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視角下的應急疏散出行方式決策行為分析
本文關鍵詞:后悔視角下的應急疏散出行方式決策行為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交通工程 應急疏散 方式選擇 隨機最小后悔模型 隨機最大效用模型 后悔規(guī)避
【摘要】:鑒于應急疏散者出行決策的后悔規(guī)避心理,以政府公交車、自有私家車和借用私家車三類疏散交通方式選擇問題為例,選取平均運行時間、運行時間不確定性、平均等待時間和預期感知服務水平等屬性變量,分別構建了基于隨機后悔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的多項Logit模型.以應急疏散意向行為調查數(shù)據(jù)為基礎,表明后悔模型的模型擬合度優(yōu)于效用模型,對屬性變量間關系的刻畫更符合實際.進一步通過彈性計算和敏感性分析,揭示出平均運行時間這一屬性最為敏感.研究表明,應急疏散者是后悔規(guī)避的,其決策行為試圖將后悔感知最小化,而非預期效用最大化,從隨機后悔視角描述疏散決策行為更為準確.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交通安全特種材料與智能化控制技術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交通工程 應急疏散 方式選擇 隨機最小后悔模型 隨機最大效用模型 后悔規(guī)避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478151)
【分類號】:U491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全球自然災害頻發(fā),應急疏散已成為保障社會安全的重要舉措.疏散行為分析是疏散交通需求預測的前提,災害事件下微觀個體決策行為的復雜性增加了疏散難度,對疏散策略制定提出挑戰(zhàn).因此,從微觀視角剖析應急疏散者決策行為,對于準確預測交通需求和制定合理疏散策略意義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林姚宇;丁川;吳昌廣;馬婷;姜雪;;城市高密度住區(qū)居民應急疏散行為研究[J];規(guī)劃師;2013年07期
2 劉小明;胡紅;;應急交通疏散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3期
3 安實;崔建勛;王健;;基于模糊邏輯與離散選擇模型的混合疏散人口估計模型[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4 鮮于建川;雋志才;朱泰英;;后悔理論視角下的出行選擇行為(英文)[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菡密;孫紹榮;;控制騙購經濟適用房行為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08期
2 伍青生;鐘展;;用工企業(yè)為農民工繳納保險的意愿與激勵機制研究——基于對長三角用工企業(yè)的調查[J];保險研究;2010年05期
3 張宇;;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評估的行為決策框架與錨定效應分析[J];財經科學;2011年05期
4 何紅渠,肖瑛;基于期望理論的納稅遵從行為研究[J];財經研究;2005年03期
5 楊善林,王素鳳,李敏;國有企業(yè)經營者負激勵機制設計——“油鍋合同”模型解析[J];財經研究;2005年09期
6 張樹德;帶有價格波動項的行為資產定價模型研究——投資與消費之間的均衡分析[J];財經研究;2005年11期
7 余玉苗;張婷;;審計投入水平、審計師個體決策行為與獨立審計質量——基于前景理論的解析[J];財會通訊;2009年06期
8 李紅權,馬超群;基于分形理論的資本市場非線性研究框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年05期
9 張榮武;趙行亮;;經濟周期、前景理論與BHS資產定價模型修正[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年04期
10 鄒輝文,李文新,湯兵勇;證券市場投資者的心理和決策特征評述[J];財貿研究;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潔;朱建軍;劉思峰;;基于前景理論的隨機概率信息群集結模型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黃崇福;;推動我國風險學科發(fā)展的若干思考[A];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張旭;陳森發(fā);;惡劣天氣下的用戶出行路徑選擇行為建模[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劉詠梅;彭民;李立;;基于前景理論的隨機市場需求訂貨模型研究[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5 胡軍華;周益文;;基于前景理論的多準則決策方法[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6 林萍萍;劉樹安;王慶;;基于極大極小風險收益因子的資產組合模型[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3)[C];2009年
7 陳榮;;小概率權重高估的邊界條件及應用[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國成;隆云滔;;不對稱投資行為的市場效應與計算實驗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9 張耿;胡海鷗;;損失規(guī)避與經濟波動的福利成本研究[A];經濟學(季刊)第6卷第4期(總第26期)[C];2007年
10 宋軍;吳沖鋒;;金融資產定價異常現(xiàn)象研究綜述及其對新資產定價理論的啟示[A];經濟學(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文杰;內生消費、消費行為和消費增長[D];南開大學;2010年
