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焦:歷史分期論爭與中文世界的士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21:19
士族研究一直被視為中古史領(lǐng)域中的基本問題。回溯學術(shù)史,中文世界的士族研究與歷史分期論爭關(guān)系是離散的,目前士族研究是以政治史為取向,這一傳統(tǒng)大約自1980年代以來經(jīng)過三種因素的合力而形成。在近百年的學術(shù)史上,士族研究受各種學術(shù)潮流及時勢變遷的影響,在大陸與港臺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但"理論缺位"是其共同的弊病。在大量具體研究累積的基礎(chǔ)上,重歸長時段的思考,仍有其意義。對唐代士族及社會構(gòu)造演變的重新思考有望成為新的突破口。
【文章來源】:文史哲. 2018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比較視域下的回顧與批判——日本六朝貴族制研究平議[J]. 林曉光. 文史哲. 2017(05)
[2]“走出科舉”:七至二十世紀初中國社會流動研究的再思考[J]. 張?zhí)旌? 歷史研究. 2017(03)
[3]北美士族研究傳統(tǒng)的演變——以姜士彬和伊沛霞研究的異同為線索[J]. 范兆飛. 文史哲. 2017(03)
[4]制作郡望:中古南陽張氏的形成[J]. 仇鹿鳴. 歷史研究. 2016(03)
[5]一般與個別:論中外歷史的會通[J]. 閻步克. 文史哲. 2015(01)
[6]士族研究中的問題與主義——以《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爲中心[J]. 仇鹿鳴. 中華文史論叢. 2013(04)
[7]食貨學派及其對魏晉封建說的闡發(fā)[J]. 黃靜. 學術(shù)研究. 2005(02)
[8]中古社會史研究的數(shù)理統(tǒng)計與士族問題——評毛漢光先生《中國中古社會史論》[J]. 韓昇.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5)
[9]80年代以來魏晉南北朝大族個案研究綜述[J]. 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 1996(04)
本文編號:2940473
【文章來源】:文史哲. 2018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比較視域下的回顧與批判——日本六朝貴族制研究平議[J]. 林曉光. 文史哲. 2017(05)
[2]“走出科舉”:七至二十世紀初中國社會流動研究的再思考[J]. 張?zhí)旌? 歷史研究. 2017(03)
[3]北美士族研究傳統(tǒng)的演變——以姜士彬和伊沛霞研究的異同為線索[J]. 范兆飛. 文史哲. 2017(03)
[4]制作郡望:中古南陽張氏的形成[J]. 仇鹿鳴. 歷史研究. 2016(03)
[5]一般與個別:論中外歷史的會通[J]. 閻步克. 文史哲. 2015(01)
[6]士族研究中的問題與主義——以《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爲中心[J]. 仇鹿鳴. 中華文史論叢. 2013(04)
[7]食貨學派及其對魏晉封建說的闡發(fā)[J]. 黃靜. 學術(shù)研究. 2005(02)
[8]中古社會史研究的數(shù)理統(tǒng)計與士族問題——評毛漢光先生《中國中古社會史論》[J]. 韓昇.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5)
[9]80年代以來魏晉南北朝大族個案研究綜述[J]. 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 1996(04)
本文編號:2940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404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