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的視景仿真模型
本文關鍵詞: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的視景仿真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智能交通系統(tǒng) 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 HLA RTI 信息交互 節(jié)點優(yōu)化 視景仿真
【摘要】:在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仿真的基礎上,以局部交通網絡的實時交通仿真為例,建立了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視景仿真模型庫,確立了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框架體系結構。將視景仿真集成為整個仿真系統(tǒng)的一個聯邦成員,建立了車車信息交互、車路信息交互的典型視景仿真功能模型。使用LOD模型簡化技術對視景仿真功能模型進行分解,生成了5個不同精細程度的LOD模型。采用DOF、LOD、Switch功能化節(jié)點,從節(jié)點結構上優(yōu)化了典型應用場景中的交叉口信號燈、車輛運動等相關模型,建立了一套類似模型幾何形狀的層級節(jié)點結構。構建了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可視化視景仿真平臺,包括HLA/RTI信息交互與控制模塊、車路協(xié)同數據處理模塊、信息交互模塊、模型引導控制模塊、視角動態(tài)切換模塊與模型狀態(tài)參數動態(tài)顯示模塊。采用建模優(yōu)化相關技術,對典型交通場景進行了視景仿真。仿真結果表明:通過LOD模型簡化技術,模型簡化率最高可達95.5%,內存占用減少86.3%;通過視景仿真方法的使用,提高了渲染效率與系統(tǒng)仿真效率,車路協(xié)同典型交通場景驗證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倫敦大學學院交通技術研究中心;
【關鍵詞】: 智能交通系統(tǒng) 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 HLA RTI 信息交互 節(jié)點優(yōu)化 視景仿真
【基金】:國家863計劃項目(2011AA1104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273089,U1334211)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12JBZ009,2013JBM007) 北京高等學!扒嗄暧⒉庞媱潯表椖(YETP0538)
【分類號】:TP391.9;U495
【正文快照】: 實驗室,北京100044;3.倫敦大學學院交通技術研究中心,倫敦WC1E6BT)0引言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是一種功能復雜的大系統(tǒng),進行系統(tǒng)功能仿真測試是系統(tǒng)投入運營前的必備環(huán)節(jié)。視景仿真技術具有現場測試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虛擬的視景仿真方法,針對車路協(xié)同運行控制系統(tǒng)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蕊;李俊山;劉國慶;李旭輝;;基于神經網絡的幾何模型區(qū)域分割算法[J];電光與控制;2008年11期
2 劉曉平;凌實;余燁;李琳;;面向大規(guī)模地形LOD模型的并行簡化算法[J];工程圖學學報;2010年05期
3 李華兵,王耀華,王永鳳,蔣新勝;全視景飛機牽引與加油訓練仿真器的設計與實現[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4 殷宏,王志東,許繼恒;基于Creator/Vega的戰(zhàn)場視景仿真[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5 郭鳳香;熊堅;秦雅琴;萬華森;;山區(qū)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模擬評價[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1年05期
6 劉博;徐元銘;史紅偉;;基于Creator的列車運行三維建模技術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年30期
7 Arthur A.Shaw;N.P.Gopalan;;Finding frequent trajectories by clustering and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4年06期
8 鄭海春;董秀成;王孝平;古世甫;;MultiGen Creator虛擬現實三維建模優(yōu)化技術的研究與實踐[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9 楊帆;云美萍;楊曉光;;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下多智能體微觀交通流模型[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世學;胡云翔;陳玉飛;;基于Vega/Creator的裝甲部隊戰(zhàn)場視景仿真[J];兵工自動化;2010年06期
2 郝愛民,何兵,趙沁平;虛擬現實中的增強虛境技術[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3年10期
3 張媛;張立民;張琳;;基于工廠機制的Air-SeaSim CGF模型系統(tǒng)[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4 萬剛,高俊,游雄;虛擬地形環(huán)境仿真中的若干空間認知問題[J];測繪科學;2005年02期
5 薛雪東;徐兵;洪光;于鑫;;基于Creator/Vega Prime的某導彈發(fā)射設備模擬訓練系統(tǒng)[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8年06期
6 楊南粵;周敏;;虛擬交通場景建模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7 呂希奎;周小平;賈曉秋;;高速列車運動仿真可視化建模研究[J];圖學學報;2013年01期
8 吳學毅;劉軍收;尹恒;;基于參數化設計的三維橋梁模型構建[J];圖學學報;2013年02期
