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中服役期橋梁基樁承載特性模型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樁基承載機理 切入點:光纖光柵 出處:《工業(yè)建筑》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橋梁樁基長期受到恒定和循環(huán)載荷的影響,研究其服役期的沉降、承載性能與樁側(cè)摩阻力、循環(huán)載荷與土層性質(zhì)之間的關系,對橋梁的改擴建有重要的意義。采用鋼管粘貼光纖光柵(串)的方式設計出了理想模型樁,用于加載試驗系統(tǒng)。通過模型試驗,對黃土地基中樁基在豎向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承載特性進行研究,基于樁頂沉降、樁身軸力、樁側(cè)摩阻力及樁周土體應力等數(shù)據(jù)分析,揭示試驗加載次數(shù)與樁基承載特性間的關系,擬合了黃土中模型試驗樁基在靜載作用下樁基的承載力與樁頂沉降關系以及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的樁頂沉降與循環(huán)次數(shù)間的變化關系。
[Abstract]:By the long-term effect of constant and cyclic loading of bridge pile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service period of settlement, bearing capacity and pile side fri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clic loading and soil properties, the bridge chang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expansion of steel fiber grating paste (string) way to design an ideal model for loading pile. Test system. Through model test research on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le in Loess Foundation under vertical cyclic loads, based on pile top settlement, axial force of pile, pile side friction resistance and pile soil stress data analysis, reveal the test loading times and pile bear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 of loess, fitting model test on pile foundation under static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and pile top settlement and cyclic loading of pile top settl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ycles.
【作者單位】: 浙江樹人大學城建學院;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長安大學公路學院;
【基金】:浙江樹人大學引進人才項目(2016R001) 陜西省教育廳項目(15JK1168) 交通運輸部應用基礎研究項目(2012-319223020)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資助項目(自然科學類)(2013G1502019)
【分類號】:U443.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長領,魯周迅,王敬;復合材料樁的承載特性研究[J];寧夏工程技術(shù);2003年03期
2 蔡先慶;王建立;;昔格達地層中單樁的水平承載特性分析[J];路基工程;2010年03期
3 何志明;王海志;高睿;;超長單樁承載特性影響因素分析研究[J];土工基礎;2010年02期
4 朱東劍;王金智;;土質(zhì)對海上風電樁基礎承載特性影響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shù);2013年03期
5 莊衛(wèi)林;;樁基承載特性的三維彈塑性有限元分析[J];西南公路;2004年03期
6 萬林海,郭鵬,吳偉功;變截面擠擴樁承載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J];山西建筑;2005年17期
7 謝葳,劉欣,凌萍;格柵處理軟土地基承載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8 姚勇;靠背式基礎承載特性分析及設計方法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9 焦現(xiàn)召;董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承載特性及施工技術(shù)的探討[J];四川建材;2007年04期
10 李結(jié)全;梁春貴;崔偉;;欽州市濱海砂巖厚填土區(qū)灌注樁承載特性研究[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08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杰;劉杰;閔長青;張亦靜;;軟土地基中楔形樁豎向承載特性分析[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巖土工程與土工合成材料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8年
2 趙善銳;;樁的承載特性和分析方法[A];海峽兩岸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地工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3 黃質(zhì)宏;孔思麗;;泥質(zhì)粉砂巖地基承載特性試驗及其應用[A];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4 洪鑫;雷國輝;施建勇;;非均質(zhì)土體對壁板樁承載特性的影響[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5 王義華;魯曉兵;王淑云;劉晟;時鐘民;;桶基在單、分層土下的承載特性試驗研究[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黃雨;徐斌;;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的嵌巖樁承載特性研究[A];第九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7 熊厚仁;蔣元海;周兆弟;;新型帶肋預應力管樁承載特性試驗研究[A];混凝土管樁生產(chǎn)技術(shù)創(chuàng)新專集[C];2013年
8 王旭;趙善銳;;黃土地層樁底壓密灌漿挖孔灌注樁承載特性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八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9年
9 譚峰屹;雷學文;;粉噴樁多樁復合地基承載特性的探討[A];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詹云剛;袁凡凡;欒茂田;;傾斜荷載下雙層飽和黏土地基承載特性[A];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牛瑞濤;高強鋁合金加筋薄壁梁屈曲與極限承載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徐麗娜;大直徑樁基承載特性的仿真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彭文韜;超長大直徑鋼管樁豎向承載特性試驗分析與預測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蔣沖;山區(qū)高橋墩—樁基結(jié)構(gòu)體系承載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5 張連麗;軟土地基上新型港工結(jié)構(gòu)承載特性與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6 任鵬;黃土地基超長基樁豎向承載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揚;鹽沼澤腐蝕區(qū)橋梁樁基豎向承載特性分析及其防腐技術(shù)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蘇冠峰;多層巖溶區(qū)橋梁基樁豎向承載性狀試驗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3 孫曉凱;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在老黏土地區(qū)承載特性分析[D];安徽建筑大學;2015年
4 馬金棟;變截面工字型樁承載特性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5 謝超;砂土中擠土效應對抗拔樁承載特性影響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忠?guī)?既有建筑鋼管樁基礎開挖條件下承載特性試驗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6年
7 羅云烈;烏江岸坡特大橋橋墩樁基承載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8 秦子華;基于熱—水—力—損傷耦合模型的高地溫水工高壓隧洞圍巖承載特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9 蘇航州;黃土暗穴對公路橋梁樁基礎承載特性影響的離心模型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6年
10 喻豪俊;斜坡碎石土地基單樁水平承載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80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8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