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基于圖像處理的航空紅外相機自動調焦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2 14:08

  本文關鍵詞:基于圖像處理的航空紅外相機自動調焦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圖像處理 紅外成像 自動調焦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于軍事上的迫切需求和航空航天領域的蓬勃發(fā)展,紅外成像技術日漸成熟起來。紅外光電系統(tǒng)一般使用被動工作模式,它的抗干擾能力較強,并且可以全天候工作,因此被很多國家廣泛用于軍事檢測和偵察等領域。目前航空紅外遙感成像技術在農業(yè)、林業(yè)、水資源、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為了能夠對遠距離目標進行大視場、高分辨率成像,航空紅外相機向著長焦距、大口徑方向發(fā)展。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復雜變化的高空環(huán)境例如溫度、壓強等因素使得航空紅外相機的焦平面沿軸向位置產生一定偏移,導致圖像模糊,分辨率低下,嚴重影響畫質。為了克服環(huán)境對相機焦距帶來的惡劣影響,必須設計自動調焦系統(tǒng)來及時修正焦平面位置。自動調焦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測距法、相位檢測法、程序控制法、圖像處理法和光電自準直法。分析這幾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結合課題背景,最終選用基于圖像處理的自動調焦方法。這種方法直接以獲得的紅外數(shù)字圖像質量為調焦指導,可靠性強。本文對空域、頻域、信息熵等變換域的調焦函數(shù)進行實驗仿真,從無偏性、靈敏度、穩(wěn)定性、計算量等指標測試這些函數(shù)的特性,最終選取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Brenner函數(shù)作為調焦函數(shù)。為了提高Brenner函數(shù)的信噪比,除了對紅外圖像進行非均勻性校正、盲元校正外,采用中值濾波的方法來降低Brenner函數(shù)的抖動。接著制定粗細結合的快速爬山搜索策略,先控制電機以100um大步距步進進行粗略調焦,快速找到粗焦面位置,再控制電機以低于半倍焦深的10um小步距在粗焦面附近精細搜索,直至找到正焦位置。通過對目前圖像處理平臺的比較,選擇滿足調焦函數(shù)計算量和實時性要求的FPGA平臺,在該平臺設計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自動調焦功能。最終在實驗室搭建的焦距為300mm,F數(shù)為2,探測器像元數(shù)為640×512的卡塞格倫折反式光學系統(tǒng)上實現(xiàn)了功能驗證,為實際應用提供解決方案,具有工程指導意義。
【關鍵詞】:圖像處理 紅外成像 自動調焦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V245.6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24
  • 1.1 課題研究背景與目的10
  • 1.2 紅外成像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10-15
  • 1.3 自動調焦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15-19
  • 1.4 研究內容與論文結構安排19-22
  • 參考文獻22-24
  • 第2章 航空紅外相機自動調焦原理24-38
  • 2.1 基本光學成像原理24-28
  • 2.1.1 光學成像系統(tǒng)24-25
  • 2.1.2 光學成像中的高斯公式25
  • 2.1.3 光學系統(tǒng)的參數(shù)25-27
  • 2.1.4 紅外光學系統(tǒng)類型27-28
  • 2.2 紅外相機失焦原因28-31
  • 2.2.1 溫度變化對失焦的影響29
  • 2.2.2 壓強變化對失焦的影響29-30
  • 2.2.3 軟件計算相機的失焦量30-31
  • 2.3 基于數(shù)字圖像的自動調焦原理31-36
  • 2.3.1 基于數(shù)字圖像的自動調焦基本原理31-32
  • 2.3.2 基于相同景物的調焦原理32-35
  • 2.3.3 基于不同景物的調焦原理35-36
  • 2.4 本章小結36-37
  • 參考文獻37-38
  • 第3章 基于紅外數(shù)字圖像的調焦算法38-63
  • 3.1 紅外圖像預處理38-41
  • 3.1.1 非均勻性校正38-40
  • 3.1.2 盲元校正40-41
  • 3.2 空域內的調焦算法41-46
  • 3.2.1 灰度差分絕對和函數(shù)41-42
  • 3.2.2 梯度向量平方和函數(shù)(EOG函數(shù))42
  • 3.2.3 Variance函數(shù)42-43
  • 3.2.4 灰度變化率之和函數(shù)43
  • 3.2.5 Roberts梯度和43
  • 3.2.6 Brenner算子43-44
  • 3.2.7 Laplacian算子44-45
  • 3.2.8 Prewitt算子和Sobel算子45-46
  • 3.3 變換域內的調焦算法46-50
  • 3.3.1 離散傅里葉變換DFT46-48
  • 3.3.2 離散余弦變換DCT48-49
  • 3.3.3 基于信息熵的調焦函數(shù)49-50
  • 3.4 調焦算法性能分析50-61
  • 3.4.1 空域調焦算法性能分析50-56
  • 3.4.2 變換域調焦算法性能分析56-61
  • 3.4.3 課題選用的調焦函數(shù)61
  • 3.5 本章小結61
  • 參考文獻61-63
  • 第4章 基于紅外數(shù)字圖像的調焦策略63-68
  • 4.1 常用的調焦搜索策略63-65
  • 4.1.1 爬山搜索法(MCS)63
  • 4.1.2 黃金分割搜索法63-64
  • 4.1.3 函數(shù)逼近法64-65
  • 4.2 課題采用的調焦搜索策略65-66
  • 4.3 本章小節(jié)66-67
  • 參考文獻67-68
  • 第5章 軟硬件實現(xiàn)系統(tǒng)68-84
  • 5.1 硬件設計68-74
  • 5.1.1 調焦系統(tǒng)硬件組成部分68-70
  • 5.1.2 調焦系統(tǒng)電子學框圖70-71
  • 5.1.3 調焦系統(tǒng)FPGA硬件設計71-74
  • 5.2 軟件設計74-81
  • 5.3 測試結果與分析81-82
  • 5.4 本章小結82-84
  • 第6章 總結與展望84-86
  •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8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福生;裘穎剛;;自動調焦[J];光學儀器;1985年03期

