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斷面高含水率黃土隧道數(shù)值計算
本文選題:黃土隧道 切入點:寶蘭客專 出處:《科學(xué)技術(shù)與工程》2017年33期
【摘要】:針對寶蘭線大斷面高含水率黃土隧道施工,通過對不同埋深及不同含水率情況下的進尺、開挖步序、核心土長度、豎撐形式、封閉距離等工況進行數(shù)值計算。通過變形結(jié)果對比分析可知:在黃土隧道中,隨著開挖進尺長度的增加,拱頂及拱腳沉降量也相應(yīng)增大;但增加的幅度有限。低含水率下的開挖變形受進尺影響較高含水率更為明顯。核心土對控制變形非常明顯,在高含水率中效果更為明顯。核心土長度為5 m時,對沉降控制最為有利,能夠減小沉降10%~20%;其中含水率越高越明顯。核心土長度大于5 m后,對控制變形的作用將減小。豎撐形式對沉降的控制作用與埋深關(guān)系不大,豎撐減小沉降的作用隨著含水率的增加更為明顯。仰拱封閉距離對沉降影響非常大,隨著仰拱封閉距離的增加,沉降量顯著增大。對于黃土隧道,尤其是高含水率的黃土隧道,早封閉對控制沉降變形極為有利。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ess tunnel with large section and high moisture content in Baolan Line,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buried depth and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such as advance, excavation sequence, core soil length, vertical bracing form, closed distance and so on.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deformation results, it can be seen that in loess tunnel,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ength of the length of the excavation, the settlement of the arch roof and the arch foot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 but the increase range is limited.The excavation deformation under low water content is more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advance scale than the high water content.The core soil can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bviously, and the effect is more obvious in the high moisture content.When the core soil length is 5 m, the settlement control is most favorable, and the settlement can be reduced by 10 ~ 20%, in which the higher the water content is, the more obvious is the water content.When the length of core soil is larger than 5 m, the effect of controlling deformation will be reduced.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vertical brace on settlement is not related to the depth of buried, but the effect of vertical brace on reducing settlement is more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The close distance of the inverted ar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ttlement,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losed distance of the inverted arch, the settlemen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For loess tunnel, especially loess tunnel with high moisture content, early closure is very beneficial to control settlement deformation.
【作者單位】: 中鐵西南科學(xué)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第一勘察設(shè)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基金】:中國中鐵科學(xué)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年基金(2015-KJ021-Z021-02)資助
【分類號】:U455.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宏剛;;淺析黃土隧道選址要點[J];山西建筑;2011年12期
2 樊東;;鄭西客專黃土隧道基礎(chǔ)沉降問題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dǎo)報;2013年07期
3 ;黃土隧道設(shè)計中幾個問題的討論[J];鐵路標(biāo)準(zhǔn)設(shè)計通訊;1972年08期
4 潘昌實;鐵路黃土隧道襯砌設(shè)計研究[J];土木工程學(xué)報;1980年01期
5 楊嚴(yán);;淺埋黃土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技術(shù)[J];中國西部科技;2014年07期
6 陳鶴,管振祥,喬春生;富水黃土隧道的開挖監(jiān)控及變形判別[J];巖土工程界;2002年10期
7 胡平;艾進東;常海洲;李晉德;馮鴻干;;黃土隧道修筑技術(shù)[J];公路隧道;2005年04期
8 賀虹;李德武;;特大斷面黃土隧道靜力穩(wěn)定性分析[J];工程質(zhì)量;2006年09期
