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路橋論文 >

鹽凍循環(huán)條件下兩種瀝青的微觀結構及高低溫性能

發(fā)布時間:2019-04-11 10:29
【摘要】: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動態(tài)剪切流變儀(DSR)和彎曲梁流變儀(BBR)對凍融循環(huán)前后的基質瀝青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改性瀝青進行了微觀結構觀測和高低溫性能測試。試驗結果表明:經(jīng)凍融循環(huán)后,瀝青"蜂形"結構的數(shù)量和尺寸出現(xiàn)不同變化,基質瀝青中瀝青質含量增加且分散狀況變差,SBS改性劑三維網(wǎng)狀結構遭到破壞;基質瀝青的高溫性能有所提升,抗疲勞性能降低,SBS改性瀝青的高溫性能降低,抗疲勞能力提升;融雪鹽濃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質瀝青的低溫抗裂能力,融雪鹽濃度為4wt%時,SBS改性瀝青的低溫抗裂能力得到提高。SBS改性瀝青高低溫性能總體上優(yōu)于基質瀝青,建議北方等寒冷地區(qū)盡量選用SBS改性瀝青作為路面材料。
[Abstract]: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microstructure of matrix asphalt and styrene-butadiene-styrene triblock copolymer (SBS) modified asphalt before and after freeze-thaw cycle were observed by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DSR) and 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the quantity and size of the "bee" structure of asphalt have different changes, the content of asphaltene in the base asphalt increases and the dispersion of asphalt becomes worse,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reticular structure of SBS modifier is destroyed. The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 base asphalt was improved, the fatigue resistance was decreased,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 SBS modified asphalt was decreased, and the fatigue resistance of the asphalt was improv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nowmelt salt is 4 wt%, the low temperature cracking resistance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is improved, and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asphalt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at of base asphalt, and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asphal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base asphalt in general, and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asphal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base asphalt. It is suggested that SBS modified asphalt should be used as pavement material in the cold area of north China as far as possible.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內(nèi)蒙古電力科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162010)
【分類號】:U4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吉偉;崔亞楠;李嘉迪;張淑艷;王樂;;鹽凍循環(huán)條件下改性瀝青的細觀結構及低溫流變性能[J];復合材料學報;2016年08期

2 崔亞楠;韓吉偉;李震;張淑艷;劉振正;;鹽凍循環(huán)對瀝青性能及其微觀結構的影響[J];功能材料;2015年18期

3 王嵐;胡江三;陳剛;;聚合物改性瀝青及混合料高低溫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4期

4 譚憶秋;趙立東;藍碧武;陳克群;;反復凝冰作用下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1年06期

5 欒自勝;雷軍旗;屈仆;陳華鑫;;SBS改性瀝青低溫性能評價方法[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6 李雙瑞;林青;董聲雄;;SBS改性瀝青機理研究進展[J];高分子通報;2008年05期

7 張爭奇;崔文社;馬良;李平;;SBS改性瀝青軟化點試驗特性[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8 陳華鑫;王秉綱;;基質瀝青和SBS改性劑的相互作用機理分析[J];公路;2007年02期

9 孫長新;高聚物化學網(wǎng)構改性瀝青原理及性能[J];中南公路工程;2004年03期

10 潘寶峰,王哲人,陳靜云;瀝青混合料抗凍融循環(huán)性能的試驗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龐凌;瀝青紫外光老化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永輝;SBS改性瀝青和橡膠粉改性瀝青機理及路用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李波;基于原子力顯微鏡技術的溫拌瀝青老化過程中粘附特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3 栗威;除冰劑對機場瀝青道面性能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4 吳澤媚;氯鹽和凍融對混凝土破壞特征及機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5 吳釗;凍融循環(huán)對瀝青混合料性能的影響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傅廣文;融雪劑對瀝青及瀝青混合料性能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錫堅;張曉馳;屈允永;;鹽凍融循環(huán)下添加劑對瀝青混合料技術性能的影響[J];西部交通科技;2017年06期

2 杜德龍;范永亮;鄔瑞峰;;廢橡膠粉瀝青混凝土的低溫性能研究[J];江西建材;2017年10期

3 田煜;李廷;彭菲;吳月月;潘璋;;SBS改性瀝青老化行為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5期

4 Yu Xin;Dong Fuqiang;Liang Xingmin;Ji Zezhong;;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ied Asphalt[J];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17年01期

5 韓吉偉;崔亞楠;王樂;張淑艷;李震;;瀝青及瀝青砂漿鹽凍性能的灰色關聯(lián)熵分析[J];功能材料;2017年03期

6 施磊;;季凍區(qū)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指標研究[J];北方交通;2017年03期

7 李雪坤;陳國順;楊維成;段敏偉;唐頌超;曹亞東;麥永懿;羅勇;;SBS的側鏈羧基官能化改性及在改性瀝青中應用[J];工程塑料應用;2017年03期

8 陳軍;于新;孟令國;;SBS改性瀝青熱存儲性能衰減規(guī)律研究[J];中外公路;2017年01期

9 熊偉;王宏;;TB(Terminal Blend)膠粉與SBS復合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及改性機理[J];公路;2017年02期