9 袁海麗;王偉;;基于Vires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三維視景建模與應用[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4年04期
10 唐宇鴻;高麗娜;劉韞超;;仿真系統(tǒng)中三維建模技術的研究[J];電子制作;2014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周峰;梁義芝;;探索視景仿真技術在海軍標圖中的應用[A];'2008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朱麗潔;慕曉冬;劉鑫昌;;某導彈陣地的三維地形生成與實時顯示[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6年
3 袁狄平;靳學勝;;視景仿真技術在消防滅火救援模擬訓練中的應用[A];2007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趙定海;黃璽瑛;;基于矢量圖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數據庫研究[A];2009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陳家慶;;電子戰(zhàn)裝備仿真訓練系統(tǒng)的技術設計[A];2003年全國系統(tǒng)仿真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馬靜恒;吳穎;李娜;;裝卸油作業(yè)模擬訓練系統(tǒng)的多人協(xié)作模式研究[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7 苑思楠;崔雪;;城市與建筑的實驗研究——虛擬現實技術在空間認知研究中的應用[A];數字建構文化——2015年全國建筑院系建筑數字技術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大健;模糊模式識別在模擬駕駛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張立民;飛行模擬器視景仿真系統(tǒng)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馬立元;大型復雜裝備虛擬操作訓練系統(tǒng)設計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4 張晶;協(xié)同虛擬環(huán)境導航與空間感知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
5 李勛祥;基于虛擬現實的駕駛模擬器視景系統(tǒng)關鍵技術與藝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6 殷宏;作戰(zhàn)仿真實體可視化數據模型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7 陸鐵堅;高層建筑筒體結構理論分析及擬動力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8 周旭;液壓靜力壓樁機壓樁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熊帥;光電經緯儀虛擬現實仿真平臺設計及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3年
10 魏春雨;模擬器中車輛動力學與六自由度平臺聯合仿真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鴻;基于HLA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仿真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翟峰;虛擬實踐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徐陽;列車視景仿真中三維建模技術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楊智勛;三維電子沙盤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D];中南大學;2011年
5 吳成映;虛擬戰(zhàn)場中坦克實體建模與路徑規(guī)劃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博;虛擬現實技術在結構分析中的應用[D];河北大學;2011年
7 饒明波;基于Agent戰(zhàn)場仿真實體模型研究與實現[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8 幸德林;可視化仿真系統(tǒng)—三維瀏覽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李金鳳;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校園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10 李濤;橋梁施工管理可視化系統(tǒng)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帆;史瓊芳;達漢橋;;Creator應用于虛擬城市三維建模的關鍵技術與實踐[J];測繪工程;2005年04期
2 張建武;郝容;;細節(jié)層次簡化建模在地圖可視化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9年02期
3 劉曉平,陳皓;對基于二次誤差的模型簡化方法的改進[J];工程圖學學報;2005年05期
4 劉耀輝;陳紅;;平原區(qū)低等級公路安全保障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5 安雅琴;何松柏;楊建明;;基于屬性識別理論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評價[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6 趙沁平,沈旭昆,夏春和,王兆其;DVENET:一個分布式虛擬環(huán)境[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1998年12期
7 陳立偉,張翔,李曉燕;基于VEGA的數字城市漫游系統(tǒng)設計[J];計算機工程;2003年20期
8 李現民,李桂清,張小玲,李華;基于子分規(guī)則的邊折疊簡化方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2年01期
