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苯丙氨酸的不對稱合成新工藝研究
本文關鍵詞:D-苯丙氨酸的不對稱合成新工藝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銠 不對稱催化氫化 手性膦配體 α-脫氫氨基酸酯 D-苯丙氨酸
【摘要】:D-苯丙氨酸是一種非天然氨基酸,在醫(yī)藥、農(nóng)藥、食品、輕工業(yè)等領域應用廣泛。D-苯丙氨酸目前還無法通過發(fā)酵法生產(chǎn),主要采用外消旋體拆分,拆分劑消耗巨大,收率低,環(huán)境污染嚴重,成本高。因此,研究D-苯丙氨酸的手性合成新工藝具有重要意義。利用過渡金屬不對稱催化氫化是構建手性化合物的有效途徑之一,具有選擇性高、轉(zhuǎn)化率高、符合原子經(jīng)濟性、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和很高的工業(yè)應用潛力。本論文以手性單齒膦配體及銠作為催化劑,通過對(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不對稱氫化,初步研究了D-苯丙氨酸的不對稱合成新工藝。本論文首先以苯甲醛、N-乙酰甘氨酸等為原料,經(jīng)二步反應合成了不對稱催化氫化的中間體(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并進行了路線優(yōu)化。路線經(jīng)過Erlenmyer縮合生成了3-苯基丙烯酸吖內(nèi)酯,然后,在三乙胺作為催化劑和室溫攪拌條件下,與甲醇反應合成中間體(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并放大到數(shù)公斤制備規(guī)模。利用該方法又合成出(Z)-2-乙酰氨基-3-(4-溴苯基)丙烯酸甲酯、(Z)-2-苯甲酰氨基-3-(4-溴苯基)丙烯酸甲酯、(Z)-2-乙酰氨基-3-(3-溴苯基)丙烯酸甲酯、(Z)-2-苯甲酰氨基-3-(3-溴苯基)丙烯酸甲酯、(Z)-2-乙酰氨基-3-(4-硝基苯基)丙烯酸甲酯、(Z)-2-苯甲酰氨基-3-(4-硝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等共22種α-脫氫氨基酸酯。以(S)-BINOL作為原料,合成了(S)-Mono Phos等5種手性膦配體;以(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作為底物,考察了這些手性膦配體-[Rh(COD)2]BF4配合物的不對稱催化氫化性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S)-Mono Phos是其中最好的配體,獲得了定量轉(zhuǎn)化率和95.5%的對映選擇性,S/C(底物與催化劑的摩爾比)可達3000。其他N原子上連有一個H的膦配體得到不足90%對映選擇性,明顯低于(S)-Mono Phos。以(S)-Mono Phos作為膦配體,對其他21種α-脫氫氨基酸酯不對稱氫化,獲得了86%~100%ee值,其中(Z)-2-苯甲酰氨基-3-(4-硝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的不對稱氫化取得了定量轉(zhuǎn)化率和高達100%對映選擇性。首次實現(xiàn)了公斤級不對稱催化氫化合成D-苯丙氨酸。在(S)-Mono Phos-Rh(COD)2BF4作為催化劑,S/C=3000進行氫化放大實驗中,實驗室先后進行了125 mL、300 mL和5000 mL高壓反應釜實驗,結(jié)果與小試一致。氫化產(chǎn)物經(jīng)過鹽酸水解后得到D-苯丙氨酸,總收率92%,光學純度99%以上,所得化合物均通過核磁表征。
【關鍵詞】:銠 不對稱催化氫化 手性膦配體 α-脫氫氨基酸酯 D-苯丙氨酸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21.25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4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4-38
- 1.1 D-氨基酸的概述14-21
- 1.1.1 D-氨基酸的應用14-16
- 1.1.1.1 D-氨基酸在食品中的應用14-15
- 1.1.1.2 D-氨基酸在醫(yī)藥農(nóng)藥領域中的應用15-16
- 1.1.1.3 D-氨基酸在日用化工領域的應用16
- 1.1.2 D-氨基酸的制備方法16-21
- 1.1.2.1 生物發(fā)酵法16-17
- 1.1.2.2 拆分法17-18
- 1.1.2.3 不對稱轉(zhuǎn)換法18-20
- 1.1.2.4 不對稱合成法20-21
- 1.2 D-苯丙氨酸的文獻綜述21-25
- 1.2.1 D-苯丙氨酸的應用21-22
- 1.2.2 D-苯丙氨酸的生產(chǎn)方法22-25
- 1.2.2.1 拆分法22-23
- 1.2.2.2 生物法23
- 1.2.2.3 不對稱合成法23-25
- 1.3 手性膦配體在不對稱催化氫化中的應用25-38
- 1.3.1 手性單膦配體催化劑不對稱氫化C=C雙鍵25-30
- 1.3.2 手性雙膦配體不對稱催化氫化C=C雙鍵30-35
- 1.3.3 選題的依據(jù)和研究意義35-36
- 1.3.4 研究思路及實驗設計36-38
- 第二章 底物的制備及路線優(yōu)化38-48
- 2.1 實驗主要原料、試劑38
- 2.2 實驗主要儀器38