2 花貴如;投資者情緒對企業(yè)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徐紅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統(tǒng)均衡與擁擠收費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王淑珍;不確定條件下個體選擇行為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孫曉梅;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動態(tài)路徑選擇模型與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江奇;“小產權房”購買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敏;項目進度管理的行為不確定性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孫春曉;公司治理、剝離決策與剝離績效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葉明武;沿海臺風風暴潮災害復合情景模擬與應急避難研究-以上海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洪燕真;基于農戶經濟視角的油茶供給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饒貴添;股票市場價值函數(shù)實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余璐;CEO激勵對公司創(chuàng)業(yè)導向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3 韓婷婷;浙江省企業(yè)管理者風險決策態(tài)度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杜微微;中國機構投資者處置效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蘇宇;基于前景理論的隨機模糊多屬性決策方法的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6 徐兆軍;風險態(tài)度及概率水平、任務框架對風險決策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吳軍友;基于最優(yōu)反應動態(tài)機制的發(fā)電商競價策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8 王瑩瑩;新農村建設階段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進程中的農戶行為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9 劉鋒;重大災害條件下應急疏散交通控制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夏淼磊;應急交通組織指揮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焱,榮建,劉小明,陳艷艷;2008年北京奧運會交通需求預測[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2 許焱,楊孝寬,劉小明,榮建;2008年奧運會交通緊急事件管理系統(tǒng)(EMS)規(guī)劃[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3 胡紅;劉小明;楊孝寬;;基于最小安全間距的應急交通疏散車輛跟馳模型[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10期
4 張翰卿,戴慎志;城市安全規(guī)劃研究綜述[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5年02期
5 張培紅,陳寶智;火災時人員疏散的行為規(guī)律[J];東北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6 張培紅,陳寶智,盧兆明;人員應急疏散行動開始前的決策行為[J];東北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7 萬慶,勵惠國;蓄洪區(qū)災民撤退過程動態(tài)模擬(I)──技術與方法研究[J];地理學報;1995年S1期
8 萬慶,勵惠國;蓄洪區(qū)災民撤退過程動態(tài)模擬(Ⅱ)──君山農場災民撤退模擬研究[J];地理學報;1995年S1期
9 汪德剛;孟艷平;宋雯彥;李洪興;;模糊相似度推理算法及其構造的模糊系統(tǒng)逼近性能的分析[J];工程數(shù)學學報;2009年03期
10 蔡凱臻;王建國;;基于公共安全的城市設計——安全城市設計芻議[J];建筑學報;2008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崔建勛;基于元胞傳輸模型的道路交通區(qū)域疏散應急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高;人群疏散的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玲;;新型應急疏散系統(tǒng)[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年09期
2 陳岳明;蕭德云;;應急疏散過程建模及其算法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08年06期
3 陳岳明;蕭德云;;路網(wǎng)應急疏散問題建模及其應用的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年17期
4 宋永朝;潘曉東;梁乃興;;面向應急疏散的山區(qū)特征路網(wǎng)通路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5 蘭建海;劉晗;王振中;;《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制定常見問題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6 丁麗娜;鄭偉;錢琳;;居安思危查隱患及時整改保安全——記圖書館應急疏散演練[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年15期
7 孟永昌;楊賽霓;史培軍;;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路網(wǎng)應急疏散多目標優(yōu)化[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年02期
