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并噻二唑D-A型兩類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自組裝及光電性質(zhì)研究
【學位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O753.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基于苯并噻二唑D-A型polycatenar分子的合成、自組裝及光電性質(zhì)研究
1 前言
1.1 基于苯并噻二唑液晶化合物的研究進展
1.1.1 基于苯并噻二唑棒狀液晶分子研究進展
1.1.2 基于苯并噻二唑多鏈型液晶分子研究進展
1.1.3 基于苯并噻二唑盤狀液晶分子研究進展
1.2 基于苯并噻二唑分子的凝膠研究進展
1.3 本章的選題意義及工作簡介
2 結(jié)果與討論
3/12和Ⅰ3/16的合成'> 2.1 化合物Ⅰ3/12和Ⅰ3/16的合成
3/12和Ⅰ3/16的液晶行為分析'> 2.2 化合物Ⅰ3/12和Ⅰ3/16的液晶行為分析
2.3 化合物凝膠性質(zhì)的研究
3/12和Ⅰ3/16光電性能的研究'> 2.4 化合物Ⅰ3/12和Ⅰ3/16光電性能的研究
3/16的阻抗測試'> 2.5 化合物Ⅰ3/16的阻抗測試
2.6 小結(jié)與展望
第二章 含α-氰基苯乙烯單元的苯并噻二唑D-A型分子的設(shè)計合成和自組裝及光電性質(zhì)研究
1 前言
1.1 基于苯并噻二唑單元的α-氰基苯乙烯研究進展
1.2 基于苯并噻二唑類分子光波導的研究進展
1.3 本章的選題意義及工作簡介
2 結(jié)果與討論
m/n的合成'> 2.1 化合物Ⅱm/n的合成
m/n的液晶行為分析'> 2.2 化合物Ⅱm/n的液晶行為分析
m/n的凝膠性能研究'> 2.3 化合物Ⅱm/n的凝膠性能研究
m/n的光物理性質(zhì)研究'> 2.4 化合物Ⅱm/n的光物理性質(zhì)研究
m/n的光波導性質(zhì)研究'> 2.5 化合物Ⅱm/n的光波導性質(zhì)研究
m/n的離子識別能力研究'> 2.6 化合物Ⅱm/n的離子識別能力研究
2.7 小結(jié)與展望
第三章 實驗部分
1 實驗儀器與試劑
2 實驗步驟及實驗數(shù)據(jù)
2.1 基于苯并噻二唑D-A型Polycatenar分子的合成步棸及數(shù)據(jù)
2.2 含α-氰基苯乙烯單元的苯并噻二唑D-A型分子的合成步棸及數(shù)據(jù)
附錄
參考文獻
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清單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廣進;黃歡;;含苯并咪唑環(huán)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與抑菌活性[J];農(nóng)藥學學報;2017年04期
2 馬成章;黃紹軍;李超;;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與應(yīng)用[J];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3 劉瑋煒;劉秀堅;殷龍;程峰昌;;1,3,4-噻二唑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化學通報;2016年10期
4 李文有;宋勇;陳宏博;楊文龍;徐晶;;新型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學;2014年02期
5 郝琳;劉俊寶;陳建平;魯源;;2-甲基-5,7-二氧代-1,3,4-噻二唑[3,2-a]并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化學試劑;2013年12期
6 王守信;左翔;范志金;張正財;張聚方;熊麗霞;付一峰;房震;吳青君;張友軍;;1,2,3-噻二唑聯(lián)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機化學;2013年11期
7 詹秀環(huán);常云霞;王子云;陳龍;;三種噻二唑衍生物對小麥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14期
8 李滿林;魏太保;李榮華;尚冰冰;;1,3,4-噻二唑-2,5-二硫乙酰芳胺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李紅燕;繆穎;倪楊娟;郭海昌;;2-溴-1,3,4-噻二唑的合成[J];浙江化工;2009年02期
10 周艷芬;陳宏博;;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進展[J];化工中間體;2009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劍霞;吡啶噻二唑為構(gòu)筑基元的給受體型深紅及近紅外熒光分子的合成、表征與光電性質(zh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2 曹先婷;構(gòu)建含1,2,4-噻二唑骨架的新方法及抗菌等活性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汪磊;苯并噻二唑及四苯基乙烯類熒光衍生物的合成與生物應(yīng)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4 王守信;1,2,3-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D];天津大學;2011年
5 申小清;噻二唑類及羧酸類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關(guān)鵬;噻二唑類組蛋白去乙;敢种苿┑慕Y(jié)構(gòu)修飾與改造[D];山東大學;2014年
7 王儲;基于受體苯并噻二唑、萘并噻二唑的有機熒光小分子的設(shè)計合成及光物理性質(zhì)和電致發(fā)光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8 毛武濤;具誘導抗病活性的農(nóng)藥先導優(yōu)化及生物活性[D];天津大學;2013年
9 涂國剛;1,3,4-噻二唑類氨肽酶N抑制劑的設(shè)計、合成及活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張安將;均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唑并噻二嗪型稠雜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譜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海燕;1,3,4—噻二唑衍生物和含氮雜環(huán)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寧師范大學;2019年
2 張偉楠;新型噻二唑類稠雜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D];渤海大學;2019年
3 方海鵬;基于苯并噻二唑D-A型兩類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自組裝及光電性質(zhì)研究[D];云南大學;2018年
4 祝蓓;苯并噻二唑和卟啉類給體小分子的設(shè)計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
5 彭雄偉;偶氮噻二唑Polycatenar分子、四聯(lián)噻吩兩親分子和三嗪楔形分子的設(shè)計、合成及自組裝研究[D];云南大學;2017年
6 馬科;苯并噻二唑基四氮唑配合物的原位合成及其對pH等外部環(huán)境響應(yīng)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9年
7 劉海穎;基于1,3,4-噻二唑的二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9年
8 方成;基于苯并噻二唑紅光材料的光物理性質(zhì)和電致發(fā)光性質(zhì)的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8年
9 何文靜;1,3,4-噻二唑類介離子衍生物的設(shè)計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貴州大學;2019年
10 高佩麗;聯(lián)二噻吩橋連苯并噻二唑聚合物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55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85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