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世界格局正處于重大變化的關鍵時期。國際秩序的重組、利益分配的洗牌、全球治理的變革,全都關乎世界未來的走向以及人類命運的前途。在“世界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背景下,探索世界未來發(fā)展道路的問題尖銳地擺在人類的面前。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是應對國際難題所給出的中國方案。文章開篇對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理論基礎進行闡述。首先總結了西方思想家們關于“人類共同體”思想的觀點;其次論述了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天下情懷”和“大同”社會理想;最后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人類共同體”思想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直接理論基礎。習近平所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中國外交戰(zhàn)略的升華,有深厚的實踐基礎。文中系統(tǒng)梳理了習近平對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的繼承、對鄧小平關于建立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新秩序思想的創(chuàng)新、對江澤民共同發(fā)展思想的超越,以及對胡錦濤和諧世界思想的發(fā)展。通過對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和時代特征的全面解讀,以及對當今時代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的深入剖析,具體闡述了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的時代背景,從根本上肯定了該思想順應全球化時代潮流,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認同和支持。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的形成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以習近平于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fā)表演講,正式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到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的講話中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總方略,這是形成過程的第一階段,即提出和成型階段。從2015年11月習近平出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到2016年12月習近平出席秘魯APEC峰會,這是形成過程的第二階段,即擴展和深化階段。以2017年新年習近平首訪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并發(fā)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為標志,“人類命運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進入了第三階段,即成熟和落實階段;诹暯健叭祟惷\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的主要內容,包括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要的時代主題觀與國際格局觀;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體建設的遞進性及層次性思想!叭祟惷\共同體”的根本特征:戰(zhàn)略眼光、全球視野;貴和崇義、禮法并用;開放包容、美美與共;積極進取、敢做敢為;以及無產(chǎn)階級(中國共產(chǎn)黨)的國際主義情懷。踐行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首先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發(fā)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其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該遵循的原則及路徑。再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平臺和紐帶,即積極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和合文化走向世界。推進公共外交,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要夯實的民意基礎。最后,完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要具備的保障機制,如資金保障、法治保障、多邊合作機制,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是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偉大創(chuàng)新,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新時代的發(fā)展。該思想必將開創(chuàng)中國的外交實踐新局面,為中國夢指明前進方向,為構建共贏共享的世界秩序繪制宏偉藍圖。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經(jīng)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8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謙;;論命運共同體思想與威爾遜理想主義之異同[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11期
2 康渝生;陳奕諾;;“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真正的共同體”思想在當代中國的實踐[J];學術交流;2016年11期
3 阮宗澤;;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世界夢”[J];國際問題研究;2016年01期
4 盧德友;;“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主義時代性觀照下理想社會的現(xiàn)實探索[J];求實;2014年08期
5 曲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基礎[J];求是;2013年04期
6 王丁龍;;康德歷史觀中的自然意圖與人類理性——讀康德的《世界公民觀點之下的普遍歷史觀念》[J];世紀橋;200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萍霞;馬克思發(fā)展共同體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2 陳秀娟;多維視野中的當代西方世界主義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張春杰;但丁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鄭琳琳;“自由人”之間何以共處[D];吉林大學;2017年
2 張春美;霍布斯、洛克和盧梭自然狀態(tài)學說比較及其當代價值[D];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6年
3 孫沙沙;啟蒙思想家社會契約論之比較[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4 張齊東;馬克思共同體思想及其價值審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5 祝天黎;盧梭基于“公意”基礎上的共和思想[D];河南大學;2013年
6 紀永偉;霍布斯自然法思想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龍運杰;康德世界主義思想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賴亮;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及其人性論基礎[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
26080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0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