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理論與中國債券基金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理論與中國債券基金實證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債券基金 跨期投資組合 Vasicek利率模型
【摘要】:本文進行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理論與中國債券基金實證分析,文章主體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以文獻綜述的方法對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理論進行梳理。著重梳理了國內外引入隨機控制模型,尤其是引入隨機利率模型后對跨期資產配置研究的文獻,為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理論提供借鑒。第二部分主要是運用擬動態(tài)規(guī)劃研究方法,對Sorensen引入Vasicek利率隨機模型和CRRA效用函數有顯式解的資產配置模型,采用根據2007年初至2014年底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構建的利率期限結構參數以及參考現有論文參數,進行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實證與敏感性分析。國內外學者引入隨機利率模型對研究資產配置起到更加規(guī)范化的作用,在連續(xù)收益模型以及完備市場框架下對不同隨機利率模型與效用函數進行任意組合所進行的跨期資產配置已有較充分的范式討論。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理論未來研究可著眼于放松完備市場假設,討論離散狀況下隨機收益率的情形。對根據國內市場數據構建的一組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進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債券型基金投資組合配置時,決策重點應該放在衡量隨機利率模型參數,以及基金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測量上。相同久期限制下,隨著風險厭惡系數的升高,債券投資份額逐漸從啞鈴狀的債券配置向目標久期債券轉移。股票配置比例變化部分取決于長短期利率之間的差異:當短期利率高于長期均衡利率時,股票投資份額隨著風險厭惡系數的增加逐漸升高,且有一個逼近值;當短期利率低于長期均衡利率時,股票投資份額隨著風險厭惡系數的增加逐漸降低。
【關鍵詞】:中國債券基金 跨期投資組合 Vasicek利率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F224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2-13
- 1.2.1 債券基金發(fā)展?jié)摿薮?/span>12
- 1.2.2 債券基金興起能夠促進資本市場發(fā)展12
- 1.2.3 債券基金所含投資理念的重要性12-13
- 1.3 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13-14
- 第二章 文獻綜述14-19
- 2.1 跨期投資組合14-15
- 2.2 隨機利率模型15-16
- 2.3 引入隨機利率模型的最優(yōu)資產配置16-19
- 第三章 引入Vasicek利率模型的最優(yōu)債券跨期投資模型19-24
- 3.1 金融市場與投資者假設19
- 3.2 金融資產的表達19-20
- 3.3 目標函數推導20-22
- 3.3.1 效用函數性質20
- 3.3.2 間接效用函數20-22
- 3.4 擬動態(tài)規(guī)劃求解22-24
- 第四章 模型參數分析24-31
- 4.1 股票和債券市場的溢價與波動性24
- 4.2 隨機利率序列性質與模型參數24-29
- 4.2.1 短期利率數據描述與統計24-25
- 4.2.2 利率序列的平穩(wěn)性25-26
- 4.2.3 Vasieck模型參數估計26-27
- 4.2.4 利率序列的波動性27-29
- 4.3 股票與利率隨機過程相關系數參數29
- 4.4 投資者風險厭惡系數29-31
- 第五章 模型的實證分析31-42
- 5.1 模型過程變量的經濟學含義31-32
- 5.2 模型求解方法32
- 5.3 模型求解結果比對32-42
- 第六章 模型結果的敏感性分析42-48
- 6.1 敏感性分析概念42
- 6.2 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步驟42-43
- 6.2.1 確定評價指標42
- 6.2.2 選擇可變因素42
- 6.2.3 確定敏感性因素42-43
- 6.3 敏感性分析結果43-48
- 6.3.1 利率相關參數敏感性分析43-45
- 6.3.2 股票市場參數敏感性分析45-46
- 6.3.3 投資組合參數敏感性分析46-48
-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48-50
- 7.1 主要結論48-49
- 7.2 創(chuàng)新之處49
- 7.3 不足之處與展望49-50
- 參考文獻50-53
- 附錄 1 Matlab程序53-57
- 附錄 2 Excel規(guī)劃求解57-58
- 致謝58-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舒?zhèn)?;投資組合理論初探[J];投資研究;1988年03期
2 武義青,劉愛群,程希駿;投資組合理論研究[J];技術經濟;1996年02期
3 陸宇建,李冠眾,武永鑫;投資組合理論的發(fā)展脈絡及其趨勢[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4 買憶媛,喬俊杰;多因素環(huán)境下的投資組合理論[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5 陳偉忠,薛鋒,金以萍;動態(tài)投資組合理論與中國證券資產定價機理研究[J];政策與管理;2001年11期
6 李晶瑩,劉金蘭;投資組合理論在實體項目投資中的應用[J];商業(yè)研究;2003年13期
7 徐少君;投資組合理論發(fā)展綜述[J];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8 閆華紅;;關于投資組合理論的探討[J];財會學習;2006年07期
9 吳明禮;投資組合理論與我國財務實踐[J];四川會計;1998年02期
10 李永焱,朱國芬,皮天雷;穩(wěn)態(tài)投資組合理論在資產管理中的應用[J];統計與決策;2004年1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則柯;電話卡與投資組合理論[N];中國經濟時報;2000年
2 南華期貨;程序化系統交易將占據主導地位[N];證券日報;2009年
3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 任亞敏;交易所經濟初探:套保理論和實踐[N];期貨日報;2012年
4 華安基金管理公司華安寶利配置混合 華安中小盤成長股票基金經理 沈雪峰;資產配置的玄妙[N];證券時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利杰;投資組合理論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陳嘉瑋;最優(yōu)債券投資組合理論與中國債券基金實證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徐康;金融投資組合理論及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實證分析[D];天津大學;2007年
4 鄭菲;投資組合理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秦夢;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交易可能性集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顏立軍;CDaR在投資組合理論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何瑤;投資組合理論在我國股票市場的實踐探索[D];蘭州大學;2014年
8 徐民;投資組合理論在房地產領域的應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9 姜蘭蘭;多目標投資組合理論在家庭理財中的應用分析[D];安徽大學;2010年
10 常虹;投資組合理論在我國證券投資基金中的應用及實證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737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737078.html