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類含鐵酶催化機理的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4 11:34
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相比于一般催化劑,酶具有很多優(yōu)點,如高活性、專一性、活性可調控性等。許多酶的活性中心需要結合金屬離子才能發(fā)揮其催化活性,常見的金屬離子有Mg2+、Zn2+、Fe2+、Mn2+、Co2+和Ca2+等。含鐵酶是常見的金屬酶,其中包括雙加氧酶(鄰苯二酚氧酶等)、單加氧酶(細胞色素P450酶、甲烷單加氧酶等)、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歧化酶等。由于酶的催化反應非常迅速,僅僅通過實驗手段弄清催化反應中涉及的中間體和過渡態(tài)的結構尤其是電子結構還存在許多困難,對催化反應的詳細機制缺乏系統(tǒng)理解。隨著理論化學方法的發(fā)展,計算化學可以從原子層面對酶的反應機理進行深入研究,其研究結果可以與實驗工作相互補充和驗證,在酶催化機理研究方面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優(yōu)勢。本論文主要采用分子動力學模擬及量子力學與分子力學相組合的(QM/MM)方法對幾類含鐵酶的催化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通過計算獲得了反應過程中涉及的中間體和過渡態(tài)的結構,并基于對反應勢能面分析確定了催化反應的最優(yōu)路徑,在原子水平上闡明了這些酶催化反應的特點和立體選擇性、區(qū)域選擇性規(guī)律,對一些重要殘基對酶催化活性的影響給出了理論解釋或預測,為深入理解這些酶的生物學功能、實驗研究及酶工程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論文工作主要包括:(1)色氨酸裂解酶(NosL)催化胺脫氫反應以及羧基轉移反應的QM/MM研究L-色氨酸裂解酶(NosL)屬于S-腺苷-L-蛋氨酸(SAM)依賴酶,它主要催化L-色氨酸轉化為3-甲基吲哚酸(MIA)。在2014年報道的晶體結構(PDB編碼:4R34)的基礎上,本文用QM/MM方法對NosL酶的反應機理進行研究,催化反應過程包括底物氨基脫氫,C-C鍵斷裂和羧基遷移。計算結果表明,奪氫反應存在區(qū)域選擇性,發(fā)生在底物的氨基氫位置,伴隨的反應能壘為12.4 kcal/mol,對接下來反應的兩條路徑(path1和path2)進行深入研究,Cα-Cβ鍵斷裂和Cα-C鍵斷裂對應的能壘分別為7.2 kcal/mol和15.0 kcal/mol,Cα-Cβ鍵更容易斷裂是由底物的氨基自由基的電子空穴離域引起的。通過理論計算,確定了實驗上觀察到的中間體源于Cα-C鍵的斷裂,而且Cα-C鍵的斷裂和羧基自由基的遷移是協(xié)同發(fā)生的,這和實驗上的EPR電子捕獲分析結果是一致的,并可以解釋實驗中沒有觀測到羧基自由基的現(xiàn)象。副產(chǎn)物(3-甲基吲哚)的生成來自于Cα-Cβ鍵的斷裂,副產(chǎn)物的生成伴隨的能壘為19.5 kcal/mol。然而,主產(chǎn)物3-甲基吲哚酸的生成為決速步,對應的能壘為26.9 kcal/mol。我們的計算結果可以很好地闡述NosL酶的催化機理,并對以后研究SAM酶家族有重要作用。(2)煙曲霉毒素B內過氧化酶(FtmOx1)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的QM/MM研究FtmOx1是首次報道出可以催化底物煙曲霉毒素B轉變成疣孢青霉原的依賴α-酮戊二酸的單核非血紅素含鐵酶。氧氣分子與底物發(fā)生反應生成疣孢青霉原,并沒有發(fā)生O-O鍵斷裂,這與目前所知的其他非血紅素含鐵酶是不同的,但是目前具體的機理還不明確。本文在FtmOx1酶與α-酮戊二酸或與底物共結晶的晶體結構的基礎上,構建了酶-α-酮戊二酸-底物的模型,并用QM/MM方法闡明FtmOx1酶的催化機理。計算結果表明,五重態(tài)的FeIV=O復合物是基態(tài)。FeIv=O復合物首先奪取228號酪氨酸殘基的羥基上的氫,反應能壘是9.1 kcal/mol。如果FeIV=O復合物直接從底物的C21奪取氫,能壘會升高到33.9 kcal/mol。將228號酪氨酸突變成丙氨酸時,能壘會升高到24.0 kcal/mol。接下來的反應是,產(chǎn)生的酪氨酸自由基從底物C21上奪取氫(H2),能壘是23.8kcal/mol。第二分子氧氣進入活性中心并與底物的C21自由基結合,完成環(huán)氧化反應,反應能壘是4.8 kcal/mol。