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理論的含間隙機構運動復雜度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熵理論的含間隙機構運動復雜度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鉸鏈是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航天領域中的空間站桁架、太陽能帆板等航天機構,還是普通機械領域的土方機械甚至是小型曲柄滑塊機構,都使用了鉸鏈連接。鉸鏈運動副副元素之間存在的間隙會影響機構的運動性能,是機械理論和工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通過對間隙機構進行力學理論、仿真和實驗的研究來求解間隙與機構運動性能的關系,將為實際的機械系統(tǒng)結構設計和運動學行為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論基礎。本文基于含間隙系統(tǒng)動力學理論,對含三維間隙系統(tǒng)的動力學進行了研究。系統(tǒng)地分析了三維間隙鉸的幾何特性、力學特性和間隙副副元素之間的接觸碰撞模式,建立了三維間隙鉸的數學模型和力學模型,分析了間隙系統(tǒng)的運動特性,建立了含間隙系統(tǒng)的動力學模型。為進一步分析間隙對系統(tǒng)的影響,探究間隙等參數與系統(tǒng)響應的關系,利用信號領域的信息熵理論,對系統(tǒng)響應信號進行時域、頻域和時頻域的特征分解,建立了能分析響應信號的奇異譜熵、功率譜熵和小波能譜熵模型,對影響間隙系統(tǒng)運動學的初始速度和間隙大小等因素進行了研究。根據動力學理論進行了含間隙的四桿機構的仿真,調用Fortran語言編寫的間隙鉸模型作為約束,加載到旋轉鉸上,模擬間隙碰撞的受力情況,并且對桿件進行柔性化,最終建立出含三維間隙的柔性四桿機構運動學模型。仿真研究了初始轉速和間隙大小對四桿機構運動學的影響。為進一步分析運動曲線,將仿真數據導入到MATLAB中,利用奇異譜熵、功率譜熵和小波能譜熵模型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得出轉速和間隙大小與機構運動復雜度的關系。對含間隙的四桿機構進行實驗研究,分析了機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隨著激勵大小和間隙大小變化的特性,定性的分析了機構的運動特性與轉速和間隙的關系。對機構響應進行信息熵的計算,得到對應熵值的變化規(guī)律。將實驗和仿真結果進行比較,證實了速度和間隙對機構運動復雜度的重要影響,驗證了信息熵模型的可行性。
【關鍵詞】:三維間隙 動力學模型 信息熵 運動復雜度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H132.4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6
- 1.1 含間隙機構的研究背景10-11
- 1.2 含間隙機構建模研究現狀11-12
- 1.3 含間隙機構動力學研究現狀12-13
- 1.4 系統(tǒng)響應的信息熵分析方法13-14
- 1.5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14-16
- 第2章 含間隙機構動力學模型與信息熵分析模型的建立16-38
- 2.1 間隙鉸模型的建立16-22
- 2.1.1 間隙鉸幾何描述16-18
- 2.1.2 間隙鉸數學模型18-22
- 2.2 含間隙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的建立22-28
- 2.2.1 法向接觸力模型22-25
- 2.2.2 軸向接觸力模型25
- 2.2.3 切向接觸力模型25-26
- 2.2.4 間隙鉸綜合受力模型26-27
- 2.2.5 含間隙鉸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27-28
- 2.3 信息熵分析模型的建立28-36
- 2.3.1 運動復雜度信息熵模型的建立28-30
- 2.3.2 奇異譜熵模型30-31
- 2.3.3 功率譜熵模型31-32
- 2.3.4 小波能譜熵模型32-33
- 2.3.5 系統(tǒng)運動復雜度信息熵的關聯性33-35
- 2.3.6 特征空間劃分的原則35-36
- 2.4 本章小結36-38
- 第3章 間隙系統(tǒng)運動復雜度仿真與分析38-61
- 3.1 間隙系統(tǒng)仿真軟件的選擇38
- 3.2 間隙機構運動復雜度分析流程38-39
- 3.3 四桿模型的建立39-43
- 3.3.1 四桿機構桿件的柔性化40-41
- 3.3.2 間隙鉸的標記與約束作用力41-43
- 3.4 三維間隙鉸力學仿真模型的建立43-47
- 3.4.1 設置與ADAMS匹配的Fortran編程環(huán)境43-44
- 3.4.2 三維間隙鉸程序編寫的初始判斷條件44-45
- 3.4.3 自定義間隙鉸程序與ADAMS/View的鏈接45-47
- 3.5 仿真結果與分析47-55
- 3.5.1 相同間隙不同轉速下仿真結果分析49-53
- 3.5.2 相同轉速不同間隙的仿真結果分析53-55
- 3.6 運動復雜度的分析55-58
- 3.6.1 奇異譜熵分析56-57
- 3.6.2 功率譜熵分析57
- 3.6.3 小波能譜熵分析57-58
- 3.7 復雜度信息熵綜合分析結果58-60
- 3.8 本章小結60-61
- 第4章 運動復雜度實驗61-77
- 4.1 曲柄滑塊實驗61-63
- 4.2 轉速實驗分析63-69
- 4.3 間隙實驗分析69-73
- 4.4 復雜度信息熵的分析73-76
- 4.4.1 轉速對運動復雜度的影響73-74
- 4.4.2 間隙對運動復雜度的影響74-76
- 4.5 本章小結76-77
- 第5章 結論與展望77-78
- 5.1 結論77
- 5.2 展望77-78
- 致謝78-79
- 參考文獻79-85
- 個人簡介、參加的研究項目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尉立肖,劉才山;圓柱鉸間隙運動學分析及動力學仿真[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5期
2 謝平,劉彬,林洪彬,王霄;多分辨率奇異譜熵及其在振動信號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04年04期
3 陳濱,潘寒萌;含鉸接間隙與桿件柔性的空間伸展機構單元的動力學建模與計算模擬──第二部分 : 系統(tǒng)動態(tài)特性的計算模擬結果[J];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1997年03期
4 劉書,劉晶波,方鄂華;動接觸問題及其數值模擬的研究進展[J];工程力學;1999年06期
5 趙振;劉才山;陳濱;;三維含摩擦多剛體碰撞問題的數值計算方法[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力學、天文學;2006年01期
6 俞武勇,季林紅,閻紹澤,金德聞,賈曉紅;含間隙機構運動副的動力學模型[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1年05期
7 午麗娟;李愛平;劉雪梅;;遞紙傳動機構間隙動力學特性研究[J];機械傳動;2013年09期
8 張英達;;俄羅斯的“人造月亮”[J];航空知識;1994年10期
9 羅松江;丘水生;駱開慶;;混沌偽隨機序列的復雜度的穩(wěn)定性研究[J];物理學報;2009年09期
10 閻紹澤,陳鹿民,季林紅,俞武勇,金德聞;含間隙鉸的機械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J];振動工程學報;2003年03期
本文關鍵詞:基于熵理論的含間隙機構運動復雜度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72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45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