- 2.3 實驗方法38-41
- 2.3.1 化合物 3-苯基丙烯酸吖內(nèi)酯(58a)的合成38-39
- 2.3.2 溫度對 3-苯基丙烯酸吖內(nèi)酯收率的影響39
- 2.3.3 催化劑無水乙酸鈉的量對收率的影響39-40
- 2.3.4 (Z)2乙酰氨基3苯基丙烯酸的合成(57a)40
- 2.3.5 (Z)2乙酰氨基3苯基丙烯酸甲酯(57b)的合成40-41
- 2.4 結(jié)果與討論41-48
- 第三章 手性膦配體的制備48-53
- 3.1 實驗主要原料、試劑及儀器48
- 3.2 實驗方法48-52
- 3.2.1 (S)-MonoPhos的制備48-49
- 3.2.2 其他單齒亞膦酰胺配體的合成49-50
- 3.2.3 單齒亞膦酰胺配體66的合成50-52
- 3.2.3.1 化合物63的制備51
- 3.2.3.2 化合物64的制備51-52
- 3.2.3.3 化合物65的制備52
- 3.2.3.4 化合物66的制備52
- 3.3 結(jié)果與討論52-53
- 第四章 膦配體與銠配合物催化不對稱氫化反應53-64
- 4.1 儀器與試劑53
- 4.2 反應實驗操作53
- 4.3 膦配體的選擇53-54
- 4.4 氫化底物的選擇及條件篩選54-60
- 4.5 實驗室放大反應60-62
- 4.5.1 30 mmol規(guī)模放大60
- 4.5.2 50 mmol規(guī)模放大60-61
- 4.5.3 100 mmol規(guī)模放大61
- 4.5.4 公斤級放大61-62
- 4.6 結(jié)果與討論62-64
- 第五章D-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備64-69
- 5.1 儀器與試劑64
- 5.2 實驗操作64-68
- 5.2.1 D-苯丙氨酸的合成64-65
- 5.2.2 (R)2氨基3(4-溴苯基)丙酸的合成65
- 5.2.3 (R)2氨基3(3-溴苯基)丙酸的合成65-66
- 5.2.4 (R)2氨基3(4-甲氧基苯基)丙酸的合成66
- 5.2.5 (R)2氨基3(3-甲氧基苯基)丙酸的合成66
- 5.2.6 (R)2氨基3(4-硝基苯基)丙酸的合成66-67
- 5.2.7 (R)2氨基3(3-硝基苯基)丙酸的合成67
- 5.2.8 (R)2氨基3(4-氟苯基)丙酸的合成67-68
- 5.2.9 (R)2氨基3(4-氯苯基)丙酸的合成68
- 5.3 結(jié)果與討論68-69
- 第六章 結(jié)論與展望69-71
- 參考文獻71-77
- 附錄77-92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92-93
- 致謝9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忠,王艷華,繆強,金子林;非離子水溶性膦配體的合成及其應用進展[J];有機化學;2001年03期
2 馬學兵,傅相鍇,王強,王寧;含羥基、膦酸根水溶性膦配體的合成[J];應用化學;2002年12期
3 吳剛,涂學炎,殷曉玲;水溶性膦配體4-二苯膦代苯并-18-冠-6的合成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4 馬學兵,傅相鍇,李龍芹,程靜蓉;膦酸根型水溶性膦配體的質(zhì)子離解和紫外光譜特性[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2年04期
5 鄭曉來,王艷華,左煥培;水溶性膦配體的合成及進展[J];分子催化;1996年01期
6 陳華,黎耀忠,陳駿如,程溥明,黃裕林,李賢均;水溶性膦配體的合成方法[J];分子催化;1999年02期
7 伊曉東,陳守正,高景星,許翩翩;水溶性胺膦配體的合成和應用[J];化學研究與應用;1999年06期
8 周海兵,袁藝,孫曉霞,謝如剛,陳新滋,楊登貴;新型手性胺膦配體的合成[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S1期
9 陳敏東,鄭有飛,徐建強,孫偉,呂士杰,華維一;新的手性膦配體的合成及其在苯乙烯不對稱氫酯基化中的應用[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4年01期
10 馬學兵,傅相鍇,王寧;磺酸型水溶性膦配體的合成[J];應用化學;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志剛;何潤田;吳心怡;亓海嘯;郎建平;;多齒含膦配體組裝配合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5分會:無機化學[C];2014年
2 王艷華;常楊軍;金子林;;基于含聚醚鏈膦配體的非水液/液兩相催化[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絡合催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3 張鳳;何艷梅;范青華;;可調(diào)控的手性樹狀分子單膦配體的合成及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不對稱催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4 程國寶;管里;胡皆漢;;含巰基吡啶和膦配體的鹵化亞銅絡合物的光譜研究[A];全國第六屆分子振動光譜學術報告會文集[C];1990年