本文得到的結論可以為FtmOx1酶反應機理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并對進一步的實驗研究有引導作用。(3)細胞色素P450酶CYP162C2(PntM)催化戊丙酯菌素F氧化重排機理的理論研究CYP162C2(PntM)屬于細胞色素P450酶,它可以催化類倍半萜烯抗生素異丙酯菌素的生物合成。戊丙酯菌素F氧化重排為異丙酯菌素的反應過程包括:戊丙酯菌素F的H-1si轉移,2si位甲基轉移以及異面H-3re的失去。計算結果表明,第一步的H-Isi轉移是催化反應的控速步,能壘為20.3kcal/mol,這與實驗上的關于反應能壘的結果(18.5~18.7kcal/mol)是一致的。氫轉移后,空間位阻阻礙了和血紅素相連的羥基回彈到底物的C1位置,這不同于普通的P450酶。最后一步的異面失氫(H-3re)過程是卟啉環(huán)上的羧基通過水橋完成的。通過對中間體的不同位置選擇性脫氫,可以生成三種異構化產(chǎn)物(戊丙酯菌素A,B和P),分別對應著三種不同的路徑。為了深入研究PntM酶的催化機理,我們進一步對底物類似物的反應機理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底物類似物對催化反應的氧化重排過程影響很小,我們猜測底物類似物可能會對酶的結合過程產(chǎn)生影響。(4)泛酸依賴單氧酶水楊酸羥化酶的催化機理的研究水楊酸水解酶(SALH)屬于泛酸依賴的單氧酶,它可以催化水楊酸通過羥基化和脫羧反應轉化為鄰苯二酚。在晶體結構(PDB編碼:5evy)的基礎上,本文用QM/MM方法對SALH的反應機理進行深入研究。通過理論計算,對之前提出的反應機理進行了修正,整個酶催化反應包括兩個關鍵步驟,FAD的C4a-羥基首先攻擊底物的C1位置,隨后,該中間體發(fā)生脫羧反應形成鄰苯二酚,然而在SALH酶之前提出的機理以及它的類似酶(PHBH和MHBH)中,FAD的C4a-羥基首先進攻的是底物的C3位置。去質子化的底物是活性形式,可以很容易地轉化為鄰苯二酚,然而中性的底物對應著很高的反應能壘(39.8 kcal/mol),這與實驗上測得反應最佳的pH為7.6的實驗結果是一致的。對于去質子化的底物,羥基化和脫羧過程是分步進行的,其中脫羧過程的能壘為14.5 kcal/mmol,是催化反應的決速步驟。我們用不同的泛函(B3LYP,BP,BVMN,PBE,M06和TPSSH)進行反應機理的計算,這些不同泛函的實驗結果是相似的,這些結果都表明該催化反應是高放熱過程,這與SALH酶的相似酶(PHBH)結果是一致的。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1)通過對SAM自由基酶NosL的催化機理的深入研究確定了 Ado自由基奪氫反應的區(qū)域選擇性,給出了奪氫后底物L-色氨酸發(fā)生裂解及羧基遷移過程的多種可能路徑,從理論上預測的反應的主產(chǎn)物和副產(chǎn)物與實驗觀測結果相吻合,系統(tǒng)闡明了 NosL酶催化反應的機制。(2)深入研究了依賴α-酮戊二酸的煙曲霉毒素B內過氧化酶(FtmOx1)的催化機理,通過對多種自旋態(tài)的研究確定了反應物的初態(tài)及反應過程電子結構的演化規(guī)律,闡明了 FtmOx1催化反應的機制,為此類酶的實驗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3)對細胞色素P450酶(PntM)進行了深入研究,充分考慮了鐵中心自旋態(tài)變化對催化活性的影響,給出了 PntM酶無法進行氧回彈反應的根本原因,闡明了主要產(chǎn)物及異構化副產(chǎn)物生成機制,計算結果對戊丙酯菌素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O629.8;O643.3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酶的概述
1.1.1 酶的概念及特點
1.1.2 酶的催化機制
1.1.3 酶促反應動力學
1.2 酶的應用前景
1.3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理論基礎和計算方法
2.1 量子化學方法
2.2 分子動力學方法
2.3 量子力學與分子力學(QM/MM)組合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色氨酸裂解酶的理論研究
3.1 前言
3.2 計算方法
3.2.1 計算模型
3.2.2 QM/MM計算
3.3 結果與討論
3.3.1 酶-底物復合物的結構
3.3.2 反應機理
3.3.3 殘基靜電分析