2 李慶祥;問與答[J];光學技術;1984年06期

3 鄭剛,張以謨,鹿景榮;實現(xiàn)顯微鏡自動調焦的一種方法[J];上海機械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4 魯徐青;;自動調焦顯微鏡裝置[J];光學儀器;1992年04期

5 賈曉飛;李宜斌;陳德智;許家新;;非制冷紅外熱像儀的快速自動調焦算法設計[J];激光與紅外;2009年06期

6 劉軍;馮艷君;劉偉軍;王天然;;基因芯片熒光靶點顯微成像自動調焦控制[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1年05期

7 史紅偉;石要武;楊爽;;光學顯微鏡自動調焦指導函數(shù)的評價與選擇[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3年02期

8 秦秉坤;利用相位差實現(xiàn)自動調度[J];光學技術;1981年02期

9 張武祖,許世文,劉春元,趙克華;利用選頻濾波法實現(xiàn)自動調焦的原理與分析[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85年A5期

10 鞏馬理;離軸探測自動調焦特性[J];光電工程;199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梁敏華;曹永剛;;圖像法自動調焦的動態(tài)調焦區(qū)域設計[A];第七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張文成;毛清龍;唐崇丹;黃作明;;煤巖反射率自動測定和有機組分測定系統(tǒng)的研究[A];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李寶柱;李淳;;基于VC++和Matlab混合編程的自動調焦技術研究[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龍云怒;模仿人眼自動調焦距的液體鏡頭問世[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2 willin;看圖說背景虛化[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3 willin;菜鳥玩DC心得[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路朋羅;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自動調焦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王冠軍;基于圖像處理的光電測量設備自動調焦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徐新;數(shù)字圖像自動調焦技術及其在低光照環(huán)境下的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4 于秋水;基于圖像處理方法的光學瞄具自動調焦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5 胡濤;機器視覺中的自動調焦及形貌恢復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劉雪超;基于數(shù)字圖像處理的自動調焦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黃德天;基于圖像技術的自動調焦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8 林兆華;基于圖像處理自動調焦技術在經(jīng)緯儀中應用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9 王健;基于圖像處理的自動調焦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晶晶;太陽望遠鏡的高精度自動導行和自動調焦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張晶;基于圖像處理的自動調焦技術[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6年

3 殷娣娣;電感式位移傳感器在自動調焦單元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6年

4 楊艷艷;基于圖像處理的航空紅外相機自動調焦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趙志彬;機載光電平臺可見光攝像機自動調焦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6 李成;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自動調焦技術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7 吳小翠;全自動尿沉渣檢驗儀自動調焦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8 姚s,

本文編號:11318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1318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cef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