10 全厚發(fā);;高速公路路面SBS改性瀝青機理及路用性能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7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冉龍飛;熱、光、水耦合條件下SBS改性瀝青老化機理研究及高性能再生劑開發(fā)[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2 馮振剛;紫外光吸收劑對瀝青性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3 李惠霞;基于細觀力學的瀝青混合料紫外光老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4 王金山;超分子結構LDHs材料耐老化路用瀝青流變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5 張恒龍;瀝青/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沈凡;水泥—乳化瀝青—水性環(huán)氧復合膠結鋼橋面鋪裝材料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7 馬莉殟;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老化過程中的粘彈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8 向麗;廢橡膠粉/SBS復合改性瀝青的機理和性能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1年

9 陳靜云;瀝青路面再生方法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震;鹽凍循環(huán)對瀝青混合料性能的影響[D];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韓吉偉;鹽凍循環(huán)條件下瀝青微觀結構及流變學性能研究[D];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張文濤;花崗巖在高溫多雨地區(qū)瀝青路面上面層的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4 張揚;材料性能退化對混凝土橋梁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5 劉祥;溫拌SBS改性瀝青粘附特性的微觀機理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年

6 楊文舉;超高壓水射流破拆機器人液壓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D];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2016年

7 劉素瑞;化學環(huán)境激勵條件下混凝土自愈合能力的演變機制研究[D];天津城建大學;2015年

8 易卉;碳酰胺復合低氯高效融雪劑制備與性能評價[D];長安大學;2015年

9 李玉朋;引氣再生砼基本性能及凍融后與鋼筋粘結性能的試驗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5年

10 李俊;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關鍵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嵐;常春清;邢永明;;聚合物改性瀝青細觀結構和重復蠕變特性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4年04期

2 況棟梁;余劍英;CHEN Huaxin;FENG Zhengang;LI Rui;YANG Hui;;Effect of Rejuvenators on Perform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Aged Asphalt[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14年02期

3 熊銳;陳拴發(fā);關博文;;凍融腐蝕作用下瀝青混合料耐久性影響因素的灰熵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1期

4 譚憶秋;趙立東;藍碧武;陳克群;;反復凝冰作用下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1年06期

5 崔亞楠;邢永明;王嵐;張淑艷;;廢膠粉改性瀝青改性機理[J];建筑材料學報;2011年05期

6 譚憶秋;趙立東;藍碧武;孟良;;瀝青混合料凍融損傷模型及壽命預估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7 崔亞楠;邢永明;張淑艷;;廢橡膠粉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試驗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年12期

8 熊劍平;申愛琴;潘載業(yè);;道路水泥混凝土抗鹽凍性試驗研究[J];公路;2010年02期

9 房建果;郭忠印;王松根;;大粒徑透水性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能對比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09年04期

10 徐松;唐伯明;朱洪洲;何兆益;;基于灰熵法的瀝青穩(wěn)定碎石水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沛延;溫拌瀝青混合料的長期使用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李新陽;基于降粘與表面活性技術的溫拌瀝青及混合料性能對比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3 吳乃明;溫拌劑種類對瀝青混合料性能影響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4 邊策;中國高速公路與美國高速公路發(fā)展比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5 郭猛;瀝青膠漿的界面行為與機理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杜裕;氣候變化背景下廣西冬季寒害與凍害時空分布特征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7 張吉哲;溫拌助劑對溫拌瀝青膠漿性能的影響[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8 竇暉;基于表面能理論的溫拌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2年

9 康捷;抗凝冰瀝青混合料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10 鄭建華;氯鹽浸蝕下瀝青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應用于高級公路的高分子改性瀝青[J];建材工業(yè)信息;2002年10期

2 李飛;周明;;改性瀝青設備技術展望[J];工程機械文摘;2003年02期

3 王元蓀;用于道路的改性瀝青材料[J];橡膠工業(yè);2003年04期

4 李景軒,孟凡軍;改性瀝青設備的發(fā)展與應用[J];建筑機械化;2003年01期

5 張宗輝;道維施改性瀝青設備[J];建筑機械;2004年02期

6 方炬洋;改性瀝青在漳詔高速公路中的應用[J];福建建設科技;2004年04期

7 張哲,何中科;淺談改性瀝青的生產(chǎn)[J];山西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8 李玫;;橡膠-聚乙烯改性瀝青[J];橡塑資源利用;2005年06期

9 郭強;;改性瀝青的應用及推廣[J];科學之友(學術版);2006年01期

10 楊元明;趙冰;楊璐;;改性瀝青設備的自動控制及其實現(xiàn)[J];中國市政工程;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婉利;俞華信;羅望群;王玲;陳定利;;改性瀝青新產(chǎn)品研究開發(fā)[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2 徐希娟;原健安;;化學改性瀝青的應用前景分析[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1年

3 郝培文;;改性瀝青使用技術中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楊林江;施張興;金海山;林大根;;淺談乳化改性瀝青發(fā)展方向及生產(chǎn)技術關鍵[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孔憲明;;改性瀝青的顯微觀測[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術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6 ;塑性體改性瀝青、彈性體改性瀝青兩項新國標實施[A];全國第十四屆防水材料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王燕文;陳e,

本文編號:245633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5633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372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