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廊橋風致響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06 03:36
人行懸索連廊橋往往位于風場環(huán)境復雜的區(qū)域,為了確保其結構的安全性,以及橋上行人的舒適度,需對其抗風性能進行評價。本文依托國內(nèi)沿海地區(qū)某高空人行懸索連廊橋,對其抖振和內(nèi)力響應進行了計算分析。論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了連廊橋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軟件得到其動力特性,并計算其在不同風速下的靜風荷載位移響應;2、開展連廊橋主梁節(jié)段模型風洞試驗,得到了不同風攻角下主梁跨中斷面的氣動三分力系數(shù);3、基于MATLAB,采用頻域計算方法編制了抖振響應和內(nèi)力響應的計算程序,分別對氣動導納取sears函數(shù)和1的連廊橋抖振響應進行了分析;4、根據(jù)動力特性,討論了連廊橋自振模態(tài)的貢獻度,并通過計算進行了驗證;5、通過全橋氣彈模型風洞試驗,在紊流風場中獲得了主梁跨中位置處的位移響應,并將實際結果和計算結果進行對比。
【文章來源】: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石油雙子星
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的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因此能夠結合各種功能的高層建筑受到了國內(nèi)外的一致重視,發(fā)展十分迅速。其中,為了方便使用者,在高層建筑群中通過連廊連接的雙塔結構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這種建筑通過中間的連廊將兩側結構連接,使得它既滿足了多功能使用的需要,又同時兼具占地面積低,建筑面積密度高的優(yōu)點,為經(jīng)濟和社會都帶來了顯著的效益。連廊雙塔結構除了以上的優(yōu)點外,外觀造型均美觀大方,因此經(jīng)常應用于城市的地標性建筑中。這里面比較出名的有位于吉隆坡的彼得納斯大廈(又稱石油雙子星)、巴林世貿(mào)中心雙塔、大阪梅田大廈等。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高,國內(nèi)也逐漸開始使用這種結構形式。由于這種建筑的與眾不同,讓人們對它的記憶十分深刻,如新央視大樓、蘇州東方之門、北京 MOMA 當代工程等。雖然雙塔樓連廊橋結構的應用范圍很廣,十分常見,但其設計和施工難度很高,值得我們來進行研究。
圖 1-3 梅田大廈 圖 1-4 新央視大樓圖 1-5 北京 MOMA 當代工程 圖 1-6 東方之門在進行高層結構設計時,需要考慮不同的荷載,而風荷載作為重要的控制荷載,是必須要考慮的。由于設計的獨特性,連體建筑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形狀和形式,同時其周圍多為形狀各異的建筑群,風場環(huán)境往往十分復雜。但是,對于該類雙塔連廊高層結構在風荷載下的受力情況,我國《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跨度橋梁斜風作用下抖振響應現(xiàn)場實測及風洞試驗研究[J]. 喻梅,廖海黎,李明水,馬存明,劉明. 實驗流體力學. 2013(03)
[2]大跨懸索橋抖振內(nèi)力響應分析[J]. 劉高,朱樂東,項海帆. 計算力學學報. 2010(05)
[3]連體高層建筑結構研究綜述[J]. 范紹芝,侯家健. 建筑結構. 2009(S2)
[4]基于氣動新模型的大跨度橋梁頻域抖振分析[J]. 張志田,葛耀君,陳政清. 工程力學. 2006(06)
[5]我國風工程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賀德馨. 力學與實踐. 2002(04)
[6]橋梁抖振反應譜研究[J]. 劉志剛,陳艾榮,項海帆. 土木工程學報. 2002(01)
[7]大跨度橋梁抖振響應的頻域分析[J]. 李明水,賀德馨,王衛(wèi)華. 空氣動力學學報. 2000(01)
[8]關于虛擬激勵法與結構隨機響應的注記[J]. 林家浩,鐘萬勰. 計算力學學報. 1998(02)
[9]結構風工程研究的現(xiàn)狀和展望[J]. 項海帆. 振動工程學報. 1997(03)