5 李寶珠;陳貴;邢雁;高景星;;水溶性手性胺膦配體的制備和催化性質(zhì)[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張兆國;李萬方;馬欣;范為正;李曉明;;雙膦配體及其在重要手性中間體合成中的應用[A];第十六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7 陳艷;張蓓;郭銳;郝小偉;黃淑媛;尹軍;余廣鰲;劉盛華;;含二茂鈷陽離子膦配體的金雜環(huán)配合物的合成及殺菌活性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8 夏海軍;沈超;沈訪益;付晨晨;章鵬飛;;糖衍生的手性雙膦配體的合成與結(jié)構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9 劉美芳;汪明;薄志山;;新型含有大體積膦配體催化劑的合成及性質(zhì)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10 范青華;鄧國軍;王志堅;李永;張鳳;馮宇;;手性樹狀分子膦配體在不對稱催化氫化中的應用研究[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通訊員 趙贄 李昌務 紀鵬 記者 薛向群 楊月清;一位視事業(yè)重于山的科技開拓者[N];陜西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德華;二級微環(huán)境對鐵鐵氫化酶活性中心模型配合物氧化還原反應和碳氫鍵活化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魏浩;新型軸手性雙膦配體的合成及其在不對稱催化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馬學兵;含膦酸根等水溶性膦配體及其鈀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羰基化反應[D];四川大學;2002年
4 陳勝潔;離子型膦配體和相應銠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氫甲酰化反應中的催化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5 關金濤;二茂鈷陽離子膦配體催化的偶聯(lián)反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性質(zhì)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董維兵;膦配體取代[2Fe2S]配合物的合成、電化學與質(zhì)子化反應[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7 馬夢林;對烷氧基取代MeO-BIPHEP類手性雙膦配體的合成與應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陶曉明;手性雙膦配體的合成及其在羰基磷酸酯和吡啶酮的不對稱氫化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9 孟慶華;新型手性雙膦配體的合成及其在官能化酮的不對稱催化氫化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10 耿會玲;新型雙膦配體的合成與β-羰基烯胺的不對稱催化氫化[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心怡;含四膦配體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宋濤;新型Ar-BINMOLs衍生膦配體的合成及其不對稱催化反應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zhí)毂?碳酸酯改性的無氟膦配體的合成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4 黃道臣;1,10-菲咯啉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其應用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李贊;手性膦配體SEGPHOS的合成及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巧靈;天然樟腦型氮膦配體的合成及其在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中的應用[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7 何小溪;大位阻非膦配體鈀配合物催化合成含芳香偶聯(lián)結(jié)構的中藥活性物質(zhì)的研究[D];廣東藥科大學;2016年
8 趙鑫;基于多齒膦配體的Tp~*-W-Cu-S團簇合成及配體的原位硫化反應[D];蘇州大學;2016年
9 陳海濤;D-苯丙氨酸的不對稱合成新工藝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10 陳艷;含二茂鈷陽離子膦配體的金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553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05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