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羰基膦氧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及醛酮化合物硼氫化反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05:19
有機磷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功能化合物,在生物醫(yī)藥、有機合成、光電材料以及阻燃劑等領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效構(gòu)建含P-C鍵的有機磷化學一直吸引著有機合成化學家們的研究興趣。有機磷化合物的經(jīng)典合成主要依賴于磷鹵試劑與親核試劑的親核取代反應,以及烷基鹵化物與亞磷酸三酯的Arbuzov反應,該類方法反應條件苛刻、官能團兼容性差、原子經(jīng)濟性低。近年來隨著金屬有機化學的發(fā)展,從P(O)H化合物出發(fā)成為構(gòu)建有機磷化合物最直接、原子經(jīng)濟性最高的方法。Y-羰基膦氧化合物作為一類具有特殊結(jié)構(gòu)和廣泛生物學活性的化合物,在醫(yī)藥研發(fā)、生物酶制劑、有機合成等領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論文通過P(O)H化合物與炔醇類底物反應,在廉價的Zn催化劑催化條件下實現(xiàn)Meyer-Schuster重排/P-Michael加成反應一鍋法構(gòu)建γ-羰基膦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操作簡便且原子經(jīng)濟性高。有機硼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合成中間體,作為研究對象曾三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科研及工業(yè)上都有廣泛的應用(例如Suzuki-Miyaura反應)。醛酮化合物作為一類可以廣泛獲得的化合物,含有不飽和羰基,可以與有機硼烷發(fā)生反應生成相應的硼酸酯。近...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4鋁催化劑催化醛的磷;??
??氫化反應〖85],不同于以往的稀土金屬或過渡金屬催化劑,如圖1.37所示。研宄??機理表明該配體經(jīng)過兩次四元環(huán)過渡態(tài)分別與C=E?(E?=?0或N)鍵、H-B鍵發(fā)??生<r-鍵復分解反應,生成C-E-B最終產(chǎn)物。緊接著Sen等又報道了?PhC(NTr)2配??位的Ca催化劑[86]催化的醛酮及亞胺的硼氫化反應,與Si配體的催化效果相比,??底物適用范圍更廣泛,帶有OH、NH基團的底物耐受性好。??0^0??T.?/C〇N?、?Bu'?k??Cl?c,??R?=?H'Ph'4-C,Ph?su??Ph?Li?Ar?\??y?ph2Hc>=\??/\?Ln[N(SiMe3)2]3?tBu—( ̄\-〇y?\?—?Ar*?=?,Pr??—PPh?'?Ar*?Ph2HC^??Ar?E?=?Ge,?Sn,?Pb?fBu??Ar?=?2
?D?E??圖2.6反應機理推測??2.4實驗部分??2.4.1實驗儀器及試劑??所有反應與操作都采用標準的Schlenk技術在Ar氣氛下進行。除特別注明??的外,使用的溶劑均采用標準方法純化。商業(yè)可獲得的試劑均購自國藥、安耐吉、??阿拉丁、Aldrich公司,拆封后立即使用,未經(jīng)特殊純化或處理。1HNMR、31P??NMR和13C?NMR均在Bruker?AV?500儀器上測得,】H?NMR、13C?NMR譜圖中??的化學位移都以氘代試劑溶劑殘余峰定標,31PNMR譜圖中的化學位移以85%??H3P〇4為外標定標。新化合物用HRMS和IR進一步表征。高分辨質(zhì)譜在ESI-Q-??TOF質(zhì)譜儀上測得,紅外譜圖在Nicolet?330?spectrometer上測得。??2.4.2實驗步驟??(1)?羰基膦氧的一般合成方法??在經(jīng)過烘箱干燥的Schlenk管中,將塊丙醇1?(0.30?mmol),?P(0)H?2?(0.45??mmol),?Ph2P(0)0H?(0.06mmol,13mg)和?Zn(OTf)2?(0.12mmol,44mg)混合??后加入PhCl?(2?mL)溶劑中
本文編號:3294395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4鋁催化劑催化醛的磷;??
??氫化反應〖85],不同于以往的稀土金屬或過渡金屬催化劑,如圖1.37所示。研宄??機理表明該配體經(jīng)過兩次四元環(huán)過渡態(tài)分別與C=E?(E?=?0或N)鍵、H-B鍵發(fā)??生<r-鍵復分解反應,生成C-E-B最終產(chǎn)物。緊接著Sen等又報道了?PhC(NTr)2配??位的Ca催化劑[86]催化的醛酮及亞胺的硼氫化反應,與Si配體的催化效果相比,??底物適用范圍更廣泛,帶有OH、NH基團的底物耐受性好。??0^0??T.?/C〇N?、?Bu'?k??Cl?c,??R?=?H'Ph'4-C,Ph?su??Ph?Li?Ar?\??y?ph2Hc>=\??/\?Ln[N(SiMe3)2]3?tBu—( ̄\-〇y?\?—?Ar*?=?,Pr??—PPh?'?Ar*?Ph2HC^??Ar?E?=?Ge,?Sn,?Pb?fBu??Ar?=?2
?D?E??圖2.6反應機理推測??2.4實驗部分??2.4.1實驗儀器及試劑??所有反應與操作都采用標準的Schlenk技術在Ar氣氛下進行。除特別注明??的外,使用的溶劑均采用標準方法純化。商業(yè)可獲得的試劑均購自國藥、安耐吉、??阿拉丁、Aldrich公司,拆封后立即使用,未經(jīng)特殊純化或處理。1HNMR、31P??NMR和13C?NMR均在Bruker?AV?500儀器上測得,】H?NMR、13C?NMR譜圖中??的化學位移都以氘代試劑溶劑殘余峰定標,31PNMR譜圖中的化學位移以85%??H3P〇4為外標定標。新化合物用HRMS和IR進一步表征。高分辨質(zhì)譜在ESI-Q-??TOF質(zhì)譜儀上測得,紅外譜圖在Nicolet?330?spectrometer上測得。??2.4.2實驗步驟??(1)?羰基膦氧的一般合成方法??在經(jīng)過烘箱干燥的Schlenk管中,將塊丙醇1?(0.30?mmol),?P(0)H?2?(0.45??mmol),?Ph2P(0)0H?(0.06mmol,13mg)和?Zn(OTf)2?(0.12mmol,44mg)混合??后加入PhCl?(2?mL)溶劑中
本文編號:3294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2943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