[10]橋梁抖振反應譜的實用計算方法[J]. 項海帆,陳偉,顧明. 土木工程學報. 1995(03)
博士論文
[1]大跨度橋梁顫抖振分析[D]. 陳國芳.大連理工大學 2011
[2]橋梁結構復氣動導納函數(shù)與抖振精細化研究[D]. 韓艷.湖南大學 2008
[3]大跨度斜拉橋顫抖振響應及靜風穩(wěn)定性分析[D]. 胡曉倫.同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86663
【文章來源】: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石油雙子星
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的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因此能夠結合各種功能的高層建筑受到了國內(nèi)外的一致重視,發(fā)展十分迅速。其中,為了方便使用者,在高層建筑群中通過連廊連接的雙塔結構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這種建筑通過中間的連廊將兩側結構連接,使得它既滿足了多功能使用的需要,又同時兼具占地面積低,建筑面積密度高的優(yōu)點,為經(jīng)濟和社會都帶來了顯著的效益。連廊雙塔結構除了以上的優(yōu)點外,外觀造型均美觀大方,因此經(jīng)常應用于城市的地標性建筑中。這里面比較出名的有位于吉隆坡的彼得納斯大廈(又稱石油雙子星)、巴林世貿(mào)中心雙塔、大阪梅田大廈等。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高,國內(nèi)也逐漸開始使用這種結構形式。由于這種建筑的與眾不同,讓人們對它的記憶十分深刻,如新央視大樓、蘇州東方之門、北京 MOMA 當代工程等。雖然雙塔樓連廊橋結構的應用范圍很廣,十分常見,但其設計和施工難度很高,值得我們來進行研究。
圖 1-3 梅田大廈 圖 1-4 新央視大樓圖 1-5 北京 MOMA 當代工程 圖 1-6 東方之門在進行高層結構設計時,需要考慮不同的荷載,而風荷載作為重要的控制荷載,是必須要考慮的。由于設計的獨特性,連體建筑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形狀和形式,同時其周圍多為形狀各異的建筑群,風場環(huán)境往往十分復雜。但是,對于該類雙塔連廊高層結構在風荷載下的受力情況,我國《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跨度橋梁斜風作用下抖振響應現(xiàn)場實測及風洞試驗研究[J]. 喻梅,廖海黎,李明水,馬存明,劉明. 實驗流體力學. 2013(03)
[2]大跨懸索橋抖振內(nèi)力響應分析[J]. 劉高,朱樂東,項海帆. 計算力學學報. 2010(05)
[3]連體高層建筑結構研究綜述[J]. 范紹芝,侯家健. 建筑結構. 2009(S2)
[4]基于氣動新模型的大跨度橋梁頻域抖振分析[J]. 張志田,葛耀君,陳政清. 工程力學. 2006(06)
[5]我國風工程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賀德馨. 力學與實踐. 2002(04)
[6]橋梁抖振反應譜研究[J]. 劉志剛,陳艾榮,項海帆. 土木工程學報. 2002(01)
[7]大跨度橋梁抖振響應的頻域分析[J]. 李明水,賀德馨,王衛(wèi)華. 空氣動力學學報. 2000(01)
[8]關于虛擬激勵法與結構隨機響應的注記[J]. 林家浩,鐘萬勰. 計算力學學報. 1998(02)
[9]結構風工程研究的現(xiàn)狀和展望[J]. 項海帆. 振動工程學報. 1997(03)
[10]橋梁抖振反應譜的實用計算方法[J]. 項海帆,陳偉,顧明. 土木工程學報. 1995(03)
博士論文
[1]大跨度橋梁顫抖振分析[D]. 陳國芳.大連理工大學 2011
[2]橋梁結構復氣動導納函數(shù)與抖振精細化研究[D]. 韓艷.湖南大學 2008
[3]大跨度斜拉橋顫抖振響應及靜風穩(wěn)定性分析[D]. 胡曉倫.同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86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8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