9 周尚國;;黃土隧道的主要地質(zhì)災(zāi)害類型[J];地質(zhì)與勘探;2007年02期
10 馬學(xué)寧;邢立軍;韓峰;;蘭青二線高廟黃土隧道開挖支護變形分析[J];鐵道標(biāo)準(zhǔn)設(shè)計;2007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賈滿倉;;單線鐵路老黃土隧道的分類[A];甘肅巖石力學(xué)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xué)與工程學(xué)術(shù)大會[C];1996年
2 蘇新民;;特大斷面黃土隧道有限元分析[A];第15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3 張金柱;郝文廣;;黃土隧道塌方情況及病害原因分析[A];第六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xué)術(shù)及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趙輝雄;喻渝;楊建民;;高速鐵路黃土隧道合理支護參數(shù)試驗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5 豆世康;趙秋林;李凌志;;客運專線黃土隧道勘測設(shè)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shè)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6 楊建民;;談鄭西客運專線黃土隧道沉降控制及基礎(chǔ)處理[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shè)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7 董濤;齊吉龍;萬甸甸;張建;;大斷面黃土隧道初襯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反演分析研究[A];中國煤炭學(xué)會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國礦山建設(shè)學(xué)術(shù)會議?ㄏ拢C];2012年
8 林東;;大斷面黃土隧道臺階六部開挖法[A];第四屆中國巖石錨固與注漿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陳黨輝;劉旭全;馬海民;雷向鋒;晁平安;;大斷面黃土隧道與輔助坑道交叉口施工技術(shù)[A];客運專線工程技術(shù)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10 劉旭全;王永璽;雷向鋒;石新橋;竇忠孝;;監(jiān)控量測技術(shù)在客運專線大斷面黃土隧道中的應(yīng)用[A];客運專線工程技術(shù)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通訊員 李佳笑;我國最大斷面黃土隧道報捷[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3年
2 江耀明 王桂元 馬寶喜;面對黃土:破解世界級難題[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6年
3 白秀喜邋通訊員 張紀(jì)平 劉健彪 銀平;世界最大斷面黃土隧道秦東隧道貫通[N];中國建設(shè)報;2008年
4 記者 鄭鳳岐邋通訊員 江耀明 楊廣臣;世界首座大斷面富水黃土長隧道提前貫通[N];山西日報;2008年
5 記者 溫格林;我國最大斷面黃土隧道——唐家塬隧道在陜順利貫通[N];現(xiàn)代物流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孟德鑫;高速鐵路淺埋大斷面黃土隧道空間變形特性及支護機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xué);2016年
2 鄭選榮;西安地鐵淺埋暗挖黃土隧道圍巖變形特性及控制技術(shù)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xué);2015年
3 郭軍;客運專線大斷面黃土隧道施工力學(xué)及支護設(shè)計理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8年
4 薛富春;富水黃土隧道隧底動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1年
5 李健;大斷面黃土隧道初支作用機理及變形控制技術(sh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xué);2012年
6 扈世民;大斷面黃土隧道圍巖變形特征及控制技術(sh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孟慶賀;淺埋大斷面黃土隧道灰土擠密樁復(fù)合地基受力與變形性狀研究[D];長安大學(xué);2015年
2 古彥超;深埋大斷面黃土隧道旋噴樁復(fù)合地基受力與變形性狀研究[D];長安大學(xué);2015年
3 錢聚強;黃土隧道圍巖工程特性及穩(wěn)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2015年
4 戎少偉;淺埋大跨黃土隧道力學(xué)特性及下穿構(gòu)筑物施工技術(shù)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xué);2015年
5 馬賽;黃土隧道臺階法施工效應(yīng)及技術(shù)參數(shù)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xué);2015年
6 崔建文;扁平大跨度黃土隧道基底應(yīng)力特征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xué);2015年
7 程遠星;黃土隧道鎖腳錨管作用機理及承載特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xué);2015年
8 王玉龍;大斷面黃土隧道變形控制基準(zhǔn)及穩(wěn)定性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xué);2015年
9 鄒詩濤;不同特性黃土隧道變形規(guī)律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xué);2016年
10 黃帆;黃土隧道富水地段施工地質(zhì)災(zāi)害注漿加固技術(shù)研究[D];長安大學(xué);2016年
,本文編號:1706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0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