8 薛一江;朱萬紅;汪劍輝;;核與輻射恐怖襲擊下的公眾應急疏散[J];輻射防護通訊;2008年05期
9 徐志;楊孝寬;趙曉華;李玲潔;陳欣悅;;應急疏散狀態(tài)下駕駛員反應時間[J];重慶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10 溫伯威;丁嘉鵬;常麗君;;“一張圖”框架下的城市應急疏散數(shù)據(jù)融合[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建山;田大新;王云鵬;羅浩;夏海英;;基于車聯(lián)網(wǎng)的交通應急疏散優(yōu)化方法[A];第八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智能交通與安全[C];2013年
2 李慧洋;徐敏;孫向紅;張侃;;北京城鎮(zhèn)居民應急疏散行為調查[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任常興;張欣;張網(wǎng);王婕;丁建國;;人員密集場所消防應急疏散能力評估指數(shù)法研究[A];2011中國消防協(xié)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徐敏;李慧洋;孫向紅;傅小蘭;;應急疏散中不同人群的行為調查[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吳艷華;盧文龍;李平;;車站事故應急疏散模擬研究[A];第八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軌道交通[C];2013年
6 左軍;劉鳳榮;黃歡歡;王月蓉;;人防城市人口應急疏散路徑選擇模型研究[A];計算機研究新進展(2010)——河南省計算機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姚沁;;論應急疏散預案的制定要點[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陳蘇誕;張曉峰;王蕾;;淺析太原市地震應急疏散與避難場所的安全性[A];中國地震學會第11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劉敏;盧兆明;袁國杰;;基于GIS系統(tǒng)的災時大范圍應急疏散研究[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8年
10 張嶄;;層次分析法在公共場所應急疏散能力分析上的應用[A];2013年7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秋亮;解放路小學舉行防災應急疏散演習[N];商丘日報;2008年
2 記者 王彬;幼兒園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N];濟南日報;2012年
3 川檢;四川局局長王吉順部署綿陽局應急疏散工作[N];中國國門時報;2008年
4 九三學社社員 江蘇省淮安市人大代表 朱菊芳;新生軍訓鳴鑼在即[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5 記者 吳媛媛;我市第三家應急疏散基地掛牌[N];蚌埠日報;2011年
6 李曉平;警報拉響,居民8分鐘安全進入隱蔽場所[N];廈門日報;2007年
7 記者 林超 通訊員 張美妮;我市舉行防空防災警報試鳴暨應急疏散演練[N];威海日報;2013年
8 上城報道組 劉婷婷 記者 孟楊斌;上城首次出臺《防汛應急手冊》[N];杭州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周榮順 通訊員 張志毅;切實加強地震科研成果的應用[N];淄博日報;2008年
10 YMG記者 李京蘭 通訊員 劉翼 喬攀;芝罘區(qū)中小學從今年起 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應急演練[N];煙臺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杜磊;大規(guī)模開放空間應急疏散計算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2 孫慶峰;突發(fā)水災應急疏散可靠性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3 吳正言;應急疏散交通組織優(yōu)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代偉;群集應急疏散影響因素及時間模型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周蕾;基于動態(tài)信息的應急疏散與車輛調度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爽;居民區(qū)人員應急疏散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何健飛;基于行為的應急疏散路徑優(yōu)化與仿真[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3 楊陽;城市地下道路應急疏散評價模型與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4 江偉;城市道路應急疏散能力綜合評價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5 仇亞敏;路網(wǎng)應急疏散問題研究及仿真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王江艷;火車站廣場人流密集區(qū)應急疏散能力評價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年
7 謝君;室內外一體化應急疏散方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谷鳳瑞;基于單目的地路網(wǎng)模型的應急疏散交通規(guī)劃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楊立兵;公共場所應急疏散系統(tǒng)及模擬仿真[D];中南大學;2009年
10 汪軍;基于元胞自動機的郵輪母港應急疏散策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47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4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