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飛機除冰液與機場道面除冰液對混凝土抗凍性的影響規(guī)律

發(fā)布時間:2017-11-08 09:10

  本文關(guān)鍵詞:飛機除冰液與機場道面除冰液對混凝土抗凍性的影響規(guī)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混凝土 有機醇 醋酸鹽 硅酸鹽水泥 抗硫酸鹽水泥 除冰液 抗凍性


【摘要】:混凝土道面常遇到的除冰液種類繁多,市政與高速公路工程常用氯鹽和尿素,機場工程常用有機醇類飛機除冰液(Aircraft Deicer,AD)和醋酸鹽類機場道面除冰液(Airfield Pavement Deicer,APD)。為了探索混凝土在不同凍融介質(zhì)中抗凍性之間的關(guān)系,本文進行了多種混凝土在濃度為3.5%的Na Cl與濃度分別為3.5%的醋酸鉀(Potassium acetate,KAc)、醋酸鈉(Sodium acetate,Na Ac)、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等不同凍融介質(zhì)中的快速凍融循環(huán)試驗,結(jié)合濃度分別為3.5%、12.5%和25%的醋酸鈣鎂(Calcium magnesium acetate,CMA)溶液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溶液試驗資料,研究混凝土在不同凍融介質(zhì)中的抗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及其與水中抗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試驗設計了普通混凝土(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OPC)、硅酸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P?Ⅱ)、抗硫酸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P?HSR)共3個系列13個配合比的混凝土試件,在相應的養(yǎng)護標準下養(yǎng)護至齡期后進行試驗。本文就混凝土的水泥品種、粉煤灰(Fly ash,FA)摻量、纖維混雜和混凝土接觸的除冰液種類及濃度進行快速凍融循環(huán)的破壞機理研究。主要結(jié)論如下:(1)Na Cl溶液中凍融,混凝土會出現(xiàn)大量的表面剝落,導致混凝土抗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大大降低。FA的摻量過高不利于混凝土的抗凍耐久性,推薦摻量為20%-30%。(2)對于HPC-P?Ⅱ混凝土,單摻改性聚酯纖維(Modified Polyester Fiber,MPF)在除冰液作用下抗凍性降低,單摻聚丙烯纖維(Polypropylene fiber,PF)混凝土在3.5%的Na Ac中抗凍性提高,混雜纖維的摻加使得混凝土的抗凍性降低。(3)對于HPC-P?HSR混凝土,單摻改性聚酯纖維(Modified Polyester Fiber,MPF)在除冰液Na Cl作用下抗凍性降低,單摻聚丙烯纖維(Polypropylene fiber,PF)混凝土在3.5%的Na Cl、PG中抗凍性降低,摻加混雜纖維鋼纖維(Steel fiber,SFR)+PF混凝土在Na Cl、PG、KAc中抗凍性降低,摻加混雜纖維SFR+PF混凝土在Na Ac中抗凍性降低。(4)推薦使用CMA或濃度為25%的EG除冰雪;抗硫酸鹽水泥混凝土的抗凍性優(yōu)于硅酸鹽水泥混凝土;機場道面配合比設計宜為HPC-P?HSR1、HPC-P?HSR3。(5)混凝土在有機醇類AD和醋酸鹽類APD作用下的抗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與水中抗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之間具有線性關(guān)系。(6)除冰液的濃度越高,冰點降低效應越明顯,該效應與除冰液的種類有關(guān)。(7)混凝土在濃度均為3.5%的除冰液作用下的抗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的大小順序是:NCMANPGNWNEGNNa ClNKAcNNa Ac。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414;V3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再芳;龍羊峽工程礫石及混凝土抗凍性研究[J];陜西水力發(fā)電;1991年04期

2 姚啟均;混凝土抗凍性的預測[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1994年01期

3 吳學禮,楊全兵,朱蓓蓉,黃士元;混凝土抗凍性的評估[J];混凝土;1999年06期

4 林楠,錢冰燕,韓孝賢;簡介混凝土抗凍性的預測[J];建筑技術(shù)開發(fā);1999年06期

5 李金玉,彭小平,鄧正剛,曹建國,關(guān)遇時,林莉,田軍濤,李芳,王愛勤,王志剛,彭濤,蔡梅珠,張秀梅;混凝土抗凍性的定量化設計[J];混凝土;2000年12期

6 賈耀東,謝永江,朱長華;國外混凝土抗凍性控制要求和試驗方法綜述[J];混凝土;2005年06期

7 陳志強;周際東;;影響混凝土抗凍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對策[J];西部探礦工程;2006年09期

8 郭玉蘭;;提高混凝土抗凍性能的研究概述[J];中國集體經(jīng)濟(下半月);2007年06期

9 余海;楊樹強;;混凝土抗凍性專家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8年02期

10 任建章;尹紅娣;;粉煤灰對混凝土抗凍性的影響[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金玉;鄧正剛;曹建國;關(guān)遇時;林莉;田軍濤;李芳;王愛勤;王志剛;彭濤;蔡梅珠;張秀梅;;混凝土抗凍性的定量化設計[A];第五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2 呂麗華;柳俊哲;郭曉光;管錫錕;曹來順;;齡期對氣泡間距法評定混凝土抗凍性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3 呂麗華;柳俊哲;郭曉光;管錫坤;;混凝土抗凍性氣泡參數(shù)法測試的質(zhì)量控制[A];第七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4 邸小壇;陶里;周燕;;結(jié)構(gòu)混凝土抗凍性能設計方法[A];沿海地區(qū)混凝土結(jié)構(gòu)耐久性及其設計方法科技論壇與全國第六屆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寶卿;楊晶杰;;混凝土抗凍性能試驗方法的探討[A];中國水利學會第二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張勇;;聚丙烯腈纖維對混凝土抗凍性能的研究與機理分析[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7 施正友;王煥;;拉西瓦高寒地區(qū)影響混凝土抗凍性因素及改善措施[A];水工大壩混凝土材料和溫度控制研究與進展[C];2009年

8 張淑景;王益;;對提高混凝土抗凍性能的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shù)文庫(第11卷)[C];2009年

9 曹建國;李金玉;林莉;田軍濤;關(guān)遇時;鄧正剛;李芳;王愛勤;;高強混凝土抗凍性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10 范瀅;;引氣劑增強混凝土抗凍性能的條件[A];混凝土外加劑及其應用技術(shù)[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于占萍 新疆三一混凝土有限公司;水灰比和摻合料對混凝土抗凍性能的影響[N];中國建材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文武;海工混凝土抗凍性與抗氯離子滲透性綜合評價[D];重慶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宗鵬;超疏水涂層對混凝土抗凍性及防冰性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吳雅玲;飛機除冰液與機場道面除冰液對混凝土抗凍性的影響規(guī)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3 劉信斌;混凝土抗凍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趙娜;基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混凝土抗凍性預測[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0年

5 蔡永濤;超強吸水性樹脂SAP混凝土抗凍性能的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1年

6 張慶新;混凝土抗凍性能研究及在冷卻塔中的應用[D];鄭州大學;2009年

7 杜志云;不同種類混凝土抗凍性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陳東華;水泥用量對混凝土抗凍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9 修雨欣;摻合料對高性能道路混凝土抗凍性影響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10 劉茉莉;不同外摻料對混凝土抗凍性影響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5649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15649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848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