3.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煙曲霉毒素B內過氧化酶的理論研究
4.1 前言
4.2 計算方法
4.2.1 模型構建
4.2.2 QM/MM計算
4.3 結果與討論
IV=O復合物的結構'> 4.3.1 FeIV=O復合物的結構
4.3.2 反應物的自然軌道
4.3.3 氫抽取反應
4.3.4 底物脫氫和環(huán)氧化
4.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細胞色素P450酶CYP161C2的理論研究
5.1 前言
5.2 計算方法
5.2.1 動力學模擬
5.2.2 QM/MM計算
5.3 結果與討論
5.3.1 Cpd I的結構
5.3.2 反應路徑
5.3.3 底物類似物的結果
5.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水楊酸水解酶的理論研究
6.1 前言
6.2 計算方法
6.2.1 模型
6.2.2 QM/MM方法
6.3 結果和討論
6.3.1 優(yōu)化的反應物
6.3.2 SALH與中性底物的反應機理
6.3.3 SALH與去質子化底物的反應機理
6.4 結論
參考文獻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附已發(fā)表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54408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O629.8;O643.3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酶的概述
1.1.1 酶的概念及特點
1.1.2 酶的催化機制
1.1.3 酶促反應動力學
1.2 酶的應用前景
1.3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理論基礎和計算方法
2.1 量子化學方法
2.2 分子動力學方法
2.3 量子力學與分子力學(QM/MM)組合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色氨酸裂解酶的理論研究
3.1 前言
3.2 計算方法
3.2.1 計算模型
3.2.2 QM/MM計算
3.3 結果與討論
3.3.1 酶-底物復合物的結構
3.3.2 反應機理
3.3.3 殘基靜電分析
3.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煙曲霉毒素B內過氧化酶的理論研究
4.1 前言
4.2 計算方法
4.2.1 模型構建
4.2.2 QM/MM計算
4.3 結果與討論
IV=O復合物的結構'> 4.3.1 FeIV=O復合物的結構
4.3.2 反應物的自然軌道
4.3.3 氫抽取反應
4.3.4 底物脫氫和環(huán)氧化
4.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細胞色素P450酶CYP161C2的理論研究
5.1 前言
5.2 計算方法
5.2.1 動力學模擬
5.2.2 QM/MM計算
5.3 結果與討論
5.3.1 Cpd I的結構
5.3.2 反應路徑
5.3.3 底物類似物的結果
5.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水楊酸水解酶的理論研究
6.1 前言
6.2 計算方法
6.2.1 模型
6.2.2 QM/MM方法
6.3 結果和討論
6.3.1 優(yōu)化的反應物
6.3.2 SALH與中性底物的反應機理
6.3.3 SALH與去質子化底物的反應機理
6.4 結論
參考文獻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附已發(fā)表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文劍;;新一代相對論量子化學方法[J];中國基礎科學;2007年02期
2 陳紅霞;酶工程與抗生素工業(yè)[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2005年06期
3 薛璐,馬鶯;透性化海藻糖合酶的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2年01期
本文編號:2854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85440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