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環(huán)境承載力動態(tài)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
本文選題:交通工程 + 交通環(huán)境承載力; 參考:《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6期
【摘要】:交通環(huán)境承載力是衡量城市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指標,是制定城市交通規(guī)劃和交通政策的依據(jù)和基礎;谀:镌碚摵挽貦喾嫿ń煌ōh(huán)境承載力預警模型,對2007—2014年北京市交通環(huán)境承載力水平進行評價,并通過障礙因素診斷模型對北京市交通環(huán)境承載力的主要障礙因素進行識別。結果表明:2007—2014年北京市交通環(huán)境綜合承載力水平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交通環(huán)境資源承載力和交通環(huán)境污染承載力是限制北京市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且交通環(huán)境資源承載力障礙度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北京市交通環(huán)境綜合承載力的主要障礙因子包括可吸入顆粒物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機動車保有量密度、建成區(qū)路網(wǎng)密度、公共交通線路密度,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機動車保有量密度的障礙度逐年攀升,已超過交通環(huán)境污染因子成為制約北京市交通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大的障礙因子。
[Abstract]:Traf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s a key index to mea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ffic, and it is the basis and basis of formulating urban traffic planning and traffic policy.Based on fuzzy matter-element theory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 early warning model of traf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traf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Beijing from 2007 to 2014.The main obstacle factors of traffic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Beijing are identified by the diagnostic model of obstacle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traffic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Beijing between 2007 and 2014 has been improved, but the range is not larg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raffic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traffic environment pollution are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in Beijing.The obstacle degree of traffic environment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main obstacle factors of traffic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 Beijing include the annual daily mea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s, the annual daily average of nitrogen dioxide, the density of vehicle ownership.The density of road network and the density of public transport lines in the built areas are especially noteworthy in recent years, the obstacle degree of the density of vehicle ownership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It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factor to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environment in Beijing.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CSH068) 四平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405)
【分類號】:U4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山西省交通環(huán)境保護中心站[J];山西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2 唐震;季一強;朱陳晨;肖雷;;基于不確定推理的校園交通環(huán)境評價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3年07期
3 潘曉東;;交通環(huán)境中的人文環(huán)境[J];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4 白云武;;淺談高速公路交通環(huán)境與優(yōu)化[J];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33期
5 畢樹東;;營造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J];車世界;2002年10期
6 駱萬眾;;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要靠自己創(chuàng)造[J];汽車與駕駛維修;1995年09期
7 劉家毅;加大創(chuàng)建力度凈化交通環(huán)境──阜陽市規(guī)范人力三輪車管理[J];現(xiàn)代交通管理;2000年04期
8 馮震,蘇藝,王娜;交通環(huán)境的法律治理與道德約束[J];交通環(huán)保;2003年05期
9 郭程軒,甄堅偉;廣州市交通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熱帶地理;2003年01期
10 劉海峰;;你如何適應交通環(huán)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趙延德;張慧;;臨沂市交通環(huán)境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A];首屆沂蒙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吳祖宜;姚雪珍;;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環(huán)境的根本出路在管理——以西安市為例[A];中國城市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實踐——城市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3 張翔;何漢武;胡兆勇;王鵬;;虛擬交通環(huán)境下自主汽車智能駕駛行為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浙江將建交通環(huán)境監(jiān)測信息平臺[A];浙江港航(2013年第3期總第59期)[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向文 劉躍 曾永洪;持之以恒 推進中心城區(qū)交通環(huán)境綜合整治[N];玉溪日報;2012年
2 記者 周龍;按照合同約定加快建設進度改善交通環(huán)境方便群眾出行[N];白銀日報;2013年
3 王蕾 本報記者 蘇愛兵 李明鷺;全力創(chuàng)建優(yōu)質高效安全交通環(huán)境[N];雙鴨山日報;2013年
4 蔡鵬;同步推進兩期工程 確保交通環(huán)境順暢[N];晉中日報;2013年
5 朱松林 查嘯宏;高速公路交通環(huán)境專項整治開始[N];安慶日報;2007年
6 山東省單縣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 朱繼仁;堅決杜絕公路三亂 全力優(yōu)化交通環(huán)境[N];今日信息報;2006年
7 記者 李向文 劉躍;加快推進交通環(huán)境綜合整治 樹立玉溪良好生態(tài)城市形象[N];玉溪日報;2009年
8 許雙雙 金鐘明 記者 李江敏;城區(qū)交通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會召開[N];南昌日報;2010年
9 胡江 記者 李江敏;加快推進交通環(huán)境綜合整治[N];南昌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李江敏;全市道路交通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會召開[N];南昌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任有;交通環(huán)境下駕駛行為模擬與應急駕駛可靠性建模[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春;交通環(huán)境中的行人檢測問題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張海潮;基于引力模型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復雜度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3 盧永明;駕駛安全控制實驗平臺中虛擬交通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方法的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孟妮;不同道路交通環(huán)境中駕駛員注視行為分析[D];長安大學;2009年
5 岳珂;擁擠交通環(huán)境下高速公路重型車車輛折算系數(shù)的確定[D];長安大學;2013年
6 崔叢;城市道路交通環(huán)境負荷預測與經(jīng)濟損失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楊日輝;基于交通環(huán)境承載力的公路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D];長沙理工大學;2006年
8 崔;;雙車道公路交通環(huán)境下駕駛人視覺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黃迎秋;山區(qū)與城市道路交通環(huán)境下駕駛員視覺搜索過程分析[D];長安大學;2008年
10 劉兵;云南山區(qū)公路客運車輛車型安全評價服務系統(tǒng)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462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4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