9 陸劍鋒,林海,潘志庚;自適應區(qū)域生長算法在醫(y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5年10期
10 馮潔;查紅彬;;大型三維網格模型的簡化及基于視點的LOD控制[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華金;橫斷山區(qū)高速公路運營安全保障模式及其實現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翟麗平;基于MultiGen的虛擬現實三維建模技術研究與實現[D];重慶大學;2005年
2 馬曉鳳;基于Multi-Agent的微觀交通流建模與仿真[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小飛;張玉平;朱金陵;;基于OpenGL Performer的視景仿真碰撞檢測技術研究[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梁洪濤;康鳳舉;翟楠楠;;基于突變理論與梯形模糊數的海洋視景仿真逼真度綜合評定[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3 徐昌偉,侯朝楨;分布式視景仿真的理論及實現(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2001年04期
4 蘇虎,周美玉;列車駕駛視景仿真中自然現象的模擬[J];中國鐵道科學;2003年01期
5 許金良,楊宏志;公路視景仿真模型[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6 董小龍;孫金標;;分布式飛行視景仿真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9年01期
7 丁鍇;張麟兮;;戰(zhàn)場復雜電磁環(huán)境視景仿真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1年14期
8 肖劍波;胡大斌;李華;;視景仿真網絡中的通信機制簡化算法研究[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年12期
9 吳有力;袁利毫;徐家哲;周小龍;徐金文;;深水鋪管起重船作業(yè)視景仿真研究[J];船海工程;2013年02期
10 侯學隆;徐君明;;艦載機起降視景仿真中幾個關鍵問題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齊麗君;姚連鈺;任佳閱;;光與色在視景仿真中應用[A];2009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崔海英;郭建軍;李濤;;虛擬海洋環(huán)境視景仿真關鍵技術研究[A];2009年中國東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曉明;王貴芳;傅作民;竇曉亮;;海洋工程視景仿真設計[A];2010年MIS/S&A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學術論文集)[C];2010年
4 楊凌云;劉德生;;綜合集成法在視景仿真開發(fā)中的應用[A];第13屆中國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簡季;彭士安;馮秀娟;孫紅三;;鐵路沿線視景仿真及信號機布局設計[A];二○○一年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孫鑫;;多媒體技術在視景仿真中的應用[A];第六屆全國計算機應用聯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付建林;周美玉;;視景仿真在城市規(guī)劃中的應用[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8 王蒙;夏青;萬剛;;多通道視景仿真系統(tǒng)技術研究[A];第五屆全國仿真器學術會論文集[C];2004年
9 梅賽;高金耀;楊春國;金肖兵;方銀霞;楊勇;;沖繩海槽虛擬海底視景仿真初探[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孫偉;張琦;;基于八叉樹方法的虛擬工程車視景仿真[A];第十二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鄭暉、趙冰麗;數字化校園視景仿真教學平臺 開創(chuàng)虛擬情景教學模式先河[N];光明日報;2002年
2 ;數字化校園視景 仿真教學平臺[N];光明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東平;實時動態(tài)交互視景仿真[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2 胡海鶴;紅外視景仿真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夏榮;無人機飛行視景仿真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2 徐陽;列車視景仿真中三維建模技術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楊珂;飛行視景仿真中若干關鍵技術研究及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4 劉雯;船舶航向橫搖控制系統(tǒng)視景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童偉;面向光電觀瞄系統(tǒng)性能考核的視景仿真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鴻吉;海戰(zhàn)視景仿真的研究與實現[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7 田慶元;起重鋪管船作業(yè)視景仿真及軟件開發(fā)集成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楊振宇;飛機飛行視景仿真與座艙顯示的軟件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戴俊;公路實時動態(tài)視景仿真理論及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10 凌鋒;飛行視景仿真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0887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8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