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孔聚合物親和色譜層析介質的制備及評價
本文關鍵詞:超大孔聚合物親和色譜層析介質的制備及評價 出處:《分析測試學報》2016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親和層析 偶聯方法 Protein A配基 超大孔層析介質 抗體純化
【摘要】:探索了用席夫堿法在超大孔聚合物微球表面偶聯Protein A配基制備親和層析介質的方法,以親水化后的聚丙烯酸酯類超大孔微球為基質,考察了氧化劑濃度(H5IO6)對配基偶聯量的影響,以掃描電子顯微鏡表征微球表面形貌,結果發(fā)現其偶聯Protein A后微球仍能夠保持其大孔結構?疾炝嗽擃愑H和介質在不同操作流速(361~3 600 cm/h)下的動態(tài)載量,在3 600 cm/h操作流速下,人抗體載量與361 cm/h相比僅下降10%左右,表明該類介質適合抗體大分子的快速傳質,能夠滿足快速、高效、高通量分離純化的需求。
[Abstract]:A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medium was prepared by coupling Protein A ligand on the surface of macroporous polymer microspheres by Schiff base method. The hydrophilic macroporous polyacrylate microspheres were used as the matrix. The effect of oxidant concentration (H 5IO 6) on ligand coupling amount was investigate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microspheres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spheres could maintain their macroporous structure after coupling with Protein A. the dynamic loading capacity of this kind of affinity medium was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velocities of 361n 3600 cm / h. At the operating flow rate of 3 600 cm/h, the human antibody load decreased by only about 10% compared with 361 cm/h,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edium was suitable for rapid mass transfer of antibody macromolecules and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rapid mass transfer. High efficiency, high throughput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requirements.
【作者單位】: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1620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03158)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優(yōu)秀人才培育計劃項目(080318620081/037) 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yǎng)“實培計劃”項目(201507,201506) 2016大學生URT項目(16032082001/009)
【分類號】:O658.1
【正文快照】: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190)親和層析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質之間的特異親和力,使目標產物得以分離純化的液相層析方法,可應用于任何兩種有特異性相互作用的生物大分子[1]。由于抗體與抗原作用具有高度的專一性,且該親和力極強,親和層析技術兼具高收率、高純度、能保持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錫麟;林鈞材;顧天爵;;Scatchard圖形的數學分析及其參數的電子計算機處理[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1982年02期
2 陳文侃;王璧瑜;盧德育;林強;林麗英;;中藥白頭翁的皂素 Ⅲ.配基結構的研究[J];化學學報;1983年08期
3 黃維垣;陳毓群;朱任宏;;sinodiosgenin的結構[J];化學學報;1956年05期
4 黃維垣;陳文侃;周楙麗;朱任宏;;中藥白頭翁的皂素 Ⅱ.配基成分的初步研究[J];化學學報;1962年03期
5 王舵;張丹妮;任軍;賈凌云;;分子對接技術在色譜配基篩選中的應用與優(yōu)化[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8年05期
6 白姝;周榮;劉夫鋒;;胰蛋白酶定向固定化親和配基的理性設計[J];物理化學學報;2013年02期
7 鞠佳;聶飛;段志軍;賀高紅;;親和膜配基的結構和密度對膽紅素吸附的影響[J];化工學報;2013年01期
8 劉世雄,黃金陵;中藥白頭翁配基G(C_(30)H_(48)O_4)的晶體和分子結構[J];結構化學;1984年03期
9 朱俐燕;白姝;孫彥;余林玲;;肽配基納米親和載體定向固定化抗體[J];離子交換與吸附;2014年03期
10 張海龍;喬昕;姚紅娟;鄭春楊;蘇志國;;多肽配基親和吸附介質的配基密度控制規(guī)律[J];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2007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艷英;蛋白質色譜的高分子配基和親和配基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2 盧慧麗;層析介質孔徑與配基密度對蛋白吸附性能影響及抗體分離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3 王靜云;新型擬生物染料親和配基純化堿性磷酸酶及堿性磷酸酶性質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彬彬;混合模式高效液相色譜分離蛋白的基礎研究及應用[D];江南大學;2016年
2 王存響;基于氨基苯并咪唑配基的疏水性電荷誘導層析介質制備和蛋白吸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3 劉夫鋒;親和性肽配基理性設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4 趙連江;低密度脂蛋白與陰離子配基的相互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沈芳芳;新型疏水電荷誘導色譜配基的篩選、偶聯及熱力學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彭冠英;新型疏水電荷誘導色譜配基的篩選與介質制備[D];天津大學;2007年
7 柴東升;新型混合模式色譜強化抗體純化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8 文禹擷;金屬螯合親和配基制備及其在分離豆殼過氧化物酶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3年
9 朱俐燕;多肽配基定向化固定抗體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10 金昊白;接枝親和配基的聚乙烯醇凝膠與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的相互作用[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16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41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