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機場近距平行跑道運行間隔的優(yōu)化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上海浦東機場近距平行跑道運行間隔的優(yōu)化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近距平行跑道 碰撞風險 縱向間隔 安全目標水平 容量評估
【摘要】:隨著民用航空器數(shù)量越來越多,有限的空域資源和機場資源越發(fā)變得備受關(guān)注。中心線距小于760米的近距平行跑道與中距和遠距平行跑道相比,具有節(jié)約土地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降低投入經(jīng)濟成本等優(yōu)勢,受到了很多國家的歡迎。目前,我國已有四個機場擁有近距平行跑道,其中浦東國際機場擁有兩組近距平行跑道。國內(nèi)近距平行跑道運行模式為一起一降或者混合運行模式,相鄰跑道起飛和著陸航空器之間尾流間隔標準依然采用單跑道的運行標準。這對容量的提升并沒有達到最佳狀態(tài),保守的間隔值雖然保障了航空器的安全,但也浪費了時間資源。因此,重新評估一起一降運行模式下,相鄰航空器之間的最小安全間隔值是十分必要的。鑒于此,本文首先通過深入分析影響航空器之間安全間隔值的風險因素,包括人為因素、設備誤差、導航誤差、尾流效應等,特別是起飛和降落階段影響航空器的人為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計算,得出人為因素誤差在總的碰撞風險中所占權(quán)重。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近距平行跑道一起一降運行模式下的縱向間隔碰撞風險模型,并對各參數(shù)進行說明,簡要分析了側(cè)向間隔碰撞模型和垂直方向碰撞風險模型。其次,利用我國近40年的歷史安全數(shù)據(jù)推算出2015年的安全目標水平,用權(quán)重法求得著陸、離場和復飛階段的安全目標水平,與國際民航組織推薦的安全目標水平值相比,確定了本文采用的基準值。然后,采用建立的縱向間隔碰撞風險模型,考慮尾流的漂移影響,詳細分析各參數(shù)變量、管制員和飛行員的反應時間以及通話傳輸時間和設備傳輸誤差等延誤,根據(jù)收集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實際運行數(shù)據(jù),利用matlab計算出了2號跑道和4號跑道向北運行時各種組合下的最小安全間隔值。最后,利用所求的安全間隔值對浦東國際機場的容量進行了簡要計算,說明新的最小安全間隔對提升浦東國際機場近距平行跑道的容量有顯著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近距平行跑道 碰撞風險 縱向間隔 安全目標水平 容量評估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V35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緒論12-23
-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和意義12-16
- 1.1.1 研究背景12-15
- 1.1.2 研究的目的15
- 1.1.3 研究的意義15-16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6-18
- 1.3 研究內(nèi)容和技術(shù)路線18-22
- 1.3.1 研究內(nèi)容18-19
- 1.3.2 總體技術(shù)路線19-20
- 1.3.3 間隔評估流程20-21
- 1.3.4 章節(jié)安排21-22
- 1.4 本章小結(jié)22-23
- 第二章 浦東機場近距平行跑道運行現(xiàn)狀23-32
- 2.1 法規(guī)分析23-26
- 2.1.1 危險接近定義23
- 2.1.2 尾流間隔最低標準23-26
- 2.2 浦東機場運行現(xiàn)狀26-27
- 2.3 跑道運行原則27-28
- 2.4 氣候條件28-30
- 2.5 風速30-31
- 2.6 本章小結(jié)31-32
- 第三章 近距平行跑道運行影響因素32-48
- 3.1 尾流的影響32-35
- 3.2 人為因素誤差35-45
- 3.2.1 認知可靠性與失誤分析方法36-43
- 3.2.2 近距平行跑道進近人因可靠性確定43-45
- 3.3 位置誤差45-46
- 3.3.1 空域與跑道結(jié)構(gòu)45-46
- 3.3.2 航空器性能與系統(tǒng)46
- 3.4 飛行技術(shù)誤差46-47
- 3.5 本章小結(jié)47-48
