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半徑和激勵角度對剛構橋地震響應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 橋梁工程 曲線連續(xù)剛構橋 曲率半徑 激勵角度 地震響應 反應譜法 有限元法 出處:《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曲率半徑和地震動激勵角度對高墩大跨連續(xù)剛構橋地震響應的影響,確定該類橋型的最不利地震激勵方向.方法以某跨度為(70+3×127+70)m的公路連續(xù)剛構橋為背景進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全橋模型,并考慮樁-土相互作用,探討曲率半徑對結構動力特性的影響;采用反應譜法研究地震作用下橋梁結構的內(nèi)力和位移響應.結果分析結果表明:曲率半徑對該類橋的自振特性有較大影響,隨著曲率半徑的減少,結構的自振頻率和整體剛度逐漸降低;在縱橋向激勵時,隨著曲率半徑的增大,橋墩縱橋向的內(nèi)力及位移均有增大趨勢,在橫橋向激勵時,隨著曲率半徑的增大,橋墩橫橋向的內(nèi)力及位移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結論該類橋梁的最不利地震動激勵方向并不是縱橋向和橫橋向,其最不利地震動激勵角度大致為80°和165°.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adius of curvature and excitation angle of ground motion on seismic response of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high piers. The most unfavorable seismic excitation direction of this kind of bridge type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highway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a span of 703 脳 127 70m,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full bridge model. Considering the pile-soil interaction, the influence of radius of curvature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is discussed. The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bridge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and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de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vature radius,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f pier longitudinal bridge increase with the longitudinal bridge excitation, and the curvature radius increases with the transverse excitation. The variation of internal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f bridge piers is not obvious. Conclusion the most unfavorable ground vibration excitation direction of this kind of bridge is not longitudinal bridge direction and transverse bridge direction, and the most unfavorable ground motion excitation angle is about 80 擄and 165 擄.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陸地交通地質(zhì)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16YFB12004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08471) 廣東省交通廳科技計劃項目(2014-02-015)
【分類號】:U442.55;U448.23
【正文快照】: 我國地域幅員遼闊,山區(qū)地形地勢條件極其復雜,修建高等級公路需要橋梁服從道路線形的要求,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修建高墩大跨度曲線橋梁[1].由于曲率半徑的存在,曲線連續(xù)剛構橋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將產(chǎn)生扭轉,其彎扭耦合效應將導致該類橋沒有明顯的主方向[2].且該類橋梁在兩個垂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宏遠;彈性壓力件曲率半徑的確定[J];機械設計;1984年02期
2 M.V.R.K默逖;R.P.舒克拉;孫桂林;;長曲率半徑的測量[J];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1985年01期
3 劉介群;;缺頂球形零件曲率半徑的測量[J];機械工人.冷加工;1988年02期
4 徐鶴齡;;拉奇爾W的一個應用[J];唐山鐵道學院學報;1965年02期
5 王金炎;;路面曲率半徑儀[J];南京工學院學報;1980年04期
6 吳純林;;巧測小于半圓圓弧的曲率半徑[J];機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08期
7 周學海;;光學球面曲率半徑的測量[J];光學機械;1984年06期
8 沈慧俐;林超強;紀名剛;孫家永;;喉道具有小曲率半徑的噴管跨音流動有限元分析[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1984年01期
9 劉中本;;光學表面長曲率半徑的測定[J];應用光學;1985年02期
10 顧寶華;透鏡加工中粗磨曲率半徑的確定[J];光學技術;198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文婷;楊朋利;崔瑩;;基于平板橫向剪切干涉的球面曲率半徑測量[A];2012年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劉軍漢;羅勁峰;張泉;周楊;;大曲率半徑光學元件檢測技術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楊甬英;卓永模;;大曲率半徑的非接觸數(shù)字化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劉燕文;田宏;張明晨;李玉濤;鄒濤;劉勝英;董芳;張洪來;;利用光學方法測量陰極表面曲率半徑的研究[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劉燕文;田宏;張明晨;李玉濤;鄒濤;劉勝英;董芳;張洪來;;用于真空微波器件的熱陰極曲率半徑測試研究[A];第八屆真空技術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高玫;滕霖;張亮;;一種小口徑大曲率半徑球面鏡的測量方法[A];2010年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7 傅小鎖;;曲率,還是曲率半徑?——對生理學教材的一點疑問[A];中國生理學會論文匯編2005年第三期[C];2005年
8 蔣云鵬;;線纜曲率半徑保護模塊的設計[A];中國通信學會2007年光纜電纜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邵曉利;季小玲;;湍流對部分相干厄米-高斯列陣光束等效曲率半徑的影響[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10 韓杏子;胡新奇;俞信;;分塊式三反系統(tǒng)面形誤差和曲率半徑不一致性誤差的變形鏡校正方法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1 武雪梅;提高教育公平的“曲率半徑”[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毛潔;高精度曲率半徑干涉測量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5年
2 徐永祥;顯微干涉術在測量微小表面幾何參數(shù)中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莉莉;汽車后視鏡曲率半徑測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2 程國東;AFM探針針尖半徑變化影響納米尺度表面檢測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王文龍;混凝土箱梁橋抗傾覆性能與增強措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4 黃傳科;天文望遠鏡主鏡頂點曲率半徑與二次常數(shù)測量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6年
5 于建浩;亞暴期間尾瓣磁場結構的分析[D];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2016年
6 周驥;速滑冰刀的參數(shù)化設計及摩擦特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6年
7 王凱亮;基于平面干涉儀的長曲率半徑測量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8 楊程;大曲率半徑光學元件的測量及誤差分析[D];蘇州科技大學;2016年
9 智佩;基于體散斑相位恢復的曲率半徑測量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10 陳莉;球面曲率半徑的單頻激光干涉測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658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6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