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A-PSDA的路堤震害易損性評價
本文關鍵詞: 道路工程 路堤 增量動力分析 震害易損性 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 擋土墻 出處:《中國公路學報》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研究路堤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損性特點和擋土墻對路堤震害易損性的影響,選取連云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西安—寶雞段K1125+470處路堤進行理論性震害易損性評價。通過劃分路堤震害等級,選取路堤震害損傷參數(shù),建立了路堤震害等級與路堤震害損傷參數(shù)之間的對應關系;采用Flac軟件建立了無擋土墻和有擋土墻路堤的有限差分模型,選取實際記錄地震動進行了增量動力分析,明確了一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無擋土墻和有擋土墻路堤震害損傷參數(shù)的取值規(guī)律;采用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方法研究了路堤發(fā)生各等級震害的概率,繪制了路堤震害易損性曲線,并將無擋土墻和有擋土墻路堤的震害易損性評價結果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1.2g時,無擋土墻和有擋土墻路堤發(fā)生毀壞的概率比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1.0g時平均高16.854%和76.679%,比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8g時平均高95.895%和88.008%,即無論有無擋土墻,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越大,路堤發(fā)生更嚴重等級震害的概率越大;超越概率為30%、50%和80%時,有擋土墻路堤發(fā)生毀壞時對應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比無擋土墻路堤平均高17.93%、18.14%和18.34%,即在相同地震作用下,有擋土墻路堤的震害狀況低于無擋土墻路堤,說明擋土墻對提高路堤抗震性能具有積極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vulner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embankment under earthquake and the influence of retaining wall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embankment to earthquake damage. Selecting the embankment of Xian-Baoji section of Lianyungang-Horgoz Expressway to evaluate the theoretical damage vulnerability of the embankment, and selecting the damage parameters of the embankment by dividing the grade of the damage.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mage grade of embankment and the damage parameter of embankment is established. The finite difference model of unretaining wall and embankment with retaining wal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Flac software, and the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selecting the actual recorded ground motion. The damage parameters of embankment without retaining wall and embankment with retaining wall under the action of peak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are determined. The probabilistic seismic demand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probability of earthquake damage of embankment, and the vulnerability curve of embankment earthquake damage is drawn. The results of seismic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of unretaining wall and embankment with retaining wall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is 1.2 g. The probability of breakage of unretaining wall and embankment with retaining wall is 16.854% and 76.679% higher than that when peak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is 1.0 g. The average acceleration is 95.895% and 88.008 higher than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when the peak acceleration is 0.8 g, that is, the higher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is, whether there is a retaining wall or not. The more serious earthquake damage occurred in embankment, the greater the probability of earthquake damage. When the probability of surpassing is 30% and 80%,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the ground mo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breakage of the embankment with retaining wall is 17.9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mbankment without retaining wall. The earthquake damage of embankment with retaining wall is lower than that of unretaining embankment under the same earthquake ac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retaining wall has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seismic performance of embankment.
【作者單位】: 山東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長安大學特殊地區(qū)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理工大學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
【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ZRB019JS) 山東省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項目(BS2015SF016) 山東理工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415046)
【分類號】:U416.12
【正文快照】: 0引言地震是危及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突發(fā)式自然災害。在中國唐山、汶川、玉樹以及日本阪神、新o_等歷次大地震中,路堤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影響了震區(qū)公路系統(tǒng)對搶險救災的保障作用,甚至成為關系到抗震救災工作全局的“死結”[1]。本文將路堤震害易損性定義為一定強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溫學鈞,王海燕;平微區(qū)高速公路合理路堤高度[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2 宋玲,周年弟,呂玉中;路堤溫度數(shù)值計算的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3 羅新余;;粉煤灰在路堤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07年04期
4 周榮超;潘思健;葉仲民;;淮鹽高速公路建湖段路堤裂縫壓漿處理實踐分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22期
5 魏建明;劉佳;楊慧;;純粉煤灰路堤土工離心模型試驗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07期
6 黃履環(huán);;加格達奇城市過水路堤建設追溯[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0年05期
7 胡高社;任紅珠;曾德云;;奉云高速公路奉節(jié)東特高筑填路堤變形預測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年09期
8 鄭剛;劉力;韓杰;;剛性樁加固軟弱地基上路堤穩(wěn)定性問題(Ⅱ)——群樁條件下的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10年12期
9 魏建明;翟林;;粉煤灰路堤穩(wěn)定性對比分析[J];公路;2012年03期
10 魏建明;劉香香;;貴州山區(qū)粉煤灰路堤應力變形數(shù)值分析[J];公路與汽運;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建峰;石振明;;路堤的幾種沉降形式探討[A];2002年中國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質(zhì)問題論壇論文集[C];2002年
2 姜炯;周健;賈敏才;;樁承式加筋土復合路堤關鍵問題的研究進展[A];第20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1年
3 丁財?shù)?;粉煤灰路堤的設計與施工[A];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1年
4 吳春秋;肖大平;;復合地基加固路堤的穩(wěn)定性分析[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邢鴻燕;;軟土地基上路堤的穩(wěn)定與變形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3年
6 莊妍;趙帥龍;劉漢龍;;樁承式路堤中土拱效應產(chǎn)生機理研究[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黎冰;高玉峰;;車輛荷載作用下路堤高度對高速公路軟基沉降的影響分析[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杜建成;杜瑞成;;加筋土路堤優(yōu)化設計的離心模型試驗[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9 劉吉福;;路堤下復合地基“三等沉區(qū)模型”[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雷金波;殷宗澤;徐澤中;;路堤下帶帽剛性樁復合地基固結性狀有限元分析[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孟慶豐 通訊員 支紀強 整理;優(yōu)化設計降路堤 公路“輕身”更省地[N];中國交通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林;高等級公路加寬路堤變形性狀及穩(wěn)定性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劉力;剛性樁加固路堤穩(wěn)定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李帥;剛性樁復合地基支承路堤的失穩(wěn)破壞機理及其穩(wěn)定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曹衛(wèi)平;樁承式路堤土拱效應及基于性能的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徐正中;樁承式路堤固結性狀的試驗與理論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徐世強;公路黃土壩式路堤力學性狀與設計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7 周志軍;路堤下復合地基承載機理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8 魏紅衛(wèi);加筋高陡路堤穩(wěn)定性及其涵管受力特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9 孫偉;高速公路路堤拓寬地基性狀分析[D];浙江大學;2005年
10 楊成忠;陡坡上高填石路堤穩(wěn)定性和沉降預測理論及應用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開強;飽和尾礦砂地基上高填黃土路堤變形分析[D];長安大學;2015年
2 鄭瑞海;交通荷載對低矮路堤工后沉降影響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劉玉;填石路堤穩(wěn)定性與沉降機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4 范夏玲;路堤下伏溶(土)洞塌陷機理及其穩(wěn)定性分析研究[D];福州大學;2013年
5 顏椿釗;黏土煤矸石路堤的室內(nèi)試驗與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6 肖昌建;引孔加樁加固管樁復合地基的擠土效應試驗及其路堤穩(wěn)定分析方法研究[D];廣州大學;2016年
7 任紅珠;人工特高筑填路堤變形及穩(wěn)定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8 劉兆生;路堤工程抗震設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宿金成;加寬路堤變形及穩(wěn)定性的有限元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10 吳偉;路堤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657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6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