- 第四章 近距平行跑道運行安全間隔模型48-57
- 4.1 縱向碰撞風險模型48-54
- 4.1.1 航空器的速度49-50
- 4.1.2 縱向間隔基本數(shù)學模型50-53
- 4.1.3 縱向最小安全間隔計算模型53-54
- 4.2 側(cè)向碰撞風險模型54-55
- 4.3 垂直方向碰撞風險模型55-56
- 4.4 總體碰撞風險模型56
- 4.5 本章小結(jié)56-57
- 第五章 安全目標水平的確定57-61
- 5.1 安全目標水平57-58
- 5.2 安全目標水平的確定58-60
- 5.2.1 數(shù)據(jù)收集58
- 5.2.2 數(shù)據(jù)擬合58-59
- 5.2.3 著陸和起飛安全目標水平59-60
- 5.3 本章小結(jié)60-61
- 第六章 一起一降運行模式下最小安全間隔值61-71
- 6.1 數(shù)據(jù)采集61-62
- 6.2 最小安全間隔值計算62-67
- 6.3 最小安全間隔值建議67-68
- 6.4 間隔值縮小前后跑道容量對比分析68-70
- 6.4.1 模型計算條件68
- 6.4.2 容量模型68-69
- 6.4.3 浦東機場容量評估69-70
- 6.4.4 評估結(jié)果分析70
- 6.5 本章小結(jié)70-71
- 第七章 總結(jié)與展望71-72
- 7.1 論文工作總結(jié)71
- 7.2 建議與展望71-72
- 參考文獻72-75
- 攻讀碩士期間取得的學術(shù)成果75-76
- 致謝76-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熱點關(guān)注·媒體觀察[J];領(lǐng)導決策信息;2003年05期
2 ;要聞速覽[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8年07期
3 ;上海浦東機場[J];世界建筑導報;2008年04期
4 彬彬;;上海浦東機場:低價,就是低價![J];今日民航;2009年07期
5 ;上海浦東機場[J];出國與就業(yè);2005年07期
6 ;科技信息[J];中國金融電腦;2008年05期
7 袁品香;投資控制 以人為本──上海浦東機場航管工程投資控制的幾點做法[J];民航經(jīng)濟與技術(shù);1999年07期
8 ;上海至毛里求斯航線將開通[J];航空港;2011年06期
9 ;牽住“牛鼻子”接下“巨無霸” 上海浦東機場向國際樞紐機場邁進第一步[J];航空港;2011年11期
10 范玉貞;;論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的分工與合作[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董寶春;;上海浦東機場與香港機場設備設施管理的比較與淺析[A];上?崭郏ǖ17輯)[C];2013年
2 ;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qū)獲批[A];上?崭郏ǖ10輯)[C];2009年
3 文雅;徐健;余朝瑋;柳伍生;;上海浦東機場車道邊停車特征參數(shù)[A];第九次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遠琨;上海浦東機場啟動“奧運綠色通道”[N];消費日報;2008年
2 賈遠琨邋季明;上海浦東機場擴建工程完成啟用[N];華東旅游報;2008年
3 記者 孟進 通訊員 何君;上海浦東機場橋載設備使用率達75.7%[N];中國民航報;2010年
4 通訊員 蘇巍巍 戴華婧 記者 趙翰露;全球最佳貨運機場出爐 上海浦東機場首獲殊榮[N];解放日報;2014年
5 馮亦珍;郵政航空開通上海大阪航線[N];國際商報;2006年
6 柏蓓;“十二五”期間上海浦東機場貨運爭取全球第一[N];中國民航報;2012年
7 田久強;上海浦東機場“海鷗展翅”[N];中國民航報;2007年
8 通訊員 尚機軒;上海浦東機場年貨運量連續(xù)六年位居全球第三[N];中國民航報;2014年
9 ;哈爾濱經(jīng)上海中轉(zhuǎn)至歐洲航線開通[N];黑龍江日報;2004年
10 王義偉;臺灣貨運包機首降上海[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蔣豪;上海浦東機場近距平行跑道運行間隔的優(yōu)化研究[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6年
2 陳成;上海浦東機場物流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136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11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