡萄皮對酒中多糖的,而年份不同的葡萄酒其多糖含量也存在較大差異。??13??
含?600?II?圓?54484?I?瞻?523.25??^yiy'Slli??W1?W2?W3?W4?W5?W6?W7?W8??圖24葡萄酒多糖的含量??Fig.2-4?Polysaccharide?of?tested?wines??2.4.3葡萄酒中總酚的測定結(jié)果??葡萄酒總酚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如圖2-5所示。2016年的葡萄酒總酚含量最高為??1184.76?mg/L,而全皮釀造的葡萄酒總?含量最低為505.71?mg/L。由圖可知,葡??萄皮、籽對葡萄酒總酚含量的影響都較大。其中W3總酚含量比W4要少得多,說??明葡萄籽為葡萄酒提供的酚類物質(zhì)比葡萄皮多。而W5、W6、W7和W8的總酚含??量都較高,說明葡萄籽為葡萄酒提供了大部分的多酚。Wl、W4的總酚含量高于??W2,可能是由于W2是手工破碎,葡萄皮籽未進一步破碎;而Wl、W4是機械破??碎,葡萄皮籽尤其是葡萄籽被打碎,其中的酚類物質(zhì)更容易釋放到葡萄酒中。??1400?;??1184.76??,M〇?1?|?1014.05?1(^81029.29??總?1000?丨?_?A?931.43?_?幽??丄―:丨丨r??W1?W2?W3?W4?W5?W6?W7?W8??圖2-5葡萄酒總酚含量??Fig.2-5?Total?phenol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廣西茉莉花莖多糖脫色工藝研究[J]. 呂龍祥,黃鎖義,林夢瑤,李月仕. 化學(xué)世界. 2017(06)
[2]皺皮木瓜多糖的分離、純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姚程程,張緒成,葉超,鄧張雙,劉朝霞. 生物資源. 2017(02)
[3]大棗多糖的純化工藝研究[J]. 劉世軍,李瑞,楊旭,唐志書,崔春利,劉紅波,梁艷妮,張娛,張靜,王梅. 西部中醫(yī)藥. 2017(03)
[4]香菇中多糖含量測定方法的比較研究[J]. 周勇,易延逵,楊曉敏,李亞平.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6(13)
[5]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提純冬蟲夏草多糖的研究[J]. 畢元才.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5(24)
[6]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戴氏蟲草多糖工藝研究[J]. 肖代敏,呂純莉,曹喻,肖建輝,張志敏. 遵義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05)
[7]乙醇分級沉淀提取黃芪多糖及其理化性質(zhì)和抗氧化活性研究[J]. 李紅法,郭松波,滿淑麗,范亞亞,王婷婷,李霞,高文遠. 中國中藥雜志. 2015(11)
[8]基于酚類物質(zhì)的釀酒紅葡萄品種特性分析[J]. 張娟,王曉宇,田呈瑞,趙旗峰,馬小河,唐曉萍,馬婷婷,馬錦錦.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5(07)
[9]不同體積分?jǐn)?shù)乙醇沉淀桑黃胞內(nèi)多糖的理化性質(zhì)及抗氧化活性[J]. 周慧吉,馬海樂,郭丹釗,王振斌. 食品科學(xué). 2015(19)
[10]多酚-蛋白質(zhì)共價作用及其對食品體系的影響研究進展[J]. 闞茗銘,葉發(fā)銀,趙國華. 食品科學(xué). 2015(01)
碩士論文
[1]中國被毛孢冬蟲夏草培養(yǎng)工藝優(yōu)化及多糖分離純化、結(jié)構(gòu)性能測定[D]. 劉金花.華東理工大學(xué) 2014
[2]酵母多糖在葡萄酒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研究[D]. 王安娜.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2013
[3]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純化技術(shù)及穩(wěn)定性研究[D]. 郭耀東.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2008
[4]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離純化研究[D]. 馬玉美.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423565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xué)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多糖標(biāo)準(zhǔn)曲線??Fig.2-1?The?standard?curve?of?the?polysaccharide??
圖2-3總黃烷醇標(biāo)準(zhǔn)曲線??Fig?2-3?The?standard?curve?of?the?total?flavanols??2-1、2、3可知,多糖、總酚和黃烷醇的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相關(guān)系數(shù)R2都明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相關(guān)性都較高。??酒中多糖的測定結(jié)果??酒中多糖的測定結(jié)果如圖24所示。多糖的含量在406.58?mg/L?,2016年釀造的葡萄酒多糖含量最高為969.7?mg/L,而全籽釀造量最低為406.58?mg/L。通過觀察比較可知,葡萄皮對酒中多糖的,而年份不同的葡萄酒其多糖含量也存在較大差異。??13??
含?600?II?圓?54484?I?瞻?523.25??^yiy'Slli??W1?W2?W3?W4?W5?W6?W7?W8??圖24葡萄酒多糖的含量??Fig.2-4?Polysaccharide?of?tested?wines??2.4.3葡萄酒中總酚的測定結(jié)果??葡萄酒總酚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如圖2-5所示。2016年的葡萄酒總酚含量最高為??1184.76?mg/L,而全皮釀造的葡萄酒總?含量最低為505.71?mg/L。由圖可知,葡??萄皮、籽對葡萄酒總酚含量的影響都較大。其中W3總酚含量比W4要少得多,說??明葡萄籽為葡萄酒提供的酚類物質(zhì)比葡萄皮多。而W5、W6、W7和W8的總酚含??量都較高,說明葡萄籽為葡萄酒提供了大部分的多酚。Wl、W4的總酚含量高于??W2,可能是由于W2是手工破碎,葡萄皮籽未進一步破碎;而Wl、W4是機械破??碎,葡萄皮籽尤其是葡萄籽被打碎,其中的酚類物質(zhì)更容易釋放到葡萄酒中。??1400?;??1184.76??,M〇?1?|?1014.05?1(^81029.29??總?1000?丨?_?A?931.43?_?幽??丄―:丨丨r??W1?W2?W3?W4?W5?W6?W7?W8??圖2-5葡萄酒總酚含量??Fig.2-5?Total?phenol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廣西茉莉花莖多糖脫色工藝研究[J]. 呂龍祥,黃鎖義,林夢瑤,李月仕. 化學(xué)世界. 2017(06)
[2]皺皮木瓜多糖的分離、純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姚程程,張緒成,葉超,鄧張雙,劉朝霞. 生物資源. 2017(02)
[3]大棗多糖的純化工藝研究[J]. 劉世軍,李瑞,楊旭,唐志書,崔春利,劉紅波,梁艷妮,張娛,張靜,王梅. 西部中醫(yī)藥. 2017(03)
[4]香菇中多糖含量測定方法的比較研究[J]. 周勇,易延逵,楊曉敏,李亞平.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6(13)
[5]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提純冬蟲夏草多糖的研究[J]. 畢元才.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5(24)
[6]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戴氏蟲草多糖工藝研究[J]. 肖代敏,呂純莉,曹喻,肖建輝,張志敏. 遵義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05)
[7]乙醇分級沉淀提取黃芪多糖及其理化性質(zhì)和抗氧化活性研究[J]. 李紅法,郭松波,滿淑麗,范亞亞,王婷婷,李霞,高文遠. 中國中藥雜志. 2015(11)
[8]基于酚類物質(zhì)的釀酒紅葡萄品種特性分析[J]. 張娟,王曉宇,田呈瑞,趙旗峰,馬小河,唐曉萍,馬婷婷,馬錦錦.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5(07)
[9]不同體積分?jǐn)?shù)乙醇沉淀桑黃胞內(nèi)多糖的理化性質(zhì)及抗氧化活性[J]. 周慧吉,馬海樂,郭丹釗,王振斌. 食品科學(xué). 2015(19)
[10]多酚-蛋白質(zhì)共價作用及其對食品體系的影響研究進展[J]. 闞茗銘,葉發(fā)銀,趙國華. 食品科學(xué). 2015(01)
碩士論文
[1]中國被毛孢冬蟲夏草培養(yǎng)工藝優(yōu)化及多糖分離純化、結(jié)構(gòu)性能測定[D]. 劉金花.華東理工大學(xué) 2014
[2]酵母多糖在葡萄酒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研究[D]. 王安娜.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2013
[3]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純化技術(shù)及穩(wěn)定性研究[D]. 郭耀東.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2008
[4]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離純化研究[D]. 馬玉美